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少儿的自我评价
受本身心理开展及认知开展水平的,少儿的自我评价水平还比较低,少儿对自己的认知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成人的评价,而且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不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如何培养少儿的自我评价能力,我尝试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慎用横向比较,看到少儿自己的成长。
家长们聚在一起的时候,谈论的最多的就是孩子,认真听听谈论内容:“某某家的孩子真聪明,都会做10以外的加减了,我家的孩子就只知道玩。”、“某某画的小狗真像,看你画的什么!”家长们喜欢把孩子与同伴进行横向比较,而中国人特有的谦逊让家长口中的孩子缺点无限放大,优点无限变小。
在少儿心中,家长和教师是权威的象征,他们的表彰和批评往往是他们评价自己的规范。家长们片面的横向评价就让少儿形成了这样的自我评价:我不够好,我比不上别人。形成自卑、阴暗的心理,要想让少儿积极、肯定地认识自我,成人对少儿进行积极、正面的评价是关键。
我们要把握好少儿开展评价的三原则,即: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更多地关注孩子自己获得的开展、进步,而不是总将他与同伴进行横向比较;更多的关注孩子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努力,而不是只看到活动的结果;更多地关注孩子情感、能力等多方
面的开展,而不是只是关注智力的开展。要用开展的眼光对待孩子,看到孩子自己的成长。
二、发现与众不同,我有我的闪亮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少儿也都是富有个性、各不相同的,每位少儿身上都有其独特的闪光点,需要我们用心去寻找、发现,继而去肯定他们。发现每位少儿的闪光点也是《纲要》中评价观的体现,少儿开展评价强调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每位少儿区别于别人的独特性,知道自己是无独有偶的,感知自己存在的价值。 离园前的美工课上,因为雨天,有些家长提前来接孩子,我忙着照顾孩子们离园,在匆忙的拾掇之后,还有一些放糨糊的碟子留在桌上,当我准备来拾掇时,却发现碟子已经洗好了放在桌上。“碟子是谁洗的?”“是他!”孩子们一齐指向轩轩,轩轩则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这件小事让我对平常缄默寡言、毫不起眼的轩轩有了新的认识。我把这件事记录在了“家长园地”的“今天我最棒”一栏中,与家长共同分享,并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彰了轩轩。
在我们的活动室里,我和孩子们一起布置了一个崭新的栏目“闪亮舞台”,当我们发现了孩子的闪光点,我们就给他一个大大的五角星,并在上面记录下孩子的闪光点。每次入园离园或是家长开放日时,孩子们总是拉着家长去分享他们的喜悦。我们对孩子的悉心观察与深入了解,使得家长们深受感动,也引发了家长参与到我们的“寻找闪光点”中来,从此我们听到最多的是家长赞扬肯定孩子的话,不只是比较和埋怨了,而这对于孩子来说,是最大的福音。
三、让孩子体验成功,知道我能行
“尊重少儿在开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少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这是《纲要》中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少儿心理的安康成长需要成功体验,少儿能积极、肯定地评价自己也需要成功的体验。一个赞许的目光,一次鼓励的掌声,对少儿来说都是一次成功的体验。
每位少儿都有“最近开展区”,对他们期望过高或期望过低都不利于少儿的开展,而少儿总是达不到目的或不需要努力就到达目的,会使少儿产生自卑或自满的心理,不利于他们积极、正确地评价自己。课上,教师有意识地请少儿答复力所能及范围内的问习题,少儿会因为答复上问习题而快乐一整天;操作活动时,教师准备难易程度不同的操作材料,根据少儿的开展水平进行分组操作,“跳一跳,摘苹果”让每位少儿在原有基础上通过努力获得开展;提供体验成功的时机,营造宽松、支持的心理环境,只要少儿大胆地去探索、发现,更多地展现自己,无论成功与失败,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次成功的体验! 一句广告词说得好:“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我们的教育也希望培养出一个令孩子自己感到骄傲的人,而不是一个父母教师想要的人。希望我们的孩子在以后的成长路上,遇到困难与挑战,能够骄傲地说:“看,我能行!”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