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区火车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关于成立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小组的通知
中心各科室:
为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管理工作,及时、准确、规范上报疫情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医院传染病诊断、登记、报告管理制度为加强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提高报告质量,也为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我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一、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及时如实报告突发传染病疫情信息,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
二、各科室应当建立门诊日志、住院登记簿和传染病疫情登记簿,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检验科、放射科发现病人异常检验结果时,应做好登记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及时上报。
三、坚持首诊负责制,严格门诊全员登记制度,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甲型H1N流感的病人和疑似病人时立即电话报告防保科,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上报,疫情报告人员应在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同时电话报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应于24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
报告的程序为:传染病病例的报告由首诊医生或其它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报告卡按要求电话报告—>疫情管理人员收卡、登记—>网络直报需电话报告属地CDC的按要求报告。
四、疫情管理、直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技术指导文件,严格按要求进行本院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在接到辖区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卡片或电话后,做好登记,按规定进行网络直报,传染病报告卡片保存3年。
五、防保科负责传染病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查杀病毒,保证网络系统正常运转。
六、传染病报告卡录入人员对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须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报告卡必须及时向填卡人核实。每月对各科传染病
报告情况进行核对、自查,主管院长每月检查一次疫情报告制度的落实情况。
七、信息报告系统使用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信息报告系统操作帐号和密码。发现帐号、密码已泄露或被盗用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更改密码,同时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八、疫情报告人员每月31日前检查追踪上月和本月已报告病例卡片的诊断变化和转归情况,如疑似病例改为确诊病例或排除、未分型改为已分型、死亡等,要对原报告卡进行订正报告。
九、在传染病漏报自查、检查和暴发调查中发现的未报告病例,要及时补充录入。
十、每月对传染病报告数据进行常规分析,将结果在全院进行通报。
医院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
一、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及人员配置
一配备专用计算机1台进行疫情网络直报工作;
二配备2名工作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收集、录入、初审及相关传染病管理工作,建立AB角工作制。
二、责任报告人填卡要求
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完整的合格的传染病纸质报告卡。包括初次报告、订正报告含死亡订正。医生填卡时,尽力询问病人的详细现住地址,得到病人的准确可靠地址,具体到乡镇、街名和门牌号。
三、直报人员职责及网络填报要求
一直报人员必须为疫情管理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性病、慢病、居民病死亡原因、症状监测等项工作的网络直报及电话报告工作;
二直报人员负责每日的收卡、录入、初审工作。常规录卡应在每日17点前完成;特殊情况应立即录入,不得延误;
三在国家疫情网络直报系统中,按要求直接网络直报。
四在国网录卡时,将“现住址国标”下拉框逐级选至乡镇级;
五若病人为学生,必须在患者单位栏内填写学校正式全称及班级名称,勿用简称;
六建立完整的计算机工作日志、通讯日志、维修记录等;妥善保管好用户编码及密码,确保直报系统处于正常、安全的运行状态;
七纸质卡片是电子疫情资料形成的重要原始依据,要保留3年备查。
医院传染病报告自查与奖惩制度
一、每月对全院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自查,主要对传染病登记本、门诊日志、住院病人及卡片对照,看是否符合,有无漏报、迟报现象。主管院长每月检查一次疫情报告制度的落实情况,
二、查门诊登记本、日志及卡片是否填写完整,清楚,及时。
三、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处理和整改措施。
四、对在自查中发现的问题给予奖惩
一如传染病漏报率达零且门诊日志填写及时、准确、完整,则每年给予科室300元奖励;
二出现传染病迟报1例,当事人扣50元;漏报1例,当事人扣100元。
三卡片填写不准确或缺项扣20元。
医院门诊日志、住院病人登记管理制度
一、门诊日志
一门诊日志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职业、初诊或复诊、初步诊断、处理九项基本内容,必须逐项填写完整,不能用症状代替诊断;
二门诊日志由临床医生填写,填写完整率要达到95%以上;
三就诊患者门诊日志登记符合率不低于90%。
二、住院病人登记:住院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职业、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须逐项填写,由护理部妥善保存。
人民医院
传染病管理报告制度
公共卫生科
公共卫生科工作制度
1、做好传染病防治的各项工作,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开展传染病疫情监测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登记与报告工作,确保网络直报系统灵敏畅通。
2、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条例,建立和健全医院疫情管理和报告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组织制定各项疾病预防,并组织实施。
3、每年组织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4、做好医院传染病疫情管理和报告工作,负责全院传染病报告卡的接收、审核、上报、订正查重工作,定期检查、指导和督促各科室做好医院疫情管理和报告以及死亡病例报告工作。
5、每天及时审卡填报内容,保证内容完整;对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以及某些特殊病例可及时对病人进行调查,在不能排除的情况下,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本院领导报告疫情;对于首诊结核病、乙肝及时报卡,多次入院就诊的病人,经过调查,排除重复上报的可能,及时上报。
6、每月末查阅全院本月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出院病历、放射科检查结果及检验科检验结果,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7、每月在全院通报上月疫情报告情况包括疫情动态,迟报、漏报的检查结果,并做出惩罚通告。
8、做好全院疫情报告工作,接到疫情报告卡后按规定时限通过国家
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
9、认真做好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的疫情管理和报告的检查工作,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搞好疫情调查和标本采集工作。
10、认真做好医院生物安全和实验室管理工作。
11、认真完成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下达的公共卫生工作任务。
12、承担我院新生儿两苗接种的免疫工作,不断完善接种室的建设与管理。
13、做好死亡报告卡录入工作。
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
1、疫情管理人员收到传染病卡并进行审核,对有疑问的卡片或填写不规范的卡片要及时向填写人员查询、核对,准确无误后及时将疫情信息进行网络直报,并做好登记。
2、对已报告的传染病卡片,当诊断变更、死亡或误报时要及时做出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
3、发现本年度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补报。
4、对甲类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的疾病暴发、少见传染病和本地已消除的传染病的报告信息,立即上报院领导和当地疾病控制机构,经疾病控制机构确认后,按照法定时限通过网络报告信息。
5、疫情分析资料要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使主管领导及时掌握动态。
6、传染病报告记录资料要保存3年,网络直报的疫情信息和相关资料定期导出,制成电子文档双重备份。
7、传染病疫情管理相关资料分类归档保存。
8、疫情管理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信息报告系统操
作账号和密码,密码要一_____个月更换一次。
9、对疫情信息资料做好保密工作,不得泄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