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例摘要:女孩,9个月,发热伴腹泻3天,于2016年11月30日就诊。患儿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7.8C-38.6°C,伴腹泻,为黄色稀水样便,量较多,无粘液及脓血,每天大便5-6次,病初呕吐1次,无流涕、咳嗽。服用止泻药效果不佳。发病以来精神稍差,食欲下降,小便量少,既往体健,母乳喂养,生长发育同正常同岭儿。否认药物过敏史,按计划预防接种。査体:T38.2C,P140次/分,R39次/分,BP85/55mmHg,体重8.5kg,急性病容,神志清楚,精神稍差。皮肤弹性差,无皮疹。前囟1.0cm×1.Jcm,凹陷。眼窝凹陷,哭时泪少,口唇干燥无发绀,咽部略充血。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啰音,心率14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未闻及杂音,肝脾肋下未触及,肠呜音活跃。颈无抵抗,病理征阴性。实验室检查:Hb110g/L,WBC45×10°/L,NO.28,L0.72,Plt120×109/L,粪常规未见白细胞。
答案: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腹泻病(轮状病毒肠炎)(仅答“腹泻病”得2分),2、中度脱水(仅答“脱水”得1分);(2)诊断依据(4分) 1、腹泻病(轮状病毒肠炎)。1.婴儿,冬季急性起病。2.发热伴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无脓血便。3、血常规白细胞不高,以淋巴细胞为主。2、中重度缺水:1、皮肤弹性差,眼窝和前囟凹陷。2、尿量减少,哭时泪少。;2.鉴别诊断(6分)1、生理性腹泻2、细菌性腹泻3、乳酸酶缺乏或过敏性腹泻;3.进一步检查(4分)1.血清电解质2.动脉血气分析或HCO3,3.粪病原学检查大便常规,4、检测电解质;4.治疗原则(4分)1、饮食疗法,加强口腔及臀部护理,2、给与退热止吐等对症治疗,3,肠粘膜保护剂(蒙脱石散),肠道微生态疗法,4、补液(口服补液盐或静脉)治疗。
2、病例摘要:男孩,7岁。发热4天,皮疹2天。患儿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7.5-38°C。无咳嗽、流涕,无呕吐及腹泻。自服板蓝根没有明显效果。2天前开始躯干部出现红色皮疹并有水疱,略痒。病后进食正常,大、小便及睡眠均正常。既往体健,无肝病和心脏病史。上小学1年级。否认传染病患者接触史。査体:T37"C,P102次/分,
R22次/分,BP90/60mmHg,体重23公斤。躯干部皮肤见散在红色斑丘疹,可见水泡及部分结痂,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舌面正常,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102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126g/L,RBC4.0×102ルL,WBC7.5×109/L,分类正常,Plt305×10°/L。粪常规(-),尿常规(-)。
答案: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诊断:水痘;(2)诊断依据(4分) 1.学岭期男孩,急性起病。2.发热1天出现皮疹。3皮疹呈向心性分布,斑丘疹、水疱及结痂共存。4.血常规未见异常。2、鉴别诊断(6分)1.麻疹2.风疹3.程红热4.过敏性皮肤病;3、进一步检查(4分1.疱疹刮片(细胞核内包涵体或病毒抗原)。2病毒分离3.血清学检查(1gM抗体)。;4.治疗原则(4分)1.饮食、护理,避免皮肤抓伤。注意隔离。2.局部涂以2%甲紫溶液或阿昔洛韦乳剂对症治疗。3.首选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
3、病例摘要:男孩,9个月。因“发热、咳嗽3天,加重1天”于2016年7月1日入院。
患儿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8.3-38.8C,伴咳嗽,为连声咳,有痰,咳嗽剧烈时有呕吐。无腹泻及抽搐。当地医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经“抗病毒”治疗后无效。1天前咳嗽加重,伴明显气促。发病以来患儿精神差,食欲下降,为进一步诊沿收入院。患儿平时体健,生长发育同正常儿。否认药物过敏史,生后按计划接种疫苗。査体:T38.6C,P150次/分,R50次/分,体重9kg。急性热病容,精神差。无皮疹,前囟1.0×1.0cm,张力正常。口唇发绀,咽部充血。三凹征阳性,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固定中细湿性啰音。心率15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未闻及杂音。肝肋下1.5cm,质软,牌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颈无抵抗,病理征阴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130g/L,RBC4.9×102/L,WBC14.6×10°/L。NO.69,L0.31,PIt256×10/L。
CR30mg/L(正常值≤8mg/L)
答案: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诊断:支气管肺炎(细菌性可能性大)(仅答“肺炎”得1分);(2)诊断依据(4分) 1.婴儿,急性起病。2.发热、咳嗽、咳痰、气促。3精神差,口唇发绀,三凹征阳性。双肺底固定中细湿性啰音。4.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5.C反应蛋白增高。2、鉴别诊断(6分)1、1.急性支气管炎2.毛细支气管炎3.支气管异物,进一步检查(4分)1、1.胸部X线片2.动脉血气分析及血清电解质3痰细菌培养+药敏试验;4.1、治疗原则(4分)1.合理饮食,变换体位拍背,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2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3、吸氧、雾化吸入、退热、祛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