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
王书怀
明水县兴仁中学,黑龙江 绥化 151791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个性的特点及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导致一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心理上始终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这些压力的长期存在容易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影响他们未来更好的发展。因此,初中语文老师为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应该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本文将从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展开详细地分析,并找到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教育;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61(2015)48-0225-01
创新人才的培养除了专业知识的普及,也离不开德育教育的辅助作用。在当前形势的影响下,初中语文德育教育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显得新颖独特。初中教育阶段,学生们在思想上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就客观地要求语文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将德育教育通过一定的形式渗透在平时的教学内容中,为学生们创造出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学习环境影响下,学生们整体的学习效率将会不断提高,对其未来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做好德育教育的推广工作,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1 树立学生远大的理想抱负
树立学生们远大的理想抱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无论是结合教材知识还是主动接触课外读物,语文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都应该寻找典型的人物。通过对这些人物一生经历的分析思考,总结出他们身上特有的闪光点,结合他们毕生的理想抱负,积极引导学生们结合自己实际的兴趣爱好,确定自己的理想目标并为之奋斗。比如《徐霞客游记》中作者一生的理想就是为了丰富地理知识。通过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最终通过不懈地努力,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重点强调徐霞客终其一生为之奋斗的动力是什么,最后取得成功的关键又是什么。通过这种鲜明的人物个性特点,鼓励学生们像徐霞客一样树立自己远大的理想抱负,通过实际的行动将这种愿望化为现实。
2 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魅力
高尚的人格魅力,也是德育教育重点的内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应该结合一些比较有名的历史人物,通过讲述他们先进事迹的方式,使学生们从思想上意识到高尚人格魅力形成的基本条件。比如,雷锋的奉献精神、邓稼先的开拓创新、孔繁森的默默付出、杜甫的忧国忧民、孔子的教育情怀等。通过对一些著名历史人物一生事迹的描绘,使学生们意识到无论在任何时代,只要他们具有某种独特的人格魅力,所做的贡献历史不会忘记,只会永远地传承下去。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学习,结合自身的一些缺点,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德育教育就是这样通过具体的案例慢慢地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从而使学生们在思想认识上达到质的飞跃。一个人人格魅力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通过科学方法的引导,将会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3 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
初中阶段,一些学生由于自身认识水平有限,面对社会的一些诱惑容易产生不良行为。为了从根本上培养学生们的道德品质,语文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应该考虑高效科学的教育方法。优秀的道德品质作为德育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对于学生的成长教育同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老师
在教学的过程中,主动列举一些偷盗案例和打架斗殴事件之类的,向学生询问假如他们遇到类似的事情将会如何处理。通过不同学生的回答,语文老师可以总结出学生们大致的观点。最后老师可以以法律的角度解释这些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使学生们意识到主观思想上的认识不到位将会严重影响自己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同时,对于与家长矛盾突出的学生,老师也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委婉地指出亲情的重要性,并说明及时的与家长沟通交流的重要性。通过对这些方面的逐步分析,可以使学生们的道德品质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慢慢地培养起来。
4 及时地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是实现德育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相互融合的重要途径。当一些学生因为一时的冲动而犯下错误时,内心一片茫然,既不敢告诉老师同学,也不敢告诉家长。最终只能埋藏在心理一个人胡思乱想。为了避免学生们这种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而导致其整体的学习效率低下情况的出现,语文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地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对于性格上过于孤独自闭的学生,老师应该经常叫这些学生单独谈话,促使他们将内心所有的困惑与担心说出来,慢慢地减轻学习压力。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语文老师能够保持足够的耐心,能够以各种不同形式的心理疏导做好学生们的思想工作。这个阶段的学生普遍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面对本来并不复杂的问题却因为内心的恐惧而无法及时地解决,最终导致学生整体的学习状态全无,很容易造成一些问题的频繁出现。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是德育教育实施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长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5 结束语
初中教育阶段,由于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很容易使其受到一些外来因素的干扰。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好学生们的思想问题,保证其学习效率的不断提高,就必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将德育教育慢慢地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将会使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也必须结合实际的情况,才能发挥出其强大的功效。
参考文献
[1]高凤群.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12).
[2]沙春菊.探寻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途径[J].考试周刊,2014(6).
[3]任晓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D].河北师范大学,2014.
[4]朱小娟.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渗透德育教育[J].课外语文,2014(14).
2015年48期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