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拔罐配合温和灸治疗带状疱疹34例临床观察 袁 慧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江苏盐城224006) 摘要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配合温和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带状疱疹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刺络拔罐、TDP照射配合温和灸治疗,对照组采用13'服或静滴阿昔洛韦等 治疗。治疗7d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VAS评分、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治疗结束1月后比较2组后遗神经痛发生 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优于对照组的73.53%( ,0.05);治疗组在缓解疼痛、促进结痴方面优于对照组(R0.05); 治疗组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为5.88%,对照组为14.71%(P>0.05)。结论:刺络拔罐配合温和灸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关键词 带状疱疹中图分类号梅花针拔罐 艾灸文献标志码视觉模拟评分 A 文章编号 1672—397X(2015)11-0051-02 R752.120.5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由水痘一带状 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者。 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侵犯神经节 2治疗方法 治疗组 及皮肤,引起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性疱疹及以神 2.1经痛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病程一般2—4 2.1.1刺络拔罐及TDP照射取穴:阿是穴(病变 周。近年来笔者采用梅花针刺络拔罐配合温灸法治 皮损处),患侧夹脊穴(与皮损部位相对应)。操作方 疗带状疱疹34例,并设阿昔洛韦组34例作对照, 法:患者按疱疹部位选择合适体位,充分暴露患处,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先于出疱疹处予TDP照射lOmin;常规消毒后,以 一次性梅花针于疱疹处重叩6~l0遍,以疱疹破裂 1.1 一般资料68例均为本院康复针灸科和皮肤 渗液、局部微渗血为度;选择玻璃罐(罐口涂医用凡 科门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 士林)在刺络部位吸拔出瘀血汁沫数毫升,3-5min 34例:男18例,女16例;平均年龄(44.68 ̄13.35) 后起罐,再用消毒干棉球轻轻擦拭疱液血渍,清洁 岁;平均病程(3.4+1.1)d;头颈部及上肢部5例,腰 皮肤,视刺络部位面积大小,决定火罐大小和数量。 腹部14例,胸背部8例 臀部及下肢部7例。对照 前3天每日治疗1次,疼痛明显减轻后,改为隔日1 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平均年龄(48.58± 次。共治疗7d。 11.75)岁;平均病程(3.6±1.2)d;头颈部及上肢部4 2.1.2艾灸采用清艾条对出疱疹处及有疼痛感 ain。 例。腰腹部18例,胸背部6例,臀部及下肢部6例。 处行温和灸.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次30~60r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病变部位经方差齐性检 每日1-2次,连续7d。 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对照组 口服阿昔洛韦,每次200—400mg,每日 1.2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4~5次,连服7d;或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每次5mg]kg, 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l1中“蛇串 每日2-3次,连续7d;维生素B 2肌肉注射,每次 xg,每日1次,连续7d。 疮”的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西氏内科学》圆和 100~2501《皮肤性病学》『3J中关于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 3疗效观察 1_3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带状疱疹 3.1观察项目及指标 治疗前后采用改良的视 诊断标准者;(2)年龄l8~80岁者;(3)病程在1周 3.1.1疼痛缓解的评价之内,未经过抗病毒和镇痛治疗者;(4)自愿加入本 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的疼痛变化。0表示 试验并签订“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不符合纳 无疼痛,1O表示最剧烈的疼痛。 入标准或未按规定完成治疗致无法判断疗效或资 3.1.2皮疹消退的评价起疱时间:以开始出现疱 压药 堕 病毒 疹为起始时间;止疱时间(d)=全部疱疹出现,无新 的VZV重新激活后发生。在带状疱疹感染期间,增疱疹出现的时间(d)一起疱时间(d);结痂时间(d) 持续在感染的背根神经节内复制并引起疼痛性神经 =41。西医治疗以抗病毒、预防感染、止痛及对症治 全部疱疹干涸结痂的时间(d)一起疱时间(d);脱痂 节炎[等,但其医疗成本高,且药物有一定副作用。 时间(d)=全部疱疹痂皮完全消退的时间(d)一起疱 疗为原则,一般选用抗病毒药物、B族维生素、干扰素 时间(d)。 3.1.3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 皮疹和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的主要特征,尤其神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吸相关文献制定。痊愈: 经痛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和日常生活。患者在皮 疼痛完全消失,带状疱疹全部结痂愈合;显效:疼痛 疹消退后出现硬痂是普遍现象,这些硬痂不但不易 明显减轻,偶有发作,不需镇痛剂,可耐受,带状疱疹 脱落.还易在皮肤上留下瘢痕或色素沉着。据临床 结痂愈合80%以上:有效:疼痛减轻,不需镇痛剂,可 报道,采用以上抗病毒药物治疗后仍有1O%一15%的 耐受,带状疱疹结痂愈合50%以上;无效:疼痛减轻 患者在皮损完全消退后存在着严重的神经痛,尤其 不明显,仍需镇痛剂,带状疱疹结痂愈合50%以下, 在中老年患者中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可高达50%~ 或虽结痂愈合50%以上但遗留剧烈疼痛,需镇痛剂。 85%网。按照“宛陈则除之”的原则,我院创用“开排泄 3.1.4后遗神经痛的评价疱疹消退,治疗结束后 毒”、“主动结痂”法治疗带状疱疹,采用梅花针局部 叩刺后加拔火罐,能拔除病灶部位之瘀血,使邪毒 1月复诊时仍有疼痛发生。 3.2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由SPSS17.0统计软件 有出路,迅速泄热排毒,使气血通畅,通则不痛。而 ain) 处理。计量资料以( )表示,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 梅花针叩刺打破水疱,可在极短时间(不超过2r检验,组间比较用两样本t检验:疗效比较采用 内以人为之血痂形成代替自然、缓慢(数日)形成之 Ridit分析。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浆痂,使疱疹“主动结痂”,从而缩短结痂时间。同时 辅助清艾条温和灸,不仅能“以热引热,引邪外出”, 3_3.1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l。 使体内郁积的湿热透达体表,而且能镇痛、抗炎、消 例 表1 治疗组、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肿嘲,促进血痂愈合。 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刺络 拔罐法配合温和灸能有效、快 速控制带状疱疹,明显缓解疼 注:▲与对照纽比较。P<O.05。 痛,促进水疱干涸结痂,缩短病 见表2。 分 3.3.2 2组疼痛缓解程度比较程,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其 确切的作用机制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I] 国家fl,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 大学出版社.1994:144 表2治疗组、时照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比较(耻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O.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 较。P<O.05。 [2】Goldman L,Bennett J C.西氏内科学第10分册.西安:世 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363 『31吴志华.皮肤性病学.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6:78 3.3.3 2组疱疹恢复程度比较见表3。 [4】Bolognia,主编.皮肤病学.王宝玺,项蕾红,主译.2版.北 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1490 表3 治疗组、对照组疱疹恢复情况的比较(x:Jzs)d [5】黄国付,张红星,徐祖森,等.不同针灸方法治疗带状疱疹 (急性期)疗效的比较.针刺研究,2012,37(5):403 『61洪金标,彭宏,易受乡.艾灸对机体产生的多重效应及其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机理探讨.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2):277 第一作者:袁慧,(1979一),女,医学硕士,主治 4讨论 中医学称带状疱疹为“缠腰火丹”、“蛇串疮”等, 认为其属于热证,由肝经郁热、脾虚湿蕴、气虚血瘀造 中医师,从事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痛症临床研究。 yuanhui 0105@163.com 收稿日期:2015一O7—24 成,气血亏虚为其本,热毒、瘀血阻络为其标,肝胆湿 热、脾湿内蕴为其实质[11。西医学则认为本病是因潜伏 编辑:华 由 王沁凯 囝 !兰 竺兰! 苎 塑 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