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题中国娃娃过新年教案反
思
1、中班主题中国娃娃过新年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人与外国人在肤色、外貌以及饮食习惯等方面的不同,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2.知道中国大,中国人很聪明,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就萌发了。
3.培养孩子与他人分享合作、关心他人感受的社交品质。 4.探索和发现生活的多样性和特点。 【活动准备】
不同肤色的孩子的照片,世界和中国的地图。 【活动过程】 1、经验交流。
(1)展示不同肤色儿童的图片,引导儿童找出图片中的中国儿童。
(2)中国小朋友长得什么样?除了中国小朋友还有谁? (3)启发孩子将中国的孩子与其他国家的孩子进行比较,并谈论他们的差异。
2.对儿童活动材料进行观察和操作。
(1)讨论:我们最爱吃什么?外国小朋友最爱吃什么? (2)让孩子帮助不同国家的孩子选择餐具和食物。 (3)鼓励幼儿学学各国小朋友相互问好的语言。 3、寻找发现中国的地理位置。
(1)出示世界地图,以“中国娃娃住哪里”为题,请幼儿在世界地图上找找中国的位置。
(2)了解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地图上的特殊标记。
(3)引导幼儿尝试在世界地图上找到一些国外儿童居住地的大概位置,并送回家。 4、感受祖国真大。
(1)在世界地图上对比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大小,知道中国很大。
(2)欣赏诗歌《我们的祖国真大》。
我们的祖国真大。北方是冬爷爷的家,十月就飘大雪花。南方是春姑娘的家,一年四季都盛开鲜花。啊!祖国,妈妈,你的孩子在同一个时间里,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 教学反思:
运用了各国小朋友的照片进行对比,一目了然,充分感受到中国娃娃和其他国家娃娃在外貌上有哪些的不同之处,从而揭示课题--我是中国娃。这样能把握儿童的心理,创设情境激趣,为幼儿兴趣昂然的思考、理解奠定基础。尽管活动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可是只要我能清楚地看到这些问题,并在今后的
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努力加以提升和改进,就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2、中班主题活动过新年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明白1月1日,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 2.和同伴一起感受辞旧迎新的喜悦。 3、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4、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在活动中展现孩子可爱的一面。 活动准备:
旧挂历、新挂历、布做的“龙”二\"三条。中华风俗CD片。
活动过程:
1、教师将身体缩成圆柱形状,并发出被点燃的爆炸声“砰”的声音,请幼儿猜猜:“老师刚才表演的是什么?” 问幼儿:“鞭炮声让你想到了什么?” 2、音乐游戏:敲锣打鼓放鞭炮
师:“过年了,除了放鞭炮,还有什么呀?”(出示图片) 随音乐做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动作。
3、换挂历:欣赏新挂历上的图画,翻开第一张,念一念上面的字,了解一月一日是元旦就是新年的第一天 4.恭喜生肖年:弄清楚今年是什么生肖年。
问:“今年的生肖是什么呀?”“明年是什么呀?” 欣赏当年的生肖图案。模仿拜年的情景。 5、教唱歌曲《恭喜恭喜》
师:“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学唱新歌”。 6、耍龙灯。
老师在小朋友唱歌时出示“龙灯”引起幼儿兴趣。 问:“这是什么呀?”“它有什么用呀?” “我们也来耍龙灯好吗?”
请幼儿来跟着音乐耍龙灯二\"三次 7、结束。
师:“我们小朋友一起跟着龙灯去给其他小朋友拜年去。好不好?”
带幼儿随着欢庆的音乐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让幼儿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新年的喜庆气氛,体验亲人、朋友间的融合、友爱、温馨的情感氛围。 3、中班主题过新年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新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新的一年的开始,而元旦节也即将到来 ,大家都喜气洋洋的为迎接新年做准备。孩子对年节、喜庆总是有着莫名的期待与兴奋。也充满了对于过年的想象,所以我选择了“红红的新年”这个主题,让幼儿感受新年的气氛及帮助幼儿积累过新年的经验,体验过新年的快乐
活动目标
1.了解儿歌内容,初步学会阅读。
2.通过游戏让孩子感受到过年的热闹和欢乐气氛。 3.让幼儿大胆地在群体面前表演和表达自己。 4.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和发现生活的多样性和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儿歌内容
难点:发挥幼儿的想象, 会说“红红的···”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的准备 2、PPT演示文稿
3、 音乐(喜庆、欢快的) 4、 春联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
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1、引导幼儿观察教室里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样? ——发展幼儿的想象 2、提问
——小朋友们,你们过新年都会做些什么呢? ——出示PPT,“过新年”三个大字
——教师有意识的念,今天带来了一首关于过新年的儿歌,儿歌的名字叫做“过新年”
3、出示图片,让幼儿理解“团圆” ——这么多人,他们在做什么?
——为什么那么多人要在一起吃饭呢? ——教师总结团圆
4、理解儿歌内容出示娃娃头像 ——这是谁,娃娃的脸是什么形状的,这个娃娃的脸可真漂亮呀!脸蛋是什么形状的呢? ——幼儿自由讲述,发展幼儿的语言
5、出示图片“春联” ——这是什么地方,门上有什么?春联是什么颜色的
——引导幼儿想象,我们除了说“红红的脸蛋、红红的春联、还可以说红红的··”
——幼儿自己说,并及时给幼儿肯定
6、出示最后一幅图 ——图上都有谁呀?他们在做什么
——引导幼儿说在给我们拜年 ——教师范念儿歌,从头出示图片 ——出示图谱 图+文形式 7、游戏
——请助教一起玩拍手游戏 ——两个小朋友相互玩游戏
——播放音乐 幼儿在欢快的环境中,和老师们一起玩游戏
活动延伸:1、美术区;给幼儿提供材料,幼儿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制作相应的作品
2、表演区:给幼儿提供音乐,让幼儿大胆表演, 3、亲子游戏:和爸爸妈妈边拍手边念儿歌,增进他们之间的亲子感情 教学反思
我所上的这节课是我们的语言教研课,我是根据我们12月份的主题所选的一节课,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做了前期的准备,把我们的教室装饰成过年的样子,孩子都非常的兴奋,孩子都是在玩中学,学中玩的,而我所借助的PPT,是为了让孩子能更好的学习儿歌,让我得到了锻炼,在这节课中,幼儿对这节课非常的感兴趣,大家都非常愿意参加到这个活动中来。 在本次教学中,锻炼到了幼儿的语言,让幼儿敢说,想说,有机会说,发展幼儿的语言,本课的学习过程是让教师和幼儿都觉得快乐,但在学习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看课的老师也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都值得我学习,下来的时候我
还引导他们注意观察以后在过年是的情景,你们家是怎么过年的,要做些什么准备,过年的时候你们都会做些什么?如果我再上这节课,我相信我一定会上得更好,在原有的基础上在进行创新。
4、中班主题中国娃娃过新年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人和外国人在肤色、外貌、饮食习惯上的差异,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2.知道中国大,中国人很聪明,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就萌发了。
3.培养孩子与他人分享合作、关心他人感受的社交品质。 4.探索和发现生活的多样性和特点。 【活动准备】
不同肤色的孩子的照片,世界和中国的地图。 【活动过程】 1、经验交流。
(1)展示不同肤色儿童的图片,引导儿童找出图片中的中国儿童。
(2)中国小朋友长得什么样?除了中国小朋友还有谁? (3)启发幼儿将中国小朋友与其他国家小朋友进行比较,说说他们的不同之处。
2.对儿童活动材料进行观察和操作。
(1)讨论:我们最爱吃什么?外国小朋友最爱吃什么? (2)让孩子帮助不同国家的孩子选择餐具和食物。 (3)鼓励孩子学习世界各国孩子互相问好的语言。 3.寻找中国的地理位置。
(1)出示世界地图,以“中国娃娃住哪里”为题,请幼儿在世界地图上找找中国的位置。
(2)了解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地图上的特殊标记。
(3)引导幼儿尝试在世界地图上找到一些国外儿童居住地的大概位置,并送回家。 4、感受祖国真大。
(1)在世界地图上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大小,知道中国很大。
(2)欣赏诗歌《我们的祖国真大》。
我们的祖国真大。北方是冬爷爷的家,十月就飘大雪花。南方是春姑娘的家,一年四季都盛开鲜花。啊!祖国,妈妈,你的孩子在同一个时间里,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 教学反思:
运用了各国小朋友的照片进行对比,一目了然,充分感受到中国娃娃和其他国家娃娃在外貌上有哪些的不同之处,从而揭示课题--我是中国娃。这样能把握儿童的心理,创设情境激趣,为幼儿兴趣昂然的思考、理解奠定基础。尽管活动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可是只要我能清楚地看到这些问题,并在今后的
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努力加以提升和改进,就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