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天狗》学案

《天狗》学案

来源:百家汽车网
学习目标:

1、结合五四运动对青年郭沫若的思想影响,深入理解本诗的思想内容。 2.、认识天狗形象的象征意义。

3.、具体分析本诗的浪漫主义风格特色。 学习内容:郭沫若《天狗》 问题导学: 一、走近作者:(生自荐读,自主勾画识记重点,3分钟)

《天狗》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中的名篇,最初发表于1920年。

1919年,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勃勃的生机。旧道德、旧礼教、政治与一切封建偶像受到猛烈抨击和批判,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与一切进步要求则得到热烈的崇尚与赞扬。倡导科学与民主,争取与自由,张扬个性意识,追求个性,要求改造旧的社会、建设新社会,成为时代的强音。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虽身处异国他乡,却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命运。五四运动的消息,给诗人精神上以极大的鼓舞,诗人内心那积蓄己久的爱国热情,那压抑多时的争取个性、民族和社会的强烈欲望,如火山爆发般迅速沸腾、燃烧起来。于是,“在一九一九年的下半年和一九二〇年的上半年,便得到了一个诗的创作爆发期”(《创造十年》)。《凤凰涅槃》《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晨安》《匪徒颂》等一批激情澎湃、个性鲜明、高扬着时代旋律的诗歌,都是在这一特定历史阶段诞生的。《天狗》也正是其中的一篇优秀代表作。

二、诗歌朗诵(15分钟,自主揣摩,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口头展示。)

1.生自读诗歌,揣摩朗读时应把握的情感、节奏、轻重音等,并大胆试读。 2.听录音与自己的朗读进行印证,再读诗歌。 3.小组竞读。

三、探究理解(小组合作探究,分析概括,各组抽号展示在黑板上,15分钟)

1.第一段中作者塑造了怎样的天狗形象?第二节改用“我是”的句式,在情感上与上节相比有什么变化?

2.第三节怎样表现天狗的形象的?“我便是我”曾两次出现,两个“我”应如何理解? 3.你如何理解诗中描写的天狗的形象? 4.试分析这首诗在写法上的特点。 四、达标训练:(5分钟,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内自荐口头展示。) 朗读郭沫若的《炉中煤》,结合背景试分析其中的写作手法和作者的情感。 《炉中煤》

——眷念祖国的情绪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凌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