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空调专业调试方案
一:工程概况:
北京地铁四号线西单站通风空调专业包括:小型轴流风机16台、空调机组3台、组合风阀14台、风管11300平米,衬塑钢管及无缝钢管1300多米以及各种水阀150多个、风阀150个、风口608个。通风空调系统由车站公共区大系统、车站设备及管理用房小系统、人防清洁式通风系统以及空调水系统构成。
二:调试依据及目的:
调试依据:《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与施工图设计参数及标准。
调试目的:确保各类设备、各个系统正常运行,达到设计要求及标准,以保证地铁车站的综合功能。
三:调试计划:
西单站车站通风空调专业调试工作计划从2008年5月20日开始,至2009年6月结束。具体包括设备单机试运转、系统无负荷调试、系统带负荷调试。 1.1调试计划安排:
2009年5月20日-5月30日进行设备单机试运转( 大型表冷器、隧道风机、冷却塔除外); 2009年6月1日-6月20日系统无负荷调试;
系统带负荷调试时间根据冷水机房进度以及季节气候情况,是否具备调试条件再进行安排;
1.2各厂家配合时间计划
序 号 1 2 2 厂 家 北京汉威 北京吉盛 浙江上风 开 始 时 间 4月10日 4月10日 4月20日 结 束 时 间 4月20日 4月20日 4月31日 1
3 4 5 6 7 8 9 上海开利 北京北空 山东双轮 冷水机组 北京京仪 北京绿创 广东马力 5月2日 6月11日 5月16日 5月25日 6月1日 6月16日 6月21日 5月10日 5月15日 5月25日 5月30日 6月15日 6月20日 6月30日 1.3调试人员安排 成立调试小组,调试小组由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首先明确职责,制定值班、交、巡回检查等各项规章制度以及事故抢修措施。各项工作必须落实到人。人员配置见下表:
调试小组人员表
人员 组长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4调试设备
序号 1 2 3 4 名称 毕托管 热球风速仪 噪声计 红外线转速仪 单位 个 台 个 个 数量 1 2 1 1 备注 已检 已检 已检 已检 姓名 肖光明 赵西宁 魏富强 杨思红 段永良 杨金山 备注 调试负责人 专业工程师 专业工程师 专业工程师 安质主任 班组长 2
5 6 7 8 9 10 11 12 干湿温度计 钳型电流表 兆欧表 对讲机 扳手 红外线温度计 万用表 倾斜微压计 个 块 块 个 套 个 块 个 10 1 1 6 4 1 1 1 已检 已检 已检 已检 已检 已检 已检 已检 四、通风空调系统调试:
1.1通风空调系统调试顺序
系统无负荷调试
设备单机试运转 系统设计负荷测试 1.2 准备工作
3
(1)熟悉资料
熟悉通风空调系统的全部设计资料,包括图纸、设计说明和设备产品使用说明书,充分领会设计意图,了解各种设计参数以及各种设备的性能、使用方法等。
(2)通风空调系统的准备
a、通风机试运转前,风亭、风道及区间隧道应干净。 b、检查通风空调设备的外观和构造,有无异常。
c、检查消声器、管道内打扫是否干净,检查风量调节阀、防火阀的开关动作是否灵活。 d、检查和调整送风口和回风口(或排风口)内的风阀、叶片的开度和角度。 e、检查空调器、风机的安装、接线是否正确,内部杂物是否清理干净。 (3)、电气控制系统的准备
a 、电机及环控柜内的接线应正确。
b、 电气设备与元件的性能应符合技术规定要求。 c、 继电保护装置应安装正确。 (4)、管道系统的准备 a、管道试压合格;
b、管道上的阀门的方向和位置安装正确,阀门启闭灵活; c、排水管道畅通无阻;
1.3单机调试
1.3.1、风机调试(大型轴流风机、小系统送风机、排风机、排烟风机等) 1.3.1.1运转前的检查工作:
(1)核对风机型号、规格是否与设计相符; (2)检查风机进出口处柔性短管是否严密; (3)手动盘车时,风机叶轮有无卡碰现象;
4
(4)检查系统上的风阀是否全部打开; (5)核对风机接线并进行绝缘摇测。 (6)风机及风道内不得留有任何杂物; 1.3.1.2风机试运转:
(1)先进行点动,检查风机叶轮与机壳是否有摩擦和不正常的声响,如有异常现象时,应查明原因立即消除;确认正常后进行连续运转;
(2)风机叶轮的旋转方向应与机壳上箭头所示方向一致;进出风向与设计一致; (3)风机启动时,用钳型电流表测量电机的启动电流,待风机正常运转后再测量电机的运转电流。如运转电流值超过电机额定电流值时,将总风量调节阀逐渐关小,使运转电流值回降到额定电流值。
(4)风机连续试运转时间2h后,测定轴承温度:滑动轴承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滚动轴承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做好测试记录。
(5)停机后对风机进行检查,看是否正常,同时做好数据记录。
(6)风机试运转后,检查风机支架螺栓有无松动现象,如有,应及时拧紧。 1.3.2、空调器及新风机组调试 1.3.2.1试运转前的检查工作
(1)核对空调器及新风机组接线并进行绝缘摇测; (2)核对空调器及新风机组型号、规格是否与设计相符; (3)用手动盘车时,风机叶轮应无卡碰现象;
(4)检查空调器及新风机组进出口处柔性短管是否严密; (5)检查系统上的风阀是否全部打开,内部杂物是否清除干净。 1.3.2.2 空调器及新风机组试运转
(1)先进行点动,检查空调器及新风机组风机叶轮与机壳是否有摩擦和不正常的声响,
5
如有异常,查明原因立即消除;
(2)空调器及新风机组的进出风方向应与设计风方一致;
(3)启动时,应用钳型电流表测量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待风机正常运转后再测量电动机的运转电流。如运转电流值超过电机额定电流值时,应将总风量调节阀逐渐关小,使运转电流值回降到额定电流值。
(4)试运转检查正常后,再进行连续运转,连续运转时间不小于2小时。同时做好数据记录。
1.3.3、冷冻(却)水泵调试 1.3.3.1 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1)核对冷冻(却)水泵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水泵接线是否正确;摇测电机绝缘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检查冷冻(却)水泵各紧固连接部位,不得松动;
(3)检查冷冻(却)水泵与管路系统上的阀门启闭状态,应符合设计要求; (4)冷冻(却)水泵运转前,应将入口阀全开,出口阀全闭,待水泵开启后再将出口阀缓缓打开。
1.3.3.2冷冻(却)水泵运转
(1)先进行点动,听有无异常声音。并观察电机的旋转方向是否正确。
(2) 冷冻(却)水泵启动时,应用钳型电流表测量电机的启动电流,待水泵正常运转后,再测量电机的运转电流,保证电机的运转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值。
(3) 冷冻(却)水泵运转过程中,用金属棒或长柄螺丝刀,靠在水泵电机的外壳上,仔细监听轴承内有无杂音,以判断轴承的运转状态。
(4) 冷冻(却)水泵运转时,其填料的温升也应正常,在无特殊要求情况下,普通软填料允许有少量的泄漏 ,即每分钟10-20滴 ;机械密封的泄漏不允许有10ml/h,即每分钟
6
不超过3滴。
(5)冷冻(却)水泵连续试运转2h后,测定轴承的温度:滑动轴承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滚动轴承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5℃,做好测试记录。
(6)做好调试数据记录,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说明:a、冷冻(却)水泵带负荷试运转应在电动机空载试验合格后进行;
b、各冷冻(却)水泵带负荷试运转持续时间应不少于2小时。 1.3.5冷水机组调试配合厂家进行. 1.3.6空调器基新风机组调试配合厂家进行. 1.3.7冷却塔调试配合厂家进行. 1.3.8手动风量调节阀调试
(1)先检查风阀安装的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手动测试风阀的启闭是否灵活; (3)检查风阀关闭是否严密; (4)做好调试记录.
1.3.9电动组合风阀(电动调节阀)调试
(1)检查风阀接线是否正确,摇测电机绝缘是否符合要求;
(2)启动电源,检查风阀是否关闭灵活,关闭是否严密,关闭、打开状态是否与控制箱上显示一致;
(3) 对数据进行分析,做好调试纪录. 1.3.10防火阀(70℃、280℃)调试
(1)检查防火阀安装方向、位置是否正确,熔断器(易熔片)应位于叶片的迎风侧; (2)手动测试防火阀开关是否灵活;
(3)阀体内清扫干净,外层应无锈蚀、无变形;
7
(4)利用手拉钢索,操作阀门关闭(开启)若干次,确认叶片无刮壳,关闭严密,开启顺利,微动开关的联锁信号正常;
(5)检查接线是否正常,检测无误后可进行通电测试。进行数据分析,做好调试记录。 1.3.11电动蝶阀调试
(1)检查电动蝶阀的规格、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手动开关电动蝶阀是否正常;
(3)检查电动蝶阀接线是否正确,同时遥测绝缘;
(4)确认无误后进行通电试验,电动蝶阀的开关状态与控制柜指示应一致; (5)做好调试记录。
1.4、单系统无负荷调试与无负荷联合调试
1.4.1、通风系统和空调系统 (1) 大型轴流风机性能测定 A、风机风压和风量的测定 a.风机风压和风量测定方法:
在气流稳定均匀的直线管段布置测点,依次测定风机出口和吸口的全压、静压和动压。 1).用毕托管在选定的测量截面上测定风压,此时系统阻力应最小、流量最大。 2).矩形风管的测点数量与布置见下图:在矩形风管内测量平均风速时,将测定截面划分为若干个接近正方形的面积相等的小截面,其面积一般不大于0.05m²(即每个小截面的边长为200~~~~250mm),测点位于各小截面的中心处。
8
表一
按风管截面面积分成若干等份的小截面的中心测点分别测定风压、风量。 3)计算风管动压平均值、风机实测风量。
4)系统中风机实测风量与设计风量偏差大于10%时,应分析原因。
5)对不具备打测孔条件的系统如大系统通风系统直接用风速仪采用定点测量法选择8-12个测点,求出平均风速计算出风量。
说明:通风机风量、风压测量截面位置选择:原则上应选择在靠近通风机出入口而气流均匀的直管段上,即按气流方向,应选择在局部阻力之后,大于或等于4倍局部阻力之前,大于或等于1.5倍矩形风管长边尺寸的直管段上。当现场条件受到时,距离可适当缩短,但也应使测定截面到局部构件的距离大于测定截面到后局部构件的距离,同时适当增加测点数量。当测量截面的气流不均匀时,须增加测量截面上测点数量。
b.小系统通风机风量的现场测定
按上述要求,在靠近小系统通风机的吸入端和压出端直管段上确定测定截面位置和测点数量,钻φ20mm测孔,用热球风速仪测量。通风机风量为风机吸入端实测风量和压出端实测风量的平均值,且风机前后的风量之差不大于5% 。风机测定风量不小于设计风量10%。
c、大系统风机风量的现场测定:
大系统风机直接与风亭连通,不易直接测定风机压出端风量,风机风量宜直接在风机的吸入口(或吸入口消声器处)用叶轮风速仪测量。当受现场条件或安全原因,不能在风机吸入口测量时,可选择在风亭通道内片式消声器处测量,但必须关闭所有与风亭相通的小系统风机联动风阀。
B、风机转速的测定
通风机转速的测量可采用转速表直接测量风机主轴转速,重复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的方法。但在现场有时还会遇到场地狭窄或其它原因,以致无法用转速表直接测风机转速的情
9
况。此时可用实测出的电动机转速按下式换算出风机的转速:
n1= n2·D2/D1 [rpm] 式中:
n1---通风机的转速[rpm]; n2---电动机的转速[rpm]; D1---风机皮带轮直径[mm]; D2---电动机皮带直径[mm]。 C、噪音的测定
对于通风机的噪音测量,主要是测量“A”档声级,必要时测量倍频程频谱进行噪声的评价。测点选择在距离风机1米,高1.5米处。 读数方法:当噪声级很稳定,声级计头上的指针摆动较小时,可使用“慢档”,读出电表指针的平均偏转刻度。当噪声不稳定时,声级计的表头上的指针有较大的摆动时,可使用“快档”,读出表头指针的平均偏转刻度。
(2)单系统风量的测定与调整 a.绘制风管系统简图
根据系统的设计图纸和实际安装情况,绘制出系统单线简图供调试时使用。在简图上,标明风管尺寸,测定截面位置、风阀的位置,送(排)风口的位置以及各种设备规格、型号等。在测定截面处,注明截面的设计风量、尺寸;在送(排)风口处,对风口进行编号并注明风口设计风量、规格、型号、尺寸;为避免因设计变更或加工不准确而给风量测定带来的误差,要对测定截面尺寸和送(排)风口的尺寸、规格进行量度并对照图纸核对。
b、风口风量的测定
测量时,先根据风口的规格,把风口分成几等分(具体分法参考表一),在用热球风速仪紧靠风口平面,在各个分区内分别测出风速,计算平均值。
风口风量计算:
10
Q=A×V
A:风口有效截面积。 V:风口平均风速 c、系统风量的调整方法
系统风量的调整,即风量平衡。一阀的叶片开启度,使阻力发生变化,从而风量也发生变化,达到调节的目的。一般靠改变阀门开度。
单系统风量的测定和调整按下列步骤进行:
第一步:根据设计要求计算各风口、支管、总干管、风机的额定风量; 第二步:先调整通风机的风量,使其达到额定风量; 第三步:根据计算的总干管风量,调整总干管风量;
第四步:根据计算的各支管风量,调整调节阀使各支管达到设计要求; 第五步:根据计算的各风口风量,调整手动调节阀,使达到设计要求;
经调整后在调节阀不变动的情况下,重新测定各处的风量作为最后的实测风量。在风量符合设计要求后,用红油漆在风阀的把柄处作标记。
注意事项:
a)系统总风量实测值与设计风量偏差不应大于10% b)各风口风量实测值与设计风量偏差不应大于10% c)空调房间保持正压值。 (3)噪声的测定
①站厅噪声测量:测点沿大宽方向以4米距离矩阵分布测点,测点高度距地面1.5米。分别在各测点测出噪声值,并求取平均值。
②站台噪声测量:测点选在站台四周,每隔2~4米取一点,测定高度距地面1.5米。分别在各测点测出噪声值,并求取平均值。
11
③设备与管理用房噪声测量:视室内面积,每隔2~4米取一点,测定高度距地面1.5米。分别在各测点测出噪声值,并求取平均值。
④隧道消声器噪声测量:测点距消声器首(末)端距离等于通风隧道的等效直径(矩形隧道可近似取截面长、宽之和的一半,视做等效直径)。测定距隧道地面高度1.5米,距隧道侧壁大于1米。当通风隧道轴线为园弧形时,测点应选在弧形轴线的外则,以远离气流涡区。
⑤风亭噪声测量:测点距离风亭百叶2米,距地面大于等于1.5米。 注意事项 :
①测量记录要标明测点位置,注明使用仪器型号及被测设备的工作状态;
②测量时一般在夜间进行,避免本地噪声对测量的干扰 ,如声源噪声与本地 噪声相差不到10dB则应扣除因本地噪声干扰的修正量。其扣除量为:二者差6~9dB时,从测量中减去1dB;当二者差4~5dB时,从测量值中减去2dB;当二者相差3dB,从测量值中减去3dB。
③注意反射声的影响,噪声计应尽量离开反射面(2~3米); ④注意风、电磁及振动等影响,以免带来测量误差。 1.4.2排烟系统无负荷调试。
(1)排烟系统无负荷调试:包括人防通风及排烟风管、风道、风井的风速和风量分配的调整与测定,具体测试方法见前面。
(2)进行站台、站厅等典型测点的静压、气流方向及流速的测定时。应考虑事故通风的如下功能:
a.、当列车阻塞在区间隧道时,应能向事故地点迎着乘客疏散方向送新风,背着乘客疏散方向排风;
b、当区间隧道发生火灾时,应能背着乘客疏散方向排烟,迎着乘客疏散方向送新风; c、当车站站台发生火灾时,应能及时排烟,并防止烟气向站厅和区间隧道蔓延;此时站
12
台送风关闭,排风打开;站厅送风打开,排风关闭;
d、当车站站厅发生火灾时,应能及时排烟,并防止烟气向出入口和站台蔓延。此时站厅送风关闭,排风打开;站台送风打开,排风关闭。
1.4.3空调水系统调试
1.4.3.1空调水系统冲洗
冲洗目的:为防止设备堵塞,必须进行系统冲洗,以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冲洗水源:利用补水泵进行系统灌水。
排水措施:直接利用大型表冷器、空调器以及分集水器的泄水阀进行泄水,由明沟排
入废水泵房,再经潜水泵抽排出室外。
利用冷水机房内的冷冻水泵作为冲洗的循环动力,打开供、回水管之间连通管上的蝶
阀(DN300),关闭电动压差旁通阀两端的蝶阀(DN20),打开由分水器前往通往公共区南北端管路上的蝶阀(DN200);打开分集水器与冷水机组连接管路上的蝶阀(DN250),使空调水系统成为一个的系统。为防止在冲洗时有杂物进入设备,先拆除冷水机房内冷水机组、冷冻水泵、空调器(AHU-Ⅰ11、AHU-Ⅰ21)、供回水管上的软接头,用临时管道(DN40)将供回水管道连通,使空调设备与冲洗管道系统断开,同时关闭电动两通阀两端的截止阀或蝶阀(禁止冲洗水直接通过电动两通阀)。同时打开系统管路上的各种阀门,使系统贯通。对于大型表冷器,只要打开连通管上的蝶阀(DN150),同时关闭供回水管路上的蝶阀(DN150)即可使管路贯通,同时使大型表冷器与系统断开。进行系统灌水,注意系统排气,水灌满后应及时关闭排气阀。准备工作就绪后,空调管道冲洗按下列要求进行:
a.、对空调管道分别用自然压进行粗冲洗,以使管道至水泵等部位冲洗干净;
b、启动冷冻水泵对冷冻水系统进行加压循环冲洗,冲洗时以使系统能达到的最大压力和流量进行,直到出水口水色与入水口水色目测一致时为合格;
c、在冲洗过程中,每次排水时同时拆除Y型过滤器的滤网,清除网内的杂质。如此反复多次,直至滤网中再无杂物,水质干净为止。
13
d、每次冲洗完成,进行排水时注意每次进行取样,以便进行对比,做好冲洗记录。 管道冲洗经监理验收合格后,应将系统恢复原状:拆除各空调器上的临时连通管,装好软接头,关闭总供回水管之间连通管上的蝶阀(DN250),并开启各空调机组供回水管上的阀门。
冷却水冲洗与冷冻水冲洗方法类同。 1.4.3.2空调水系统无负荷测试
无负荷测试应具备的条件:水泵、冷水机组、空调器、冷却塔单机调试合格;系统冲洗合格。
测试项目:各冷水机组、空调机组、大型表冷器进出口水量、温度应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并可以通过电动二通阀进行调节控制。
1.4.4.通风空调系统无负荷联合试调试
1.4.4.1无负荷联调应具备的条件:
(1)在各通风空调设备及其附属设备单机试运转合格,单系统风量的测定与调整完成,管道系统冲洗干净,系统联动试运转正常后,即可进行系统的无负荷联合试调试。
(2)系统无负荷联合试调试前,应熟悉设计的运行方式、投入的通风、空调的各个系统以及每个系统内的主要设备。
(3)系统无负荷联合试运转:当运行条件允许时,空调系统做带冷源的联合试运转。 1.4.4.2车站通风空调大系统无负荷联调 系统概况:
车站大系统的主要设备有两组大型表冷器、两台排风机、两台送风机、以及相应的控制风阀。车站公共区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
a、车站站台、站厅空调总风量为304800m3/h。其中站台风量为182800m3/h。站厅风量为122000m3/h。夏季空调新风量为366000m3/h。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为双风机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