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MIS整理

MIS整理

来源:百家汽车网
MIS整理

总说明(to师弟师妹):这份东西是根据我们老师上课划的重点、书上的小结,以及老师给的PPT整合出来的。所以有一些句子你们可能找不到,但是我可以保证我打出来的东西绝对是有它的来源,也是正确的。 And,有一些句子我中间人为空了几个格,那是我把长的句子断句的意思…不断句真的背不了…再and,有一些类似问XX的优势的,答案有多个点,我也是按照它的几个点之间的逻辑关联整理的。

第一章 当今全球商企中的信息系统

1.为什么当今信息系统对运营和管理企业非常重要?P21小结PS;这个是常考的 信息系统今天也是开展商企活动的基础。在许多行业,企业如果没有广泛的信息技术,那很难长存,达到战略目标也会很困难。企业现在应用信息系统达到六个目标:运营良好,新产品、新服务和新的企业模式,顾客和供应商关系紧密,改进决策,竞争优势长期存在。

2.什么是信息系统?它的三个基本活动?它的三个维度? P21小结

(1)一个信息系统技术上可定义为相互连接的部件的集合,它可以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储存和分发,以支持一个组织的决策和控制。

(2)三个基本活动:输入、处理、输出,把原始数据转化成为有用的信息 (3)三个维度:管理维(领导、战略、管理行为等)、技术维(计算机硬件、然间、数据管理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组织维(组织层次、职能专业、企业过程、文化和政治利益团体等)

3.辅助资产:

(1)是指由初始投资中 引导出价值所需的资产,可以帮助公司收获更多的回报。

(2)类型:社会资产、组织资产、管理资产

(3)内容:新的企业模式和企业过程、组织文化和管理行为、合适的技术标准、规则和法律

4.当代方法用哪些观点看待信息系统? 技术方法、行为方法、社会技术系统

第二章 全球电子企务:企业如何应用信息系统

1.企业过程:

(1)定义:是具体的材料、信息和知识工作流,它是相关活动和决策的集合。 (2)与信息系统的关系:每一个主要的企业职能都拥有企业过程,但许多企业过程是跨职能的。信息系统能使部分 企业过程 自动化,它们有助于组织 重新设计和理顺这些过程

2.信息系统的类型:

(1)业务处理系统:TPS: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s:服务于运行管理的系统,执行和记录 企业日常业务的计算机化系统,主要用途是 回答常规问题 和追踪通过组织的业务流

(2)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利用TPS供应的数据 汇总并生成 公司基本运行情况报告。来自TPS的基本业务数据被压缩,并常常以定期产生的报告形式呈现。

(3)决策支持系统:DSS:decision-support system:运用先进的分析模型和数据分析能力支持结果的唯一性和快速变化的管理决策。它也常常从外部获取信息。 MIS & DSS支持中层管理

(4)高管支持系统:ESS:executive support systems:支持高层管理。它常以图形和图表的形式提供数据,并通过一个门站由多个内源和外源获得数据。它强调非程序性决策,要求判断、评价和洞察力。

3.横贯企业的系统:企业应用系统(用来协调多个企业职能和企业过程) (1) 企业系统:or企业资源规划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将关键的

企业职能和企业过程 集成到 单一的软件系统,用以改进 协调、效率和决策。

(2) 供应链管理系统: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有助于企业管理自己

和供应商的关系,从而使计划、进料、生产、递送产品和服务最优化。 (3)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应用信息系

统 协调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关系,和客户互动已使公司的收益和顾客的满意度最优。

(4) 知识管理系统:KMS: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使公司能优化创

新、分享和传播知识

4.电子企务、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 P46小结

(1)电子企务:EB:e-business :是指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去执行公司的企业过程。它包括内部的企业过程 以及协调供应商 和其他外部实体的过程。 (2)电子商务:EC:e-commerce:是电子企务涉及通过互联网进行采购、销售货物、服务的那部分

(3)电子政务:EG:e-government:是指用互联网和网络技术使和事业单位 与市民、企业和其他实体 的关系数字化

5.信息系统部门 P42andP46

(1)定义:是正式的组织单位,负责信息技术服务。

(2)任务:负责维护 信息基础设施中的 硬件、软件、数据存储和网络等。 (3)组成人员:专家(如程序员、系统分析员、项目领导)和信息系统经理(往往由CIO担任)

(4)具体组成人员:首席信息官(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安全主管(CSO: chief security officer)、首席隐私保密官(CPO: chief privacy officer)、首席知识官(CKO: chief knowledge officer)、终端用户

第三章 信息系统、组织、管理和战略

1.组织: (1)概念:

A.技术性定义:①是一个正式的、稳定的社会结构,它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并通过生产将这些资源转化为产品和服务。 ②一个正式的合法实体,有其内部规则和办事规程,也有其社会结构

B.行为性定义:是一个权利、权力、责任和义务的集合,它通过矛盾和矛盾的解决 巧妙地进行协调

(2)特性:办事规程和企业过程、组织政治、组织文化、组织的环境、组织架构、目标、相关人员、领导风格

(3)结构:明茨伯格的组织分类:创业型(环境动态变化,结构简单)、机械型(环境稳定,集中式决策)、事业部(财富型500强企业)、专业性(集中式较弱)、灵活性(like咨询公司,集中式较弱)

2.信息系统对组织and商业企业的影响

(1)对经济影响:降低成本:资本成本、信息成本、代理成本(获取和分析信息学的成本)

(2)对组织和行为的影响:使组织扁平化:决策退到较低层次and需要较少的管理人员

3.波特的竞争力模型如何帮助公司开发使用信息系统的竞争策略 P74

(1)在波特的竞争力模型中,公司的定位和它的战略是由 和传统的竞争者 的直接竞争决定的。

(2)但它们也受到新的市场进入者、替代商品和服务、供应商和顾客的强烈影响。

(3)信息系统帮助公司竞争 以维持低成本、差异化产品和服务、聚焦于市场定位、强化顾客和供应商的联系,并以优异的运行成本 增加进入市场的壁垒。 PS:加粗的就是波特五力竞争模型中的“五力”,在市营中学过的啦~

第五章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新兴技术

1.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定义与构成:

(1)定义:是为企业特定的信息系统应用 提供平台的 共享技术资源。包括整个系统所共享的硬件、软件和服务

(2)内容:计算机硬件平台、企业软件平台、操作系统平台、网络和通信平台、互联网平台、数据库管理软件、咨询和系统集成服务

2.IT基础设施发展的技术驱动力 (1)摩尔定律和微处理能力:

A.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和微处理器的处理能力 每18个月翻一番

B.自从1959年微处理器芯片诞生以来,每个芯片中集成的晶体管数量在最小批量生产成本下每年翻一番。

(2)大规模数据存储定律:数字化信息的存储量 每年翻一番

3.现代计算机硬件平台、软件平台的发展趋势: P132小结 (1)硬件;

A.移动数字计算平台、网格计算、云计算、按需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展示了网络计算的广阔应用前景。

B.虚拟化将计算资源整合,使其不受物理配置和地域 C.服务器虚拟化使公司可以在同一部计算机上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 D.多核处理器使能耗下降并提高工作效率

(2)软件:包括Linux的不断发展、开放源代码软件、Java、企业集成软件以及软件外包。网络服务可以基于任何应用程序或操作系统运行。

4.整体拥有成本(TCO:total cost of owenership)P130了解记一下 5.管理信息技术 基础设施的挑战 以及相应的管理解决方案 P132小结 (1)挑战:IT基础设施的投资决策、IT基础设施各个组件之间的协调均衡、如何处理可拓展性和技术变革、对IT基础设施如何进行管理

(2)解决方案:IT基础设施竞争力模型分析,从小规模项目开始 投资新的IT

基础设施、建立和分析IT资产TCO

6.企业从外部获得软件的三个来源: (1)向商业软件供应商购买商用软件包 (2)向在线提供商购买软件服务

(3)将定制的应用软件开发外包给其他公司

第六章 商业智能的基础:数据和信息管理

1.数据仓库和数据集市:

(1)数据仓库:是储存 对整个企业的决策者 有潜在利益的 当前和历史数据的数据库

(2)数据集市:是数据仓库的子集,是相对较小的分散数据仓库。被特定用户使用的 企业总结的数据,或高度聚集于 公司某一部分的数据。

2.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

(1)联机分析处理:支持度分析数据,用户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分析统一数据

(2)数据挖掘:与(1)相比可以发现更多的驱动信息。它挖掘数据中隐藏的模式和关系,并将它们用于预测未来发展。数据挖掘中可获取的信息类型:关联、串联、顺序、分类、预测

3.数据清理:用软件来删除、纠正不正确、不完整、错误格式或冗余数据;加强信息系统中 不同数据集的一致性。

4.传统文件环境下,管理数据资源的问题;数据库管理系统如何解决 P159小结

(1)问题:A.数据冗余和不一致性;B.计划数据的依赖:C.缺乏灵活性;D.安全性差;E.缺乏数据共享性和可用性

(2)解决:数据库管理系统依靠软件解决了这些问题。这些软件允许集中的数据和数据管理,使企业所需要的数据有单一相同的资源。使用它可以最小化和不一致的文件。

5.数据库设计的原理有哪些?

(1)概念(逻辑)设计:从企业的角度建立抽象模型 (2)物理设计:数据库如何存储 在直接访问的存储设备上

(3)“规范化”的定义:将复杂的数据组合简化成小型、稳定、灵活的数据结构的过程

第九章 企业应用系统和企业过程集成

1.企业系统的概念和商业价值:

(1)第二章的定义:企业系统or企业资源规划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将关键的企业职能和企业过程 集成到 单一的软件系统,用以改进 协调、效率和决策。

(2)本章定义:是建造于 集成的软件模块和一个统一的数据库 的系统。它从公司的很多部门收集数据以便在所有的内部商业活动中使用。一旦新信息进入一个企业过程,其他企业过程可以立即使用这些新信息。

(3)商业价值:A.提高运行效率 B.提供全公司的信息以支持决策C.启用对客户或产品要求的快速反应 D.运用分析工具来评价组织的整体业绩

2.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概念和商业价值:

(1)第二章的定义: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有助于企业管理自己和供应商的关系,从而使计划、进料、生产、递送产品和服务最优化。

(2)本章定义;是一个组织和企业过程的网络,包含采购原材料、转换原材料为半成品和成品,以及分配产品至顾客等过程。它联结供应商、制造厂、分销中心、零售店和顾客,从源头到消费点供应产品和服务。通过供应链的材料、信息和资金流是双向的。

(3)上游供应链:管理公司的供应商和 供应商的供应商之间的关系 下游供应链;组织和负责分发产品到客户的过程

(4)商业价值:A.供应与需求匹配、B.降低库存水平、C.减少供应链成本、D.更有效地使用资产、E.提高送货服务、F.加速产品上市时间、G.增加销售

3.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概念和商业价值:

(1)第二章的定义: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应用信息系统 协调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关系,和客户互动已使公司的收益和顾客的满意度最优。 (2)本章定义:获取和整合来自全组织的客户数据,巩固和分析客户数据,分发客户资料到各系统和各企业的客户连接点,提供单一客户企业视图。 (3)商业价值:A.提高客户满意度 B.减少直接营销成本 C.更有效的营销 D.降低客户获取/保留成本 E.增加销售收入 F.减少客户流失率(阻止使用或够买其它公司产品或服务的客户数)

4.什么是鞭打公牛效应?

信息通过供应链从一个环节传递到下一个环节时被扭曲,而且扭曲程度经过供应链波动被放大。它可以通过减少需求和供应的不确定性 来克服。

5.需求驱动的供应链:

(1)推为基础(建造—存储)的模型:生产的主计划来自 对产品需求的最好的猜测,产品被“推”向顾客

(2)拉为基础的模型:实际的顾客订单或采购触发供应链中事件的启动。

第十章 电子商务:数字市场、数字产品

1.电子商务技术的独特特点:

(1)遍及化:网络技术无处不在,生活、工作随时可见 (2)全球化:网络技术跨越国界,延伸整个地球 (3)统一标准化:统一的技术标准——互联网协议 (4)信息丰富性;支持视频、音频、文本信息 (5)交互性:通过与用户交互进行业务

(6)信息密度:指提供给所有市场参与者的信息数量和质量。电子商务技术的信息密度极大。

(7)个性化/定制化:技术使信息、商品因消费者需要而更改 (8)社会技术:这项技术提高用户满意度并形成社会网络

2.数字产品的概念:

(1)定义;可以通过数字化网络传递的产品。如音乐单曲、视频、软件、报纸、书籍,它们全都能以纯数字产品的形式来展示、储存、配送和销售

(2)特点:①生产第一份的成本几乎是整个产品的成本,多生产一份产品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②通过互联网分发成本非常低③营销成本保持不变,定价的自由度很大

3.互联网的商业模式:

虚拟店面、信息经纪人、交易经纪人、在线商场、内容提供商、社交网络、门站、服务提供商

4.电子商务类型;

(1)按电子商务交易参与者的性质分:企业对消费者(B2C)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B2B)电子商务、消费者对消费者(C2C)电子商务

(2)根据参与者的具体联网方式分:移动电话和其他无线便携电子设备

5.移动商务:使用无线便携电子设备购买商品后服务的方式

(1)服务和应用:基于地点的服务、银行和金融服务、无线广告、游戏和娱乐 (2)通过无线web获取信息的缺陷:A.数据局限:无法收发大量数据;B.显示屏小

6.电子支付系统种类:

(1)信用卡支付系统 (2)数字钱包 (3)数字支票 (4)电子账单显示卡和支付系统 (5)积累余额电子支付系统 (6)在线存储支付系统

第十一章 数字化企业中的知识管理

1. 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的含义:

(1) 数据:发生与组织及其环境中事件的原始事实的符号串;是被组织系统捕

捉的事件或业务流,其自身对业务处理有用,但数量很少

(2) 信息:已转化为对人类有意义和有用形式的数据。 从数据转换成信息,公司必须消耗资源,将数据按理解的类别分类

(3) 知识:从信息转化成知识时,公司必须消耗附加的资源,去发现知识工作

的模式、规则、脉络等

(4) 智慧:集体和个人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经验。 2. 知识的形式 P278表格

(1) 编码的:知识可以是隐性的或显性的

(2) 偶然性;知识包括知道为什么,不仅是简单地知道何时事情发生 (3) 知识包括专门技能、技艺和技巧 (4) 知识包括知道如何遵守程序 3. 知识管理和知识管理价值链

(1) 知识管理;是一个组织为创造、存储、转换和应用知识而开发的企业过程

的集合

(2) 知识管理价值链:价值增加的五个阶段:A.知识寻求 B.知识储备C.知识

分发D.知识应用E.组织和管理资本:合作、实践社区(COP:communities of practice)和办公室环境 4. 知识管理系统的形式:

(1) 企业范围知识管理系统:以通用的 企业范围的意图 去收集、储存、分发

和使用信息内容及知识

(2) 知识工作系统:为工程师、科学家和其他知识工作者建造的特殊系统,负

责为一个公司发现和创建新知识

(3) 智能技术:是(2)的一部分,包括数据挖掘、专家系统、遗传算法等

5. 企业范围知识管理系统:

(1) 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包括结构化和半结构化两种知识资产,有能力捕捉、

存储、提取、分发和管理信息,帮助公司改进企业过程和决策。 (2) 知识网络系统 (3)知识网络系统供应商 (4)合作工具和学习管理系

6. 知识工作系统的例子: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虚拟

现实系统、投资工作站

第十二章 改进决策

1. 决策类型:

(1) 结构化决策:具有明确步骤的例行决策,主要集中在组织的运营层 (2) 非结构化决策:新的,需要判断和见解的非理性决策。集中在组织的战略

(3) 半结构化决策:决策中只有一部分问题 可由采用的系统 提供明确的答

案。

2. 决策过程:情报—设计—选择—实现

3. 为决策支持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高管支持系统(ESS)、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DSS)

4. 什么是群体决策支持系统

GDSS:group decision-support system:是基于计算机的交互式系统,以方便一群决策者解决非结构化问题。包括硬件、软件和人

5. 决策支持系统的类型:模型驱动的决策支持系统、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系统

6. DSS的商业价值:

(1) 为决策提供好用的信息,使企业能够更加精确地协调内部和外部企

业过程。

(2) 在供应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时协助决策。 (3) 定价决策 (4) 资产利用率

(5) 数据可视化:以图形形式描述数据,帮助用户看到的模式和关系 (6)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决策支持系统的一种特殊类别,以数字地

图的形式分析与显示计划和决策的数据。

7. MIS和DSS的不同:

(1) 管理信息系统:主要解决结构性问题;根据数据提供典型固定的报

告和协助企业的一般控制。

(2) 决策支持系统:支持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更加重视模型、假

设;特别查询、显示图形强调变化、灵活性和快速反应

8.现实世界决策存在的不好的地方:

(1) 信息的质量:正确性,整体性,一致性,完全性,合格性,及时性,可取

性。

(2) 管理滤波:管理人员的偏见和喜好。 (3) 组织惯性和政治:组织内抵制变化的强大势力

第十三章 建设信息系统

1. IT对组织的变化:

(1) 自动化:替换手动任务,提高效率 (2) 合理化:简化标准作业步序

(3) 再造工程:分析、优化和再设计企业过程

(4) 范式转移:重新考虑业务性质,确定新的商业模式,改变组织的性质 2. 系统开发核心活动: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程、测试、切换、生产和

维护。

3. 系统分析的描述与步骤:

(1) 描述:系统分析是研究和分析现有系统的问题并识别其解的要求。 (2) 步骤:指明具体方案—识别信息需求—可行性研究—建立信息需求 4. 系统设计:提供一个信息系统解的说明,表示它的技术和组织部件如何

结合在一起。指示如何开发系统来实现“满足信息需求”的目标。 5. 切换的四个主要策略:并行策略、直接切换策略、分段导入策略、向导

研究策略

6. 建模和设计系统的主要方法:P350小结

(1) 结构化方法;关注于过程和数据建模的分离。数据流程图是结构化分

析的主要工具,结构图表是表达结构化软件设计的主要工具。

(2) 面向对象开发:使系统作为一个联合过程 和数据对象的集合 模型

化。面向对象的建模是基于类和继承的概念。

7. 系统建设的方法:传统系统生命周期法、原型法、终端用户开发法、应

用软件包法、外源法

第十四章 项目管理

1.管理项目风险:

(1)风险水平由项目规模、项目结构和技术实施经验决定

(2)当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参与项目的用户不够或者不合适、缺少管理层支持、项目实施过程中管理能力欠缺,信息系统很可能失败。业务流程再造、企业应用、兼并、收购,因为需要广泛的组织变革,项目失败率非常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