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溶解快慢教学设计

溶解快慢教学设计

来源:百家汽车网


溶解快慢教学设计

一、 创设情景,引入探索。

1、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听课,大家紧张吗?我真有点紧张,为了不影响上课,我先喝一杯糖水,这是我刚接的一杯纯净水。说完在纯净水中加入糖块,喝一喝,说怎么不太甜2、教师设问:加了糖,水为什么还不是很甜呢?

3、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糖还没有溶解)

4、教师提出探究的任务:你有什么办法能加快糖块在水中的溶解呢?

5、学生提出自己的方法,教师板书:搅拌、加热(热水)、切碎、......

6、你们说的这几种方法真的能加快溶解吗?

7、这么有信心,好,那请你们一说说用什么来证明给我看。

(做实验)

(这节课我们就用实验来验证:溶解的快慢)(板书课题)

二、 设计方案,集体交流,初证假设

今天的实验,老师有个要求:我们要学会象科学家一样

1

的研究。我们怎样来做实验呢?

1、 如果我们假设( 搅拌 )能够加快溶解。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做这个实验呢?

A、预设生回答:一个杯子......

师:用一个杯子,这是你的想法,其它同学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两个杯子,因为要进行比较才能知识搅拌溶解得快。也就是搅拌跟不搅拌比。

B、预设生回答:两个杯子......

师:用两个杯子,这是你的想法,其它同学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没有。

师:你们都认为要用两个杯子。那好,说说吧!证明这一个问题,你们怎么想到用两个杯子呢?

生:......

2、师:你们同意他的想法吗?[你也同意吗?(问说一个杯子的同学)]那也就是说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

同学们,科学家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也用了比较、对比的方法来证明这个问题,你(你们)能想到这儿,真的很了不起!

2

3、既然是对比实验,要注意些什么?谁来说一说?

(方块糖大小相同、水量相同、水温相同、同时加入糖片、观察时间相同等)

三、探究活动一:搅拌与不搅拌的对比实验

1、师示范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加水、放盐、一烧杯搅拌另一烧杯不搅拌、管察现象)

2、 大家观察了我作的实验,下面同学们也来亲手做做,并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员作好记录。3、学生交流。

4、得出结论: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四、探究活动二:热水与冷水的对比实验

1、提示学生思考:

(1)现在同学们要做的是什么和什么的对比实验?(热水与冷水的对比实验。)

2、在这个实验中需要注意什么条件。

(2)实验的不同条件:一个用热水、一个用冷水。(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3)实验的相同条件:水量相同、盐量相同、同时倒盐。(水量相同、盐量相同、同时倒盐)

3

3、提示学生注意:如果要搅拌,两个杯子要同时搅拌;如果不搅拌,两个杯子都不搅拌。

4、学生分组实验,老师巡视。

5、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五、探究活动三:科学实验比赛

1、师:接下来,老师想组织大家进行一场科学实验比赛,等比赛完了,我相信同学们还会有更多的发现!

2、(出示方糖)揭示比赛内容:看哪个小组能想办法使方糖最快溶解完?

比赛要求:(1)各小组内的成员要分工合作,完成比赛。

(2)可以选用老师为你们提供的工具、材料。

(3)看哪个小组的糖最先溶解。

3、师分发记录单和方糖,要求各小组拿到方糖后先观察。

(1)开始比赛,进行实验。

(2)汇报实验过程和方法。

5、学生分小组开始实验比赛。

4

6、老师依据学生比赛状况及结果进行点评:

(1)选出获胜小组。

(2)获胜小组介绍比赛中使用的方法。

(3)为什么有的小组使用的方法一样,却出现了完成实验时间上的先后不同呢?

7、师小结:从比赛中我们发现,除了搅拌和热水的方法可以使加快溶解外,把物体敲碎也可以使溶解快一些。不仅如此,我们还知道了如果把这三种方法都用上会使溶解更快,而只用一种或两种方法的就比较慢。

六、拓展探究,知识延伸

1、教师奖励学生每人一颗水果糖。

2、学生吃糖。要求同学们边吃糖边思考:你是用了哪些方法使糖快速溶解的呢?

3、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想慢慢品尝这块糖,应该怎么做?

4、课堂小结:同学们,你们看,就是吃糖这样的生活细节中也蕴含着许多科学知识。看来,知识无处不在,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勤于思考,今后生活中我们一定还会有更多的收获!

板书设计

5

5、溶解的快与慢

搅拌﹨

热水— 可以加快溶解

碾碎/

四、游戏延伸,知识运用

看大家做实验这么认真,老师就给每人奖一颗糖。(师出示水果糖后)怎样吃糖,可以让它溶解得更快呢?

1、请学生说说。得出多种方法要比一种溶解的快,由于时间有限,课堂上我们不能验证了,老师已经把糖放在你们桌上的信封里,请同学们,回去验证一下,下节课时把结果告诉老师。

2、 下课

﹛第四个环节:课外延伸,知识运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在实践中加以应用,这样不仅使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同时也让学生受到“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教育。因此我设计了“吃糖游戏”,不仅让学生刚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应用和拓展。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多种方法要比一种溶解的快。﹜

【教学体会】

本节课根据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

6

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怎样加快溶解》一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探中发现、探中感悟、探中创新,较好地实现了小学科学课程的培养目标。

“怎样加快溶解”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采取对比实验的方法是突破教学重点的关键,由物质在水中溶解深化为所学知识在脑中的融会贯通,则是一个大胆的创新和尝试。为了紧紧配合本课的设计理念,我初步尝试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步骤: “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集体交流——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总结评价,知识运用”这几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让他们感受到探究的乐趣和培养探究的严谨精神。

这节课的教学具有一下成功的地方;

1.以教学重点为设计蓝本,确定教材的加工、剪裁和取舍。

本课活动较多,每个活动分小组进行的话,一节课的教学时间肯定是不够用的。教学的重点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来确定。因此,根据的施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对教材作了取舍调整。选取了第一个活动“哪一块肥皂溶解得快?”作为教学的重点;忍痛舍弃了第二个活动“糖块溶解的时间纪录”,但在第一个活动后面加了一个实验反思的环节;把第三个活动“加快食盐溶解的研究”作为了学生的课外拓展活动。

2.教学的设计促进学习主体的发展需要。

分析课堂中的三个对比实验内容,我们就会发现有二个问题必须明确:第一,这三个实验有没有一个重点,是平均有力,还是有所选择和侧重。第二,这是三个看起来十分相似的活动板块,他们的探究目标有什么不同?他们的思维层次性表现在哪里?如何通过这三个活动推动学生思维向着纵伸发展。本节课采用由“扶”到“放”的教学方法,把“搅拌是不是能加快溶解”作为指导学生设计对

7

比实验的样本,重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突出如何控制变量和如何设计方案。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合作设计后两个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在由“扶”到“放”的教学过程中,强调合作意识,不是每一个实验都要亲历亲为,相互信任,相互分工合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为了突出对比实验的效果,方便学生对变量的控制,使探究更具有科学的严谨性,在课堂的教学实施中把肥皂改成更容易操作的方糖。

3.课前精心准备,强调材料的结构性。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如果采用书中的材料---肥皂的话,就很难保证实验的有效性。肥皂的溶解不但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现象不明显。教师在多次试验后最终选择了容易获得并效果明显的方糖,作为代替。便于学生运用生活的经验服务于主题的探究。但是方糖压碎时,一定要粉碎,不然要影响实验结果。

【问题研讨】

1、在教材的处理上,遗漏的第二个活动“糖块溶解的时间纪录”如何处理?

2、方糖的压碎,是放手让给学生,还是教师进行准备。学生自己动手的话,如果只是把方糖表面上的弄碎作为压碎的话,会出现相反的结果。怎么办?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具体反思如下:

8

一、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探中发现、探中感悟、探中创新,较好地实现了小学科学课程的培养目标。

二、 建立学习主题与日常生活及经验间的联系,以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经验入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过程。

三、设计吃糖比赛的游戏,既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又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同时对学生也很有吸引力。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