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经济市场 欠发达地区城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问题及对策 宋朝丽宋维虎 (甘肃会宁如东友好学校,甘肃会宁730720;陕西理工学院教育科学系,陕西汉中723000) 摘要:推进教育的信息化是全球的大趋势,我国在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进程中,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发展状况喜忧参半。 本文总结欠发达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城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问题;对策 信息社会中,信息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社会各 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教育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 求。在国家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进程中, 1.4信息技术课评价体系不全。 随着国家教育部课程改革计划的实施,信息技术课程虽然 已经迈入了中小学必修课的行列,但对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没有 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没有较完善的评价体系,工作往往停留在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发展状况已成为众多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 倍加瞩目的问题。 表面上。多数学校以传统的考试方式来评价信息技术课的教学, 往往忽视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和全面发展的过程,过多的 重视考试分数、成绩,而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 1 欠发达地区城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存在的问题 1.1 信息技术课重视程度不够。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校领导、老师以及学生过分的看重 升学考试中的必考科目,认为信息技术课不重要。信息技术课优 质资源难以共享,信息资源内容单调乏味,多媒体、智能化、交互 式教育网络资源少,缺乏系统性、科学性、趣味性,资费问题、更 新维护管理问题等都阻碍了信息技术课的进行。信息技术课教 师也常常被视为非教学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得不到与其他老师 同等的对待,管理机房、维护全校的计算机反而成了其日常最主 要的工作,教学工作所占的比重反而较低。 1_2信息技术课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信息技术课教师的专业普遍由以下四种构成,一是教 育技术专业毕业生,二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三是其他专业课任 教师转岗,四是一些教学富余人员暂时顶替,所以造成信息技术 课教师专业化程度层次不齐,专业素养不高,教学经验不足等问 题。加之信息技术课教师培训的机会少,培训时问滞后,培训内 容陈旧、培训方式单一等,就使信息技术课教师满足不了教学的 需要。 2欠发达地区城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存在问题的对 策 2.1 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学校领导及其它学科教师对于信息技术课的观念急需转 变,应试教育下信息技术课不在必考科目之内,学校领导对 其重视程度不够,其它“主科”教师的思想观念也自然就轻视了。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 点,信息技术课教师更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在信息时代的 重要性。信息时代的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其开放性特征使不同 文化在相互融合。这就自然要求教师成为一名促进学生发展的 交流型教师。”学生也要意识到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教育的重 要性,全新的人才观是重创新、重科学、重实践而不是高分低能 的人才,凶此要树立全新的学习观,把自己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2.2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关系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成 败。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包括四个方面:信息情感意识(意识层 面)、信息伦理道德(道德层面)、信息的处理能力(应用层面)、信 息科学技术知识(文化层面)。新时代对信息技术课教师提出了 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利用信息科学的理论、方法、手段和 工具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过程中的有关信息进行获 取、分析、处理和应用。 1.3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滞后。 欠发达地区信息技术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及教 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都与现实不太相符,普遍存在落后于信息 技术最新发展的问题。信息技术课时少,教师在保证完成教学任 务的条件下,与每个学生交流的机会不多,不能充分考虑到学生 现有的基础知识与认知能力,对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 也缺乏应有的了解。 2.3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6)立体工作站显卡、立体、分辨率等设置不能改变 (7)控制工作站IP:192.168.1.1O不能改变。 开机先后顺序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顺利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二维虚拟仿真技术软 件的应用对于高职物流专业的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吕明哲.物流系统仿真冻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贺国先.现代物流系统仿真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3]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实训中心.3D实训室操作手册 3结束语 二三维虚拟仿真技术软件在高职的教学中能发挥出积极的作 用,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 仓储、运输、配送、生产加]二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 ① 2010年第12期 技经济市场 关于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刘 中 (山西省国土资源学校,山西晋中030620) 摘要:本文对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适合中职教育发展的以培养实践 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方法;实践能力 《机械制图》是工科职业学校最重要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并 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和其它一些相关课及生产实习课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主要任务 1 明确培养目标,注重能力培养 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因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一定文化和专业基本理论知 此机械制图教学成败直接关系到学生就业后的从事机械加工的 识、熟练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的中等 能力。 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在注重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更 机械制图课程是学生进入中职学校首次遇到的专业技术课 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程,但最初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难以理解和记忆,空间 1.1 掌握用正投影法图示空间物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空 想象思维难以形成,所以导致一些学生厌学现象。因此改革原有 间立体概念、形象思维能力和构思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深入研究和探讨新形势下中职教学工作的新模式、新 1_2掌握绘制和阅读零件图、装配图的方法和国家标准的有关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应当根据本地区信息技术的实际发 对普通教师,使其能够尽快适应当前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 展水平来确定,教学内容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应当从培养学生 可以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学习和观摩优秀教师的讲课,又可 的信息素养角度出发,选取信息技术学科中具有代表性的基础 以加强和高校等教育科研单位的联系,承接或者合作完成科研 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包含更多的 课题,以此来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与信息素养水平。 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促进发展的成分,培养学生会应用信 2。6健全教学评价机制。 息技术持续学习的能力。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学要符合学生智 信息技术是一门崭新的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特殊性, 力发展的特点,具有可操作性,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设计 其他学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传统评价机制对信息技术 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体现信 学科不太适用。所以应建立以注重信息素养的培养,本着对发展 息技术的学科特点。 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创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 2.4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 评价机制。在教学中,要根据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 信息技术作为应用技术,要与其他课程整合、渗透到其他课 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校可以赋予教师较大的自主考核权 程中去,可结合语文、数学、自然、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学,以欣 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采取教学的各个阶段应用形成性 赏、游戏软件等方式让学生通过活动,进行电脑操作实践,了解 评价与期末应用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查方式。总之,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重要性和基本功能,对计算机产生好感,进而掌握一些 学科由于其实际性及应用性强等特点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 简单的操作技能。同时,又可通过互联网络学到其他知识,培养 采取适当的、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 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各个学科 实践精神,提高信息能力。 的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要使教师 3结束语 把信息技术作为自己真正的教育教学工具。信息技术与学科课 信息技术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中小学信息 程整合会带来许多新课题,需要加强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技术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培养中小学生学习和应用 围绕问题开展研究,用研究成果引导实践,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 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 学科课程整合。l2 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想象能 2.5培训信息技术课教师。 力,使学生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竞争,这是摆在欠发达地区中小 师资队伍培训是实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程的重中之重, 学教育者面前的艰巨任务。 是否拥有大批掌握并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是推动教育信 息化的关键。培训要根据其在职的特点,合理安排时间,以学校 参考文献: 培训为主,其他方式为辅的方式进行,对信息技术课教师和其他 [1】何Nsg.学习信息技术,迎接教育IN].2008. 学科教师要确立不同的培训目标,分类进行,要综合考虑教师现 【21沈建强浅析中小学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Ill浙江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6,4. 有的信息技术水平,任教学校的条件 分层培养,既要培养一批 f3袁文刚.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职能认识的偏差分析及对策研究 31信息技术教育骨干,带动区域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又要针 lD1.西北师范大学,2005 201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