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与实践反思
泗联小学 杨玉岗
教学内容:上海市小学数学新教材四年级第二学期:P25。 设计说明:
《小数的大小比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的初步认识和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数感的培养,为后继“小数的加减法”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从校园运动会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如“要知道跳高比赛、短跑比赛、跳远比赛谁的成绩好?”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较小数的大小”这一数学问题来解决。在教学的安排上,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即学生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习惯以及自觉性较差,知识基础薄弱并且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我采用分层推进的新知教学策略,即先安排整数部分不同的小数比较;再安排当整数部分相同时,比较十分位上数的情况;最后安排当整数部分和十分位都相同的,比较百分位上数的情况。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完整归纳出“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在练习设计中,我安排层次逐渐递进的练习,即第一题是基础题,它是小数的大小比较这一规则 、方法的直接运用。第二、三两题是运用这一方法来解决校园运动会中成绩排名的实际问题,对于第四道题教师可以在学生汇报结果后,老师要肯定学生的想法,然后老师要帮助学生完善他们的结论,使学生知道在实际生活中小军的成绩有哪几种可能。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会正确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2)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思维活动,归纳出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并运用于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意识和能力。
1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思维活动,归纳出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掌握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比较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纸、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多媒体出示校园运动会场景图 1、多媒体出示对话场景:
小亚说:在规定的比赛时间内我的跳绳成绩是159次。小巧说:我的成绩是93次。 师提出问题:谁的成绩好?你是怎样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的? 结论1: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位数多的整数就大。 师:老师还搜集了小胖和小丁丁参加运动会比赛的成绩表 2、多媒体出示:
校园运动会成绩表
注:比赛时间相同
次 数 名 项 目 踢毽子 姓 小胖 小丁丁
236 257 师提出问题:踢毽子比赛中谁的成绩好?你是怎样比较这两个整数的大小的? 结论2:两个整数位数相同时,先从最高位比起,按数位顺序一位一位地去比,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2
二、揭示课题: 多媒体出示问题1:
在跳高比赛中,小林和小云的成绩分别是1.1米和0.9米。谁的成绩好?要知道谁的成绩好?我们该怎么办?
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我们只要比较1.1和0.9这两个小数的大小就可以知道谁的成绩好。
教师揭示课题并板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 二、分层探究: (一)解决问题1:
在跳高比赛中,小林和小云的成绩分别是1.1米和0.9米。谁的成绩好? 师:接下来就请你们做个小裁判,比一比谁的成绩好?说说理由。 1、思考。 2、反馈交流:
师:谁的成绩好?你是怎样比较的? 预设可能情况:
生1:我在数射线上找出1.1和0.9对应的位置,很明显1.1比0.9大。 生2::因为1.1里有11个0.1,而0.9里有9个0.1,所以1.1米>0.9米。 生3:因为1.1=11/10 0.9=9/10 11/10>9/10所以1.1比0.9大。 生4:1.1中的1比0.9中的0大,所以1.1>0.9。 (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并板书结论)
3、比较感悟:你们认为哪一种方法最简便?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板书:看整数部分。 (二)多媒体出示问题2:
师:在激动人心的100米男子短跑比赛中,谁会成为胜者?下面我们就将视线转向短跑比赛区。
在100米男子短跑比赛中,小丁丁和小胖的成绩分别是17.26秒和17.84秒。谁跑得快?
3
1、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组内交流。 2、全班反馈交流:
师:小丁丁跑得快,为什么?你是怎样比较的?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当整数部分相同时,看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板书:看十分位。 (三)多媒体出示问题3:
在跳远比赛中,小明和小军的成绩分别是1.284米和1.26米,谁是胜者? 1、学生自己尝试比较。 2、反馈交流
师:小明是胜利者,为什么?你是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的。 师:通过这个练习,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板书:看百分位。 (四)归纳方法:
师:刚才我们讨论了各种情况的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谁能完整地归纳概括一下?
先自己说,再小组讨论后,总结出: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再比较十分位上的数, 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数,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教师可继续追问省略号的含义,然后用小黑板将这一结论呈现出来。)
师:学习到这里,老师要检验一下你们对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掌握的怎么样? 四、巩固应用
1、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小数的大小。
3.14○4.13 5.192○5.129 12.001○12.01 0.473○0.46 10.347○10.343 7.281○8.001
4
2、运动会跳远成绩公布出来了,你能给这三名同学排出名次吗?
单位:米
姓名 成绩 名次 小胖 1.54 小丁丁 1.69 小明 1.65 3、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决赛中:加西亚的成绩是13.20秒,刘翔的成绩是12.91秒,特拉梅尔的成绩是13.18秒。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
名次 姓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4、在运动会的跳高比赛中,小强、小军、小明的成绩和名次如下表:
姓名 成绩 名次 小强 1.20米 第一名 小军 ? 第二名 小明 1.10米 第三名 小军的成绩可能是多少?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比较小数的大小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
附板书设计:
小数的大小比较
方法1:10个0.1>9个0.1 方法2:11/10>9/10
方法3:在数射线上,越往右的数越大。 方法4:1.1中的1比0.9中的0大。 1.1米 > 0.9米 (先看整数部分) 当整数部分相同时:
5
17.26秒<17.84秒 (看十分位)
1.284米>1.26米 (看百分位)
教后反思:
回顾自己设计和执教该课的过程,有收获,有不足。下面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与各位老师分享:
一、有效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在上这一课前,我仔细研读了教材和教学建议。教材是从为运动员排名这一实际问题出发再引导学生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比较小数的大小”来安排教学的。我在设计教学时考虑到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实际情况,初步设想将整个教学设计在一个校园运动会的情境中,将新授知识的学习拆分成不同的层次并与校园运动会这一主题相匹配。有效备课中除了备学生还要精心准备教案。在教研员以及师傅的指导下,我深刻体会到数学的严谨性、前后关联性以及教师语言组织运用的重要性。现在回头再去比较教案初稿和最终的定稿,确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气象。教案定稿思路更为清晰,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教学过渡更为自然。
二、教师要抓住学生出现的错例及时进行有效教学。
例如教学中就学生出现的“12.001>12.01”这一错例。我当时以为这个同学是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不会,所以我让另一个同学先说说是如何比较这两个小数的大小的,然后再让她说一说是怎么比的。课后我就问她当时是怎样想的,她说:“12.001比12.01的位数多,所以12.001大”。这节课的教学中确实会有部分同学会将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迁移到小数的大小比较中来,他们会错误地认为位数多的小数就大。当时如果我能让同学集体讨论一下:小数的大小与小数的位数有没有关系?再多举几个反例,效果就会更好些。
三、有效的激励是教学的润滑剂。
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词,教师对学生好的想法要及时激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我自己在上完课后也觉得在这个方面做得不够。
由于自己是从教以来第一次上区级研讨课,所以略显紧张。当上完这节课后,
6
我自己觉得学生的表现比我设想的要好。如果自己在教学中表现得自然一点,自信一点,对学生多一些鼓励的话语,那整节课就生动、丰富多了。这也是我今后教学中需要改进和学习的地方。
另外,我在板书的准备上有不足之处,体现在板书的工整以及板书的先后关联性上;练习的最后一题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给学生造成了误解。
1 《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定位】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 策略的多样化,并能掌握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来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在自主、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猜想、验证、比较、概括的思维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渗透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思想,通过多样 化的探究材料,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究并概括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有效地协调好同整数大小比较
7
的关系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引入 (在黑板上贴出小长方形的卡片 □□□□ □□□□□)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卡片,这可不是一般的卡片,每张卡片的后面 都藏有一个数字。提问:如果这两组卡片分别代表两个整数,你觉得哪个整数会比较大?为什么? 2、随即,在两个方框中间都点上小数点,提问:现在你觉得哪个小数会比较大? □□.□□ □□.□□□ 3、学生猜测大小。(预设:前面大;后面大;不能确定) 4、揭题。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小数的大小比较”并板书课题。 二、展开 (一)初探,建构。 1、出示跳远成绩单。 老师这里有一张从我们校运动会上带来的跳远成绩记录单,很遗憾,有点残缺,但根据里面的信息,你能确定什么吗? 项目:男子跳远
姓 名 小 红 小 明 小 强 成 绩 2.84米 3.05米 2.□8米 名 次 2、学生反馈:小明跳得最远(第一名)。 3、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小结:从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找到第一名。 4、那么第二名又是谁呢?假如小强是第二名,□会是怎样的?(预设:□里会填8或9) 5、□里填9是2.98米,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验证2.98就比2.84大吗?(思考片刻后) 师:现在将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最多? 预设:(根据生成进行引导出:几个小数单位组成) 2 A、从整数部分比起,一位一位地比。 B、从计数单位比。2.98里面有298个0.01,2.84里面有284个0.01,298比284大 C、把米转化为厘米。2.98米=298厘米,2.84米=284厘米。298比284大。 D、利用分数和小数的关系。2.98=298/100,2.84=284/100„„ 6、小强是第二名,□里还可以填8。 要比较2.88和2.84的大小,怎样比就能很快地比出来? 7、那小强如果是第三名,你又会有哪些想法?(□里填0到7) (二)回顾,验证。 1、想知道它们的大小就把它们翻过来看一下。请两位同学上来当助手。 (有目的性地选择一位男同学一位女同学,分别选择一组数代表男同学和女同学。) 2、要很快地知道这两个小数的大小关系,你觉得应该怎样翻? □□.□□ □□.□□□ 3、▲翻开整数部分10之后,问:比出来了吗?为什么?那该怎么做? ▲对于十分位的翻牌设计如下——(让一生先翻牌,翻之前问:你希望自己的十分位上的数字是几?你希望他那个数位上的数字是几?翻牌后再询问另一生:你现在希望自己这个数位上翻到几?) 游
8
戏结束了吗?为什么? ▲对于百分位的翻牌设计如下——(让另一生先翻牌,翻了之后提问:你现在是否觉得胜券在握了呢?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几种可能性) ▲根据回答依次翻开 10.58 10.57□ ▲翻牌之后,提问:你为什么感到很沮丧?你不是还有一位没有翻出来吗?如果是9呢,刚才你们不是很喜欢9的吗?(根据生成进行评价) 4、回顾:我们刚才是怎样进行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把你的想法跟你的同桌交流一 下?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 同的,再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板书方法) 5、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跟整数的大小比较有什么区别吗? 6、现在我们要使后面的小数比前面的大,允许你做一些改动,你有哪些不同的 办法? (预设:调换一些数字;移动小数点)你们为什么要这样改动? 三、应用 1、在○里填上“>”、“<”或“ =”。第25页 3元○2.6元 6.35米 ○ 6.53米 4.723 ○4.79 0.458 ○ 0.54 2、出示: 1.508 15.08 850.1 5.18 5.180 0.158 8.501 5.018 8.510 510.8 问题:马上告诉老师,你现在在想什么?
3 找出最大的小数?最小的?有相等的小数吗?最接近8的?最接近9
的? 3、判断 (1)10.8 >1.08 ( )
(2)2.31和2.299比大小,因为2.299的位数多, 所以2.31<2.299。
( ) (3)514.5米 >5.451千米 ( ) (4)7.15<7.□6,方框里只可以填2~9。( ) 四、拓展,深化。 1、 这是小胖、小丁丁、小亚 、小巧、 50米跑的成绩。但在他们的 成绩单上的一些数字被 不小心弄脏,看不见了。现在只知道他们的名次,你能知道他们的成绩分别是多少吗? ▲设疑:刚才的跳远成绩单中是小数越大成绩 就越好而这里为什么小数越小而成绩越好呢? 2、老师来说一个范围,看你们能不能很快地写出相应的小数? A、能写出比2.4大的小数吗?(无数个) B、能写出比2.5小的小数吗?(无数个) C、能写出既比2.4大又比2.5小的小数吗?(无数个) D、能写出既比2.4大又比2.5小的两位小数吗?能说几个?(9个,从2.41到2.49) E、既比2.4大又比2.5小的三位
9
小数能写几个吗?(99个)那其中最小的三 位小数是几呢?最大的三位小数呢? 四位小数呢?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遗憾? 思考:用数字卡片 0、 5、 7 和小数点(不重复不遗漏使用),能够组成多少个 不同的小数?能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吗?(先思考,有困难的在小组里合作交流)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