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 期中复习(句子品析)
第一单元
1.观潮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这句是本课的中心句,“自古以来”一词说明“天下奇观”这个称谓由来已久,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古”与“奇”。
2.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人声鼎沸”“踮着脚”生动地写出了观潮人迎接大潮的惊喜之情,从侧面衬托了江潮的奇特、壮观。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前半句用比喻的手法把浪潮比作齐头并进的千万匹白色战马,写出了钱塘江大潮到来时奔腾的形态特点;后半句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把潮来时的声响说成“山崩地裂”,形象地写出大潮到来时的巨大声音。
2.走月亮
1.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鹅卵石间的无数个可爱的小水塘倒映着圆圆的月亮,月亮随着微波轻轻摇晃的情景。
2.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低垂着头”形象地写出了稻穗的丰盈和沉甸甸,把“月光下的稻田”比喻成“银毯”,形象的写出了稻谷要成熟的样子。 3.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走月亮的地点。句末的省略号表示内容的省略,省略还会走过的地方。
第二单元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1.青苔把它裹起来,它躺在那儿真可以说成了一个囚犯。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囚犯”一词形象地写出了豌豆生长空间的狭小拥挤。 2.小女孩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
“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体现了小女孩对豌豆苗的喜爱以及对生命的热爱。
6.夜间飞行的秘密
1.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从关联词“即使……也……”可以看出蝙蝠夜间飞行的动作敏捷,本领高超。 2.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形象地写出了蝙蝠耳朵被塞上,嘴被封上后根本无法正常飞行。
3.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反复”“终于”写出了科学家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的艰辛,研究成果来之不易。
7.呼风唤雨的世纪
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两个设问句,强调了“人类”和“现代科学技术”,引起读者的注意。 2.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汽车,也没有飞机。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还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更体现了那个时候科技很落后。
第三单元
9.古诗三首
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怜”的意思是可爱,“真珠”指珍珠,后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露珠比作“真珠”,月亮比作“弓”,形象地描写了江边月夜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人们看到的庐山景色也各不相同,这表现了庐山千姿百态的特点。
(2)读了这两句诗,我们明白了一个与“观察”有关的道理: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会有不同。
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将梅和雪进行比较,突出了梅香和雪白的特点,告诉我们事物各有所长的道理。
10.爬山虎的脚
1.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一顺儿”是指同一方向或顺序,“均匀”“不留一点儿空隙”说明了叶子多且密的特点。
2.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会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这句话是动态描写,句中的“漾”字生动地再现了满墙的绿叶随风起伏、如绿海荡起了波纹的景象。
3.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把“细丝”比作“蜗牛的触角”,写出了爬山虎脚的样子,从“反面”“细丝”看出作者观察得非常细致。
11.蟋蟀的住宅
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中的“平台”指蟋蟀洞穴门口的平地,“弹琴”指的是蟋蟀鸣叫。
2.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挖掘的工具”指的是蟋蟀几条柔弱的脚足,把蟋蟀的住宅说成是伟大的工程,赞扬了蟋蟀勤劳、顽强的品质,
3.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不大一会儿”说明蟋蟀的休息时间极短,“一连”“两个钟头”说明经过了很长时间,“我”看得都有些不耐烦了,何况是劳动的蟋蟀,由此更表现出蟋蟀的坚持不懈、吃苦耐劳。
第四单元
12.盘古开天地
1.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混沌一片的宇宙比作一个大鸡蛋,突出天地未分开时,空间窄小又封闭的特点。
2.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这句话用了一些意思相反的词来描写天地的变化以及不同。“缓缓”“慢慢”写出了天上升、地下降的速度很慢。
3.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盘古比喻成一根柱子,表现出盘古形象的高大,也突显出盘古作用的巨大。
4.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具体写出了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赞美了盘古为开天辟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14.普罗米修斯
1.得知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取走火种的消息,众神的领袖宙斯气急败坏,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罚,吩咐火神立即执行。
“气急败坏”“立即”等词语,形象地表现了宙斯知道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取走火种的消息后暴跳如雷的样子,突出了宙斯的霸道、和冷酷无情。 2.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决不会”“更不会”说明普罗米修斯敢于坚持正义,不畏强权,勇于牺牲。 3.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出来。这样,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远没有了尽头。
体现了宙斯惩罚普罗米修斯的手段十分残酷,更加衬托出普罗米修斯顽强不屈、不畏强权的英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