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汉芳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1209)
[关键词]公司;管理;整体模型法[摘
要]公司管理较之国内经营企业的管理有其特殊的复杂性。
本文分析公司管理专题系统的特征,阐述一种研究公司管理的新方法———整体模型法,给出整体模型法的特点,设计整体模型法的运作程
序。为进一步开发公司管理的智能系统奠定模型基础。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061(2006)03-0111-03
运用于研究其它类似的复杂管理系统。
二、整体模型与整体模型法
1、公司管理专题系统
公司管理大系统是由中间层各专题系统组合而成。提高公司管理的效率,关键是建立揭示中间层中各专题系统内在关系的模型,透明地、清晰地描述公司管理各专题系统。而这类专题系统模型的建立,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方面是:中间层各专题系统是由第三层次的子系统组成的,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专题系统是由汇率决策子系统、评价指标子系统、权系数决策子系统、评价标准子系统组成的;各个子系统内涉及的决策问题,不仅需要定量分析,而且需要定性分析,需要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因而需要一种方法,不仅能使定量分析模型化,而且能使定性分析及行为分析模型化,并能清晰显示该子系统的运作过程。第二方面是:作为某一专题系统组成部分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互动牵制关系,这种关系直接影响该专题系统的输出结果;因而需
一、引言
为了系统地研究公司管理,我们把公司管理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公司管理整个大系统;第二层次是公司管理的各个专题系统,简称中间层。这里的专题是指公司管理的主要课题,如资本预算、资金调度、公司业绩评价、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等;第三层次是公司管理各个专题系统中的最底层子系统,如净现金流量构成,资本成本计量,汇率预测、净现值决策、生产函数、需求函数、定价函数等。
国内外学者对公司管理的研究,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公司管理的中间层中的某些专题进行定性分析;二是对公司管理的最底层中某些子系统建立数学模型;但是尚未看到有揭示中间层中有关专题的内在关系的系统化模型分析。按现有的最底层中某些子系统的局部的数学模型进行测算和决策,不可能解决专题系统的全局性问题,而且误差较大。基于上述情况,本文全面阐述研究公司管理的新方法———整体模型法。这个方法也可以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9970001)上海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4ER15)。[作者简介]柏汉芳(1947-),女,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公司研究室主任,教授。研究方向:公司管理。
价格具有可比性。②“但是,该进口产品未转售给购买人或者未按进口时的状态转售的,可以以商务部根据合理基础推定的价格为出口价格”。而“商务部根据合理基础推定的价格”究竟是如何确定的呢?我们不得而知。诸如上述种种不完善之处,不再赘述。总之,我国修订后的条例,仍旧显得过于笼统,这给具体的操作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必须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细化我国反倾销税制,进一步加强我国利用反倾销税以及其他反倾销措施保护
国内产业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徐兴元.关于倾销与反倾销的理论演变[J].国际贸易问题,1996,(7).
[2]黄黎明.反倾销税:美国、欧盟与中国的比较[J].涉外税务,2002,(7).
[3]刘军.从一国一税制谈中国应对反倾销的策略[J].国际经济评论,2004,(4).
[责任编辑:轻寒]
江苏商论2006.3
111
要一种方法能清晰地揭示各子系统之间的互动牵制
关系及其运作过程。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公司管理的基本专题,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公司投资资本预算、公司资金运作、公司直接投资等专题进行研究,采用下列方式描述公司管理专题系统的共同特征。
首先,我们将公司管理各个专题系统看成是由相关信息、数学模型、计算方法、专家知识和经验等四个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该类系统涉及的决策问题可分为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三种。结构化决策问题的决策过程已有了规范的程序,其最大的特点是信息的确定性。半结构化决策问题的决策过程只有部分可以规范化,决策者要参与部分决策过程,决策结果包含决策者的主观意愿。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是指制定决策前难以准确识别决策过程的各个方面,决策过程形式表现多样、交错和反复,一般无固定的决策规则和数学模型可依。
其次,我们把公司管理各专题系统的运作看成是量化决策过程和智能推理过程的结合。量化决策过程是指针对特定的决策问题,运用特定的数学模型,利用相关信息,选择特定的计算方法,对决策问题进行量化决策,得出决策结论的过程。智能推理过程在不同的决策问题中表现有所不同。对于结构化决策问题,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系统中的评价标准子系统,通过量化决策过程得出决策结论,再运用智能推理中的解释机制,结合专家知识和经验,给予专家分析,做出合理解释。对于半结构化决策问题,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系统中的权系数决策子系统,在进行量化决策处理时,运用智能推理机制,利用相关信息及专家知识经验,按照专家预先设计的特定推理决策规则及搜索方法,与决策者进行充分交流,得出量化决策结果并给予相应分析与解释。而对于非结构化决策问题,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专题系统的递阶控制,决策系统与决策者应共同对该问题进行定量、定性的逐层分解,分解为纯认识性定性问题和半结构化或结构化问题;再按问题类型分别解决。其中,对于纯认识性定性问题可以运用专家定性决策技术,利用专家经验积累而形成的原则、原理及方法与决策者共同解决问题。整个过程是一个以条件驱动的正向演绎与以目标驱动的反向演绎相互结合的强大的人机对话智能推理过程。
2、整体模型的理论结构框架
依据公司管理各专题系统的共同特征,我们
江苏商论2006.3
设计的各专题的整体模型,是包括相关信息、数学模
型、计算方法、专家知识和经验等四个要素,量化决策过程和智能推理过程两个过程在内的模型系统。公司管理专题系统可以看作由n个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假设该专题系统用S表示,第t个子系统用st表示,则该公司管理专题系统的结构可以表示为Z=S(s1,s2,…,sn)。其整体模型包含相关信息ei、数学模型em、计算方法ec、专家知识和经验ek等四个要素。考虑到这四者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公司管理专题系统的整体模型的结构可以表示为
F(Z)=f(ei,em,ec,ek)
(1)
从专题系统中的子系统内部分析,第个子系统包含相关信息ei、数学模型em、计算方法ec、专家知识和经验ek等四个要素(t=1,…,n),因此有
F(st)=f(em,ec,ek)(t=1,…,n)(2)tei,而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连锁互动的关系,从这个角度分析,则有
F(Z)=f(s1,s2,…,sn)(3)由此可见,公司管理专题系统整体模型的结构框架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的关系。第一个层次,是指各系统内部的相关信息、数学模型、计算方法、专家知识和经验等四个要素的关系,主要反映量化决策过程和智能推理过程;第二层次,是指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主要反映这些子系统相互协调匹配以及对整个专题系统构成的影响。
3、整体模型法的特点
根据整体模型的理论结构框架,整体模型法是以公司管理各专题的整个系统为对象;建立包括该专题系统的所有相关信息、特定数学模型、特定计算方法、专家知识和经验在内的,描述该系统的全部量化决策过程和智能推理过程的模型;能综合处理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三种类型决策问题的一种方法。
整体模型法具有如下特点:(1)模型的广义性:在整体模型法中的整体模型,不仅仅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数学模型,而是指该基本专题系统所包括的相关信息、数学模型、计算方法、专家知识和经验、量化决策过程、智能推理过程在内的广义模型。(2)模型的整体性:一是建模对象的整体性。在整体模型法中的整体模型,是指以公司管理各基本专题的整个系统为建模对象;而不是以公司管理的第三层次,即不是以公司管理各专题系统的最底层基础子系统为建模对象。二是模型内
112容的整体性。整体模型包括该专题系统的所有相关
信息、特定数学模型、特定计算方法、专家知识和经验、量化决策过程、智能推理过程在内的全部内容;而不是指这些内容中的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
(3)应用的广泛性:整体模型法与其它的建模方法相比,其应用范围具有特殊的广泛性。一般的建模方法适用于处理结构化决策问题,而整体模型法能综合处理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决策和非结构化决策三类问题。不仅适用于公司管理专题系统,而且能应用到其它类似的复杂管理系统。
4、整体模型法的运作程序
根据整体模型的理论结构框架分析,公司管理各基本专题系统可以看作若干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有特定的功能,可共享资源,并受关联目标和约束的支配,一般情况下,可以用递阶结构表示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在递阶结构中各子系统处于不同的级,给定级的子系统控制或协调比它低一级的单元,而该子系统本身又被比它高一级的单元是所控制或协调。
建立公司管理各专题系统的整体模型,首先应详细分析该专题系统的结构组成,然后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1)分析该专题系统的结构,找出该专题系统的所有子系统;(2)设计该专题系统的递阶结构,做出该专题系统整体模型的结构框架图;
分析各子系统模型的性质和类型,按照各子(3)
系统特征,建立各子系统的模型,描述各子系统的量化决策过程、智能推理过程。;(4)设计该专题系统的递阶控制,构造初级状态
的该专题系统的整体模型;
(5)测试初级状态的该专题系统的整体模型;
(6)修改与完善该专题系统的整体模型。三、整体模型法的应用
整体模型法是一种研究复杂系统的方。整体模型法把选定问题域的典型问题视为具有自身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重视和承认系统基本要素之间的多向的固有联系,避免人为拆解模型要素而影响模型的多向性、整体性、有效性、可生长性,以至影响对问题的认识、表达和对模型的使用。这种方法尊重现实世界的自身规律,避免削足适履式地让问题域的对象去适应先验的模型形式。在用计算机工具表达和适配客观规律的过程中,随时准备建立新的模型和模型类型,用实践丰富对世界多样性的认识,提高运用客观规律的能力,是对许多未知领域建立复杂系统模型的正确方法。
课题组运用整体模型法,建立资本预算系统、资金运作系统、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系统、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等专题系统的整体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上述各专题系统的计算机软件,在有关公司进行试运作,受到使用单位的欢迎。
[参考文献]
[1]柏汉芳.公司财务业绩评价的会计智能系统建模研.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00,(17).究[J]
[2]M.詹拇希迪.大系统建模与控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3]吴小滔等.复杂系统计算机建模初探[J].系统仿真学报,2004,(16).
[责任编辑:倪海清]
江苏商论2006.3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