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空气热机实验

空气热机实验

来源:百家汽车网
 第 1 页

空气热机实验

热机是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历史上对热机循环过程及热机效率的研究,曾为热力学第2定律的确立起了奠基性的作用。斯特林1816年发明的空气热机,以空气作为工作介质,是最古老的热机之一。虽然现在已发展了内燃机,燃气轮机等新型热机,但空气热机结构简单,便于帮助理解热机原理与卡诺循环等热力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很好的热学实验教学仪器。

【实验目的】

1. 理解热机原理及循环过程

2. 测量不同冷热端温度时的热功转换值,验证卡诺定理

3. (选做)测量热机输出功率随负载及转速的变化关系,计算热机实际效率 【实验仪器】

空气热机实验仪,空气热机测试仪,电加热器及电源,计算机 【实验原理】

空气热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可用图1说明。热机主机由高温区,低温区,工作活塞及汽缸,位移活塞及汽缸,飞轮,连杆,热源等部分组成。

热机中部为飞轮与连杆机构,工作活塞与位移活塞通过连杆与飞轮连接。飞轮的下方为工作活塞与工作汽缸,飞轮的右方为位移活塞与位移汽缸,工作汽缸与位移汽缸之间用通气管连接。位移汽缸的右边是高温区,可用电热方式或酒精灯加热,位移汽缸左边有散热片,构成低温区。 工作活塞使汽缸内气体封闭,并在气体的推动下对外做功。位移活塞是非封闭的占位活塞,其作用是在循环过程中使气体在高温区与低温区间不断交换,气体可通过位移活塞与位移汽缸间的间隙流动。工作活塞与位移活塞的运动是不同步的,当某一活塞处于位置极值时,它本身的速度最小,而另一个活塞的速度最大。

图1 空气热机工作原理

当工作活塞处于最底端时,位移活塞迅速左移,使汽缸内气体向高温区流动,如图1 a所示;进入高温区的气体温度升高,使汽缸内压强增大并推动工作活塞向上运动,如图1 b 所示, 在此过程中热能转换为飞轮转动的机械能;工作活塞在最顶端时,位移活塞迅速右移,使汽缸内气体向低温区流动,如图1 c 所示;进入低温区的气体温度降低,使汽缸内压强减小,同时工作活塞在飞轮惯性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完成循环,如图1 d 所示。在一次循环过程中气体对外所作净功等于P-V图所围的面积。 根据卡诺对热机效率的研究而得出的卡诺定理, 对于循环过程可逆的理想热机,热功转换效率:

η = A/Q1 =(Q1-Q2)/Q1=(T1-T2)/T1 = ΔT/ T1

式中A为每一循环中热机做的功,Q1 为热机每一循环从热源吸收的热量,Q2为热机每一循环向冷源放出的热量,T1为热源的绝对温度,T2为冷源的绝对温度。

实际的热机都不可能是理想热机,由热力学第2定律可以证明,循环过程不可逆的实际热机,其效率不可能高于理想热机,此时热机效率:

η ≦ ΔT/ T1

卡诺定理指出了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就过程而言,应当使实际的不可逆机尽量接近可逆机。就温度而言,应尽量的提高冷热源的温度差。

第 2 页

热机每一循环从热源吸收的热量Q1正比于ΔT/n,n为热机转速,η正比于nA/ΔT。n,A,T1及ΔT均可测量,测量不同冷热端温度时的nA/ΔT,观察它与ΔT/ T1的关系,可验证卡诺定理。

当热机带负载时,热机向负载输出的功率可由力矩计测量计算而得,且热机实际输出功率的大小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可测量计算出不同负载大小时的热机实际效率。

【仪器介绍】

仪器主要包括空气热机实验仪(实验装置部分)和空气热机测试仪两部分。

Ⅰ.空气热机实验仪

1.电加热型热机实验仪如图2所示

图2 电加热型热机实验装置图 飞轮下部装有双光电门,上边的一个用以定位工作活塞的最低位置,下边一个用以测量飞轮转动角度。热机测试仪以光电门信号为采样触发信号。

汽缸的体积随工作活塞的位移而变化,而工作活塞的位移与飞轮的位置有对应关系,在飞轮边缘均匀排列45个挡光片,采用光电门信号上下沿均触发方式,飞轮每转4度给出一个触发信号,由光电门信号可确定飞轮位置,进而计算汽缸体积。

压力传感器通过管道在工作汽缸底部与汽缸连通,测量汽缸内的压力。在高温和低温区都装有温度传感器,测量高低温区的温度。底座上的三个插座分别输出转速/转角信号、压力信号和高低端温度信号,使用专门的线和实验测试仪相连,传送实时的测量信号。电加热器上的输入电压接线柱分别使用黄、黑两种线连接到电加热器电源的电压输出正负极上。

热机实验仪采集光电门信号,压力信号和温度信号,经微处理器处理后,在仪器显示窗口显示热机转速和高低温区的温度。在仪器前面板上提供压力和体积的模拟信号,供连接示波器显示P-V图。所有信号均

第 3 页

可经仪器前面板上的串行接口连接到计算机。

加热器电源为加热电阻提供能量,输出电压从24V~36V连续可调,可以根据实验的实际需要调节加热电压。

力矩计悬挂在飞轮轴上,调节螺钉可调节力矩计与轮轴之间的摩擦力,由力矩计可读出摩擦力矩M,并进而算出摩擦力和热机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经简单推导可得热机输出功率P=2πnM,式中n为热机每秒的转速,即输出功率为单位时间内的角位移与力矩的乘积。

2.电加热器电源

①. 加热器电源前面板简介(见图3)

1 2 3 4 5 6 7 8 图3 加热器电源前面板示意图 1-电流输出指示灯:当显示表显示电流输出时,该指示灯亮; 2-电压输出指示灯:当显示表显示电压输出时,该指示灯亮;

3-电流电压输出显示表:可以按切换方式显示加热器的电流或电压;

4-电压输出旋钮:可以根据加热需要调节电源的输出电压,调节范围为“24V~36V”,共分做11档; 5-电压输出“-”接线柱:加热器的加热电压的负端接口;

6-电压输出“+”接线柱:加热器的加热电压的正端接口;

7-电流电压切换按键:按下显示表显示电流,弹出显示表显示电压;

8-电源开关按键:打开

9 10 图4 加热器后面板示意 第 4 页

和关闭仪器。

②.加热器电源后面板简介(见图4)

9-电源输入插座:输入AC220V 电源,配3.15A保险丝;

10-转速接口:当热机转速超过15 n/s后,主机会输出信号将电加热器电源输出电压断开,停止加热。

Ⅱ. 空气热机测试仪

空气热机测试仪分为微机型和智能型两种型号。微机型测试仪可以通过串口和计算机通讯,并配有热机软件,可以通过该软件在计算机上显示并读取P-V图面积等参数和观测热机波形;智能型测试仪不能和计算机通讯,只能用示波器观测热机波形。

①.测试仪前面板简介(见图5)

3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图5 主机前面板示意图 1-T1指示灯:该灯亮表示当前的显示数值为热源端绝对温度;

2-ΔT指示灯:该灯亮表示当前显示数值为热源端和冷源端绝对温度差; 3-转速显示:显示热机的实时转速,单位为“转/每秒(n/s)”;

4-T1 /ΔT显示:可以根据需要显示热源端绝对温度或冷热两端绝对温度差,单位“开尔文(K)”; 5-T2显示:显示冷源端的绝对温度值,单位“开尔文(K)”;

第 5 页

6-T1 /ΔT显示切换按键:按键通常为弹出状态,表示4中显示的数值为热源端绝对温度T1,同时T1指示

灯亮。当按键按下后显示为冷热端绝对温度差ΔT,同时ΔT指示灯亮;

7-通信接口:使用1394线热机通信器相连,再用USB线将通信器和计算机USB接口相连。如此可以通过

热机软件观测热机运转参数和热机波形(仅适用于微机型);

8-示波器压力接口:通过Q9线和示波器Y通道连接,可以观测压力信号波形; 9-示波器体积接口:通过Q9线和示波器X通道连接,可以观测体积信号波形; 10-压力信号输入口(四芯):用四芯连接线和热机相应的接口相连,输入压力信号; 11-T1 / T2输入口(五芯):用六芯连接线和热机相应的接口相连,输入T1 / T2温度信号; 12-转速/转角信号输入口(五芯):用五芯连接线和热机相应的接口相连,输入转速/转角信号; ②.测试仪后面板简介(见图6)

13-转速接口:加热源为电加热器时使用的热机最高转速的接口;当热机转速超过15 n/s(会伴随

发出间断蜂鸣声)后,热机测试仪会自动将电加热器电源输出断开,停止加热; 14-电源输入插座:输入AC220V 电源,配1.25A保险丝; 15-电源开关:打开和关闭仪器。

【各部分仪器的连接方法】

将各部分仪器安装摆放好后,根据实验仪上的标识使用配套的连接线将各部分仪器装置连接起来。其连接方法为:

用适当的连接线将测试仪的“压力信号输入”、“T1 / T2输入”和“转速/转角信号输入”三个接口与热机底座上对应的三个接口连接起来;

用一根Q9线将主机测试仪的压力信号和双踪示波器的Y通道连接,再用另一根Q9线将主机测试仪的体积信号和双踪示波器的X通道连接;(智能型热机测试仪)

用1394线将主机测试仪的通信接口和热机通信器相连,再用USB线和计算机USB接口连接;热机测试仪配有计算机软件,将热机与计算机相连,可在计算机上显示压力与体积的实时波形,显示P-V图,并显示温度,转速,P-V图面积等参数(微机型热机测试仪)。

用两芯的连接线将主机测试仪后面板上的“转速接口”和电加热器电源后面板上的“转速接口”连接起来;

用鱼叉线将电加热器电源的输出接线柱和电加热器的“输入电压接线柱”连接起来,黑色线对黑色接线柱,黄色线对红色接线柱,而在电加热器上的两个接线柱不需要区分颜色,可以任意连接。

【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测量数值,验证卡诺循环定理

1、打开各部分设备的电源,将加热器电源先置于“1”档,此时电源显示24伏;

2、观察测试仪的面板ΔT值达到90到100左右,用手顺时针拨动飞轮,结合图1仔细观察热机循环过程中工作活塞与位移活塞的运动情况,切实理解空气热机的工作原理。

3、根据测试仪面板上的标识和仪器介绍中的说明,将各部分仪器连接起来,开始实验。取下力矩计,将加热电压加到第11档(36伏左右)。等待约6~10分钟,加热电阻丝已发红后,用手顺时针拨动飞轮,热机即可运转(若运转不起来,可看看热机测试仪显示的温度,冷热端温度差在100度以上时易于起动)。

4、减小加热电压至第1档(24伏左右),调节示波器,观察压力和容积信号,以及压力和容积信号之间的相位关系等,并把P-V图调节到最适合观察的位置。等待约10分钟,温度和转速平衡后,记录当前加热电压,并从热机测试仪(或计算机)上读取温度和转速,从双踪示波器显示的P-V图估算(或计算机上读取)P-V图面积,记入表1中。

5、逐步加大加热功率,等待约10分钟,温度和转速平衡后,重复以上测量4次以上,将数据记入表1。 6、以ΔT/ T1为横坐标,nA/ΔT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nA/ΔT与ΔT/ T1的关系图,验证卡诺定理。

第 6 页

加热电压V 热端温度T1 表1 测量不同冷热端温度时的热功转换值

A(P-V图面积) 热机转速n 温度差ΔT ΔT/ T1 nA/ΔT 二、(选做)测量热机输出功率随负载及转速的变化关系

1、在最大加热功率下,用手轻触飞轮让热机停止运转,然后将力矩计装在飞轮轴上,拨动飞轮,让热机继续运转。调节力矩计的摩擦力(不要停机),待输出力矩,转速,温度稳定后,读取并纪录各项参数于表2中。

2、保持输入功率不变,逐步增大输出力矩,重复以上测量5次以上。

3、以n为横坐标,Po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Po与n的关系图,表示同一输入功率下,输出偶合不同时输出功率或效率随偶合的变化关系。

表2 测量热机输出功率随负载及转速的变化关系 输入功率Pi=VI= 热端温度T1 输出力矩M 热机转速n 输出功率 输出效率 温度差ΔT Po=2πnM ηo/i=Po/Pi

表1,表2中的热端温度T1、温差ΔT、转速n、加热电压V、加热电流I、输出力矩M可以直接从仪器上读出来,P-V图面积A可以根据示波器上的图形估算得到,也可以从计算机软件直接读出(仅适用于微机型热机测试仪),其单位为焦耳;其他的数值可以根据前面的读数计算得到。

示波器P-V图面积的估算方法如下。根据仪器介绍和说明,用Q9线将仪器上的示波器输出信号和双踪示波器的X、Y通道相连。将X通道的调幅旋钮旋到“0.1V”档,将Y通道的调幅旋钮旋到“0.2V”档,然后将两个通道都打到交流档位, 并在“X-Y”档观测P-V图,再调节左右和上下移动旋钮,可以观测到比较理想的P-V图。再根据示波器上的刻度,在坐标纸上描绘出P-V图,如图7所示。以图中椭圆所围部分每个小格为单位,采用割补法、近似法(如近似三角形、近似梯形、近似平行四边形等)等方法估算出每小格的面积,再将所有小格的面积加起来,得到P-V图的近似面积,单位为“V”。根据容积V,压强P与输出电压的关系,可以换算为焦耳。

图7 示波器观测的热机实验P-V曲线2

第 7 页

543容积(X通道): 1V1.33310m 压力(Y通道): 1V2.110Pa 则:1V20.288J

【注意事项】

1. 加热端在工作时温度很高,而且在停止加热后1小时内仍然会有很高温度,请小心操作,否则

会被烫伤。

2. 热机在没有运转状态下,严禁长时间大功率加热,若热机运转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停止转动,必

须用手拨动飞轮帮助其重新运转或立即关闭电源,否则会损坏仪器。 3. 热机汽缸等部位为玻璃制造,容易损坏,请谨慎操作。

4. 记录测量数据前须保证已基本达到热平衡,避免出现较大误差。等待热机稳定读数的时间一般

在10分钟左右。

5. 在读力矩的时候,力矩计可能会摇摆。这时可以用手轻托力矩计底部,缓慢放手后可以稳定力

矩计。如还有轻微摇摆,读取中间值。

6. 飞轮在运转时,应谨慎操作,避免被飞轮边沿割伤。 7. 热机实验仪上贴的标签不可撕毁,否则保修无效!

【思考题】

1. 为什么P-V图的面积即等于热机在一次循环过程中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数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