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双汇集团财务分析报告

双汇集团财务分析报告

来源:百家汽车网


双 汇 发 展 财 务 分 析 报 告

双汇发展财务分析报告

摘 要:本文从肉制品行业的现状入手,具体分析双汇发展近年的财务报表指标,

总结了双汇发展成功经验在于完善产业链,走规模化道路,连锁经营,不断创新品牌。

关键字:双汇发展 财务报表分析 规模化道路

一、我国肉制品市场现状

根据中国肉类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2008年我国全年肉类总产量7269万吨,比上年增长5.9%。其中,猪肉产量4615万吨,增长7.6%;牛肉产量610万吨,下降0.5%;羊肉产量376万吨,下降1.8%。生猪年末存栏462万头,增长5.2%;生猪出栏60960万头,增长7.9%。然而,目前我国肉制品产量仅占肉类产量的3.88%,年人均仅1.8公斤,而国外发达国家肉制品占肉类总产量达到50%,并且早已普及了小包装冷却肉和低温肉制品,而我国肉制品仍然一中低档的高温火腿肠为主。随着我国城乡居民巨大的消费增长潜力的激活与释放,中国肉类消费的稳定增长将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市场保证。伴随着中国肉类消费的稳定增长,我国生猪养殖模式由传统的农民散养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集中防疫、集中排污的养殖模式转变,肉制品的加工量将显著增加,肉制品结构由高温肉制品占市场主导向低温肉制品快速扩张发展且低温和冷鲜肉制品将会成为我国肉制品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目前,我国的屠宰及肉制品产业非常分散,全国肉类行业有3万多家畜禽定点屠宰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761家,行业集中度比较低,其工业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经济增长空间。据中国肉类协会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国肉类食品消费将保持年均3%—5%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生猪出栏量将达到7.3亿头,肉类总量将超过8700万吨,肉制品产量达到1400万吨,肉制品占肉类总量比重涨到13%。大中城市集贸市场的肉类销售比重将会下降,各类连锁超市类商店和营业设施完善的副食店销售份额明显上升,“冷链”物流、肉类的包装保鲜销售方式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推广。在未来的几年里,我国肉类加工业将进入一个新的稳定成长期,完成由老成熟行业向新朝阳行业的转换和过渡。

二、双汇发展财务分析

(一)、双汇发展公司简介

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双汇发展)是由河南省漯河市双汇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独家发起、以募集方式设立的大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9月16日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 50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并于1998年12月1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发行后注册资本17300万元人民币。截至08年底,双汇发展总股本605,994,900股,其中:双汇集团持有183,416,250股,占总股本的30.267%;罗特克斯有限公司持有128,393,708股,占总股本的21.187%;社会公众股294,184,942股,占总股本的48.546%。双汇发展紧紧围绕肉类加工行业进行投资并积极向上下游延伸,在稳固发展高温肉制品市场的同时,加大生鲜猪肉和低温肉制品的扩产,并且率先把冷鲜肉的“冷链生产、冷链配送、冷链销售、冷链经营”模式引入国,大力推广冷鲜肉的品牌化经营,实现热鲜肉、冷冻肉向冷鲜肉转变,传统销售向连锁经营转变,改变传统的“沿街串巷、设摊卖肉”旧模式,结束了中国卖肉没有品牌的历史,引

导了行业的发展方向,开创中国肉类品牌。在“2009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上,“双汇”以高达168.60亿元的品牌价值荣获第12名,再次蝉联肉制品榜首。2008年,面对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双汇发展迎难而上,正大力兴建规模化养殖基地,打造完整产业链,这将不仅会为公司提供稳定廉价的原料来源,更可能影响局部的生猪市场供需格局,为下一阶段的行业洗牌创造条件。

(二)、双汇财务分析

表1 双汇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货币单位:人民币元) 项目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前三季度 营业收15,431,348,834.32 入 净利润 557,704,287.87 21,844,575,046.86 26,009,986,485.68 20,666,348,180.66 659,406,175.33 817,692,698.53 781,840,711.50 3.02 3.14 3.78 净利润3.61 率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2007年国内肉类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不利形势——猪价高、猪源少、涨价时间长、涨幅大、影响面广,肉类行业出现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的恶劣情况下,双汇发展仍实现营业收入218亿元;实现净利润6.5亿元,同比增长18.2%。而2008年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更形成了极大的不利,双汇发展又实现营业收入260亿元;实现净利润8.2亿元,同比增长24%。公司2009年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206.66亿元,同比增长5.25%,;实现净利润6.28亿元,同比增长29.45%。其中3季度单季实现销售收入76.97亿元,同比增长13.85%,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28.97%。

表2 2008年双汇营业收入结构

(货币单位:人民币元) 主营业务项营业收入(元) 占比(%) 营业利润(元) 占比(%) 毛利率(%) 目 34.46 1,118,667,360.42 47.90 12.69 高温肉制品 8,817,3,569.21 22.62 4,095,039.51 19.87 8.02 低温肉制品 5,786,674,835.05 38.71 470,874,490.54 20.17 4.75 生鲜冻肉 9,904,272,363.32 1,077,243,620.24 4.21 281,6,392.92 12.06 26.15 其他 从表2中可以看出,2008年,双汇发展生产高低温肉制品83.40万吨,同比下降0.08%,其中,高温肉制品59.3万吨,同比下降8.2%;低温肉制品24.1万吨,同比增长27.72%;屠宰生猪317.07万头,同比下降16.36%。2008年双发展汇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高温肉制品和生鲜冻肉,二者合计占营业收入的73.17%,根据市场走势,双汇发展将积极扩大低温肉制品产量。

表3 偿债能力分析 项目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1.71 1. 1.60 流动比率(倍) 1.02 0.82 0.76 速动比率(倍) 32.06 32.05 30.46 资产负债比率(%) 从表3可以看出,双汇发展短期偿债能力保持良好的逐年递增态势,2008年流动比率比2007年增加了7%,速动比率增加了20%,资产负债率增加了1%,主要得益于公司各年净利润的快速增长,导致流动资产不断增加,股东权益也随之增加,由于07年的通胀和08年的金融危机的影响,资产负债比率降低略微上升。

表4 营运能力分析

项目 2008年 2007年 增减变动 2006年 存货周转率(%) 23.48 应收账款周转率514.55 (次) 总资产周转率(%) 6.13 固定资产周转率率17.12 (%) 20.10 781.80 5.65 14.52 3.38 -267.25 0.48 2.6 15.93 577.080 4.13 9.83 从表4看,双汇发展的总资产周转率不断提高,这表明双汇发展的资产管理是卓越有成效的。双汇发展流动资产组成部分比例最大的就是存货,因此,存货的周转状况对流动资产的利用影响很大,最近两年,由于公司为了降低库存贬值风险,加大清库变现力度,使在途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有所降低。一方面,由于业务性质的原因,公司存货大部分为生猪或其他家禽,这些生物性资产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生命周期,并且需要有一段时间的成长期才可以屠宰,这就造成了生猪等的供应具有季节性,双汇发展采取的方法就是“淡储旺销”措施,即在生猪价格低迷的时期大量采购,为生产储备充足的原材料,并且降低了存货的成本,大大提高了存货的周转率。另一方面,集团物流系统非常的强大,在31个省市建有200多个销售分公司和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每天有7000多吨产品通过完善的供应链配送到全国各地,这无疑有助于公司产品的更好销售。公司主要采取现销方式,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比例非常小,应收账款周转率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08年略有下滑,主要原因是鲜肉品、肉制品新增商超欠以及榆树劳务、骨素等外销业务欠款增加。

(三)、双汇发展VS雨润食品

表5 2008年雨润营业收入结构

(货币单位:人民币亿元) 主营业务项目 高温肉制品 低温肉制品 生鲜冻肉 2008年营业收入(元) 2.658808 23.277776 96.914432 占比 2.11 18.50 76.99 2007年营业利润(元) 17.859258 15.429906 41.17391254 增减变动(%) 21.2 19.0 58.3 其他 3.028576 2.4 1.6815 1.5 从表5可以看出,2008年雨润食品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14亿,同比增长42%;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0亿元,同比增长24%。2008年,雨润食品实现生鲜冻肉销售收入人民币96.91亿元,同比增长58.3%,占总营业收入76.99%(2007年占比49.5%),占上游屠宰业务营业额73.9%(2007年占比63.1%),实现低温肉制品销售收入人民币23.28亿元,同比增长19.0%,占总营业收入63.1%(2007年占比49.5%),占下游深加工肉制品业务营业额.8%(2007年占比86.4%)。 从表2与表5对比可以看出,双汇发展在高温肉制品、低温肉制品、生鲜肉制品三项业务上都领先于竞争对手雨润。首先,作为火腿肠市场的霸主,高温肉制品占销售额比例接近40%,市场份额遥遥领先,是主要利润支柱。其次,低温肉制品业务正处成长初期,原先雨润在该业务上领先,2007年,双汇发展以自有资金1.43亿元建设年产3.3万吨的低温肉制品项目已经投产;采取企业品牌战略,使得高温、低温、速冻、中式、冷鲜等各大类肉制品在企业品牌——“双汇”强大的担保和背书作用下,均取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喜爱。2008年双汇发展凭借开发出玉米热狗肠后来居上超越雨润,该产品首先是小规格,开发了广阔的学生即食消费市场,广告、渠道也更有正对性,虽然雨润也有玉米热狗肠,但雨润产品品种多,其广告宣传着眼于整体雨润品牌,这决定了雨润的玉米热狗肠产品很难做大;双汇发展在产品细节上都下了功夫,雨润玉米热狗肠用的是蛋白肠衣;双会发展用的是猪肠衣,口感更脆。再次,生鲜冻肉市场在品牌上也有所突破,随着双汇屠宰规模增大、与火腿捆绑一起与超市卖场谈判,获得在家乐福数家门店使用“双汇-家乐福”联合品牌。

从扩大规模方式上,雨润采用保守方式收购后视销售情况逐步扩产;而双汇发展采用与当地工厂、或实力公司合资的方式,由当地公司来解决地方保护主义问题,而公司则负责生产与销售,如宜昌、广东清远工厂,双汇发展一般要上全新的大工厂,在开始时由于屠宰产能无法开足,要经历一段时间亏损,这样的好处是屠宰厂规模较大,做到一步到位。

双汇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一)规模化生产,走国际化道路

中国是个产肉大国,也是肉类消费大国,每年出栏生猪5.6亿头,资源和市场两大优势为双汇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公司顺应市场需求确立围绕“农”字做文章、围绕加工上项目的发展战略的目标,把肉类产业做大、做强、做久,并力争使公司成为中国最大、国际领先的肉类供应商。

双汇发展的母公司双汇集团严格按照出口注册企业的要求和国际标准进行项目建设,先后投入40多亿元,从美国、日本、德国、荷兰等国引进先进的宰猪、宰牛、宰鸡以及肉制品生产设备3000多台,在漯河本部建设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肉类工业园区,配套建设了PVDC、纸箱、生物工程、物流配送等项目,形成了设备成龙配套、技术领先、规模化的工业加工体系,为双汇发展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后劲。在此基础上,公司紧紧抓住保障肉类食品安全和提高市场竞争力为原则,注重价值链的建立和扩展,围绕肉制品加工这一公司主营业务,同时涉及了养殖、屠宰、加工和物流运输等完整价值链上的各链条,有效地控制了成本、并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控制。公司还建立了与上述业务相关的双汇软件和生物工程等公司,提高了公司的管理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

目前,双汇发展虽然是国内肉类企业中的龙头老大,但是企业的屠宰生猪量只占全国总量的5%左右,然而占据全球前4位的美国泰森公司、斯密斯菲尔等几家企业屠宰生猪占美国市场总量的50%,丹麦的皇冠公司生猪屠宰量占丹麦市场的80%,因此公司将抓住产业整合的机会在突出主业、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扩大规模和实力上下功夫,最终走向国际化。

(二)、连锁经营,通常物流渠道

为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双汇集团先后投资数千万元,组建了专业化的软件公司,建设了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硬件系统,对企业的采购、销售、生产、物流、财务、库存等管理流程进行再造,建立了此过程中的五大管理系统,为双汇发展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提供了便利,提升了信息汇总的效率,实现了信息化整合,确保快速、高效、安全、准确的运营。 双汇发展用现代物流和连锁商业,改造传统的“沿街串巷、设摊卖肉”落后的肉类销售模式,在河南省以及省外建设双汇肉类连锁店,并率先引进欧美发达国家的“冷链生产、冷链配送、冷链销售、连锁经营”的营销模式,并在07年对旗下的7家物流公司进行了股权整合,配备了1000多辆冷藏运输车辆和配套设施,保证运输过程冷链不中断,确保双汇产品尤其是低温肉制品和冷鲜冻肉从出厂到销售整个过程的安全。在冷鲜肉销售上,公司有意识的在特约店方面进行大规模扩张,目前公司拥有的10000多家特约店,销售了大部分的冷鲜肉,特约店的建设有助于公司产品品牌的维护和质量的保证,为产品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双汇发展的肉产品主要通过一级经销商进行销售,销售模式以“分销”为主,现款现货。近年来,为了扩大销售销售,公司建设了肉类连锁店,实施品牌肉连锁经营,冷鲜肉进入全国数百家大型超市,同时公司正加大直销渠道建设,包括加大对商超直销力度,目标是直供比例由20%提高到30%。

(三)技术引进,强化品牌创新

多年来,双汇发展始终把技术和产品创新作为推动企业发展、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把创造适应市场消费的产品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把营养、安全、方便、卫生的饮食文化注入到双汇产品当中去,不断创新产品,引导消费。早在2000年,司双汇集团就成立了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投资5000多万元购置了国际上最先进的系列实验设备和产品检测开发设备,聘用了一批博士以及美国、意大利等国的肉食专家为技术中心的高级顾问;近年来又设立创新项目1000多项,取得了省部级科研成果12项、国家专利25项。通过产品的不断创新,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从白条肉到冷鲜肉,从中式火腿肠到西式火腿,目前,双汇集团已形成了400多个肉制品系列的600多个产品,仅冷鲜肉产品就达200多种。

创新一直是双汇发展肉制品业务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在一个不成熟的市场,消费者的需求是多边的,不能通过创新产品迎合消费者需求的企业最终都不可能成功。公司的玉米热狗肠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案例,上市第二年的销量就突破6万吨,公司的目标是把其打造成类似王中王那样的单品销售达到30万吨的产品。玉米热狗肠本来是低温产品,但公司通过强大的技术实力,把它改造为中温产品,但仍然保持低温产品的口味,这使得其放量摆脱了当前市场冷链的。最近公司又推出了“Q 趣”、“八宝肠”、“早餐火腿”等,开发了多种地区风味产品,延伸产品线的尝试初见成效。正是对市场的不断创新,使得双汇发展的企业竞争力所向披靡。

(四)、双汇发展的契机和风险 双汇发展肉制品是行业第一品牌,高温肉制品销量第一。其销售终端渠道已逐步完善,在通路上开始拥有超市和批市双重优势,并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集团优势更明显,在基础原材料价格控制以及基础科学研究上具备绝对优势;其分公司本地化生产、营销策略,可以有效的抑制竞争对手的扩展。双汇集团以1.8亿元中标2010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通过借助央视等媒体的广告宣传和较为密集的专卖连锁终端,具备强大的复合品牌效应,以培养出一批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由于2007、2008年行业波动剧烈,加之国际风暴的突然席卷,我国肉类行业已经进入资本角逐下的新竞争时代,一场伟大的变革正在进行。无论是从消费结构、消费数量、消费趋势还是市场竞争分析,作为行业无可争议的龙头企业,双汇都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都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2009年上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实体经济的持续影响,国内经济形势出现全面通缩,肉类加工行业呈现出如下两个特点:一方面因生猪资源存栏相对丰富,猪肉价格延续2008年下半年的走势逐步回落,企业生产成本明显下降;另一方面肉类产品受消费抑制、市场需求

不畅等因素的影响,产销量增长缓慢。受此影响,公司三大业务销售收入增速同比下降,特别是生鲜冻肉和低温肉制品出现了近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但公司通过产品创新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中高档产品销售比例,通过市场创新“做深、做透、做细、做新”渠道,同时抓住经济通缩带来的低成本机遇,将机会成本转变成现实利润,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3个百分点。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肉类产业发展的风险因素。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特别是近期“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广大城乡居民的食品消费心理,相当程度上引发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不信任感。由于近期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已蔓延至全球多个国家,消费者对食用猪肉仍存在顾虑甚至恐慌心理,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越来越成为涉及老百姓健康的敏感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的产业取向将是加大对肉类加工企业各个环节如养殖、屠宰、加工、运输、销售以及农场动物福利等的控制,行业管理会越来越严格,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会越来越多。双汇务必要完善生产管理标准化,做好产品质量和供应链管理,确保生产安全、食品安全、供应顺畅。

随着以超市、大卖场为代表的新型零售业态的迅速崛起,给传统肉制品的批发、零售渠道带来了巨大冲击,尤其是冷鲜肉、低温肉制品在保存、品质方面对渠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肉制品加工业竞争激烈,企业毛利不断下降,渠道竞争成为未来决定性的竞争因素。而外资进入将更加剧行业竞争,随着国内肉制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大量国际资本开始在行业类进行投资或并购,与国内企业在资金、品牌、技术方面展开竞争,行业竞争的加剧和集中度的提高不可避免,经过几年的全行业整合,最终会形成新的产业格局。

参考文献

[1]刘姝威.《刘姝威教你读财报》.食品安全决定利润 [2] www.shuanghui.net双汇发展2008,2007年财务报告 [3]双汇发展战略问题探析 陈淑君 [4]新浪财经双汇发展研究报告

[5]《食品饮料行业2006 年投资策略报告-以大思维指导投资》2005/12/15 [6]《雨润食品(1068.HK)-手中有猪,心中不慌》2007/8/16

[7]《双汇发展 公司开创中国肉类第一品牌 增持》国泰君安研究所 2007/11/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