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级心育 效指导初一新生克服“学习不适应症" 口高鹏 [摘要]初一学生虽然已经步入全新的学习阶段,但是在生理和心理上依然稚嫩。初中教师尤 其是班主任应提高衔接意识,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儿童的心理特点和中小学教材的知识结构,并以 此为基础,扎扎实实地推进初一新生的学习适应性训练,尽快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学习不适应;学习观念;初一新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4—0068一()2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也 去。可是期末考试他的成绩非但 有所增强;在教法上,小学侧重 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但恐怕 没有进步,反而又退步了许多。 于教师手把手地教,初中则强调 不少学生都有过如下类似的学 这让H很气馁,经常对着书本发 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在学法上, 习经历。 呆,甚至害怕去上学了。 小学侧重于反复训练与硬性记 案例一:A和B两人在小学 为什么小学阶段的优等生, 忆,初中则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 时的成绩旗鼓相当,都非常优 进入初中后成绩却一落千丈呢? 学习能力和师生问、生生间的探 秀。后来上了同一所重点初巾, 类似上述新生B和H的行为表 究和合作。对于这些变化,很多 在开学不久的数学周测和月测 现属于典型的“新生学习不适应 初一新生并不了解,他们仍沿用 巾,A都考了全班第一,而B两 症”。其产生的原因是学生忽视 学习小学课程的方法去学习内 次仅勉强及格。平时两人一起 了小学与初中两学段间的有效 容增多、难度加大、进度加快的 上学、一起游戏,作业都一样完 衔接。尽管他们很努力,但没有 初中课程,当然感到应接不暇、 成,也都从不请家教补习,连老 及时调整学习观念、学习方法和 收效甚微。特别是面对初中全新 师都说他们一样聪明,可是为什 思维状态,学习不得法,以至于 的探究性教法和自主性学习方 么成绩却相差很大呢?这让B一 事倍功半,导致成绩下滑,进而 式,没了教师的手把手辅导,许 直很窝心,百思不得其解。 案例二:初一新生H,小学 出现学习障碍 。 多学生立马感觉茫然无措,对学 小学生、初中生的生理和心 习内容无从下手。很多初一新生 时品学兼优。他不负众望,考上 理特点的不同,决定着他们的知 出现的这种学习不适应,不可避 了当地的重点初中。全家人都为 识结构和学习能力必然存在较 免地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滋生 他骄傲,H更是信心百倍。然而, 大差别。突出表现在:在思维能 痛苦、彷徨、迷惘、焦虑甚至自 开学后的几次成绩测试,H的成 力上,小学生以感性的形象思维 卑、厌学等心理问题 。 绩在班级里只能算中等水平。他 为主,而初中生理性的逻辑思维 初一学生虽然已经步人全新 很不服气,暗自发誓一定要赶上 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概括能力 的学习阶段,但是在生理和心理 68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 r第24期( 335 班级心育■ 上依然稚嫩 初中教师尤其是班 学习观念和惰性,帮助他们从被 能力不同.知识结构的安排、知 主任应提高衔接意识,积极、主 动学爿转为主动学习,逐步提高 识内容的衔接也不一样,知识难 动地去研究儿童的心理特点和 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lf】小学教材的知识结构,并以此 度的变化也具有跳跃性。另外, 三、指导学生“会学” 不同学段的教师讲授不同的知 为基础,扎扎实实地推进初一新 班主任要通过学法指导、学 识,使用的教学方式不同,而且 生的学习适应性训练,尽快培养 习经验交流等彤式,对学生制 每位教师义都有自己的教学风 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汀学习计划、课前预习、々心听 格。 此,初一新生对新科任教 、了解课程特点 课、做作业、解决疑难、课 师之间必然有一个“阵痛”性的 班主任要配合各科任教师, 外阅渎等环节进行系统的综合 适应过程。班主任要向学生讲清 通过举办课程知识讲座、课程设置 指导;配合各科任教师依据各学 楚这一点,并清晰地、正面地向 介绍等,向学生介绍各学科的结 科特点进行具体的、针对性强 学生介绍每一位科任教师的教学 构、内容、课时安排、学习要求等 的 科指导 当然,对学生学习 风格和特点,力求学生迅速喜欢 。 情况,让初一新生从入学开始就能 方法的指导,既可以是带有“普 和适应科任教师的教学风格 J对初中各课程的特 ・ 有一个大致 世”价值的群体集中指导,更需 当然,班主任也要帮助、配合科 的了解, 他们意识到小学、_卡JJ中 要针对性强的个别分散指导 任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 的课程存在差别,从而为即将到来 有必要强渊的足,班主任在邀请 律和学习心理需要来适当调整 的初『fI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二、转变学习观念 初二、初 成绩优异者或者学习 其教学方式,找到教学双方相互 成功的校友用他们生动的事实 适应的最佳结合点,以尽快提高 初中阶段必须重视学生自 和切身的体会,介绍其成功的学 教与学的双向效果。 学能力的培养一班主任和各科任 习经验和学习方法时。一定要帮 参考文献 教师要敢于放手,并通过实施具 助初一新生们有选择地接收和 [1]高鹏.初一、高一新生“不 体的学法指导.保证充足的自习 有机地组合、创新、运用,以找 适应症”不是小问题[N].银川晚 时间,给予足够的自主选择机会 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报,201 5-()7—28. 等,让初一新生转变小学阶段业 已形成的“等、靠、要”的不良 四、适应教学方式 [2]初一新生不适应症[OL]. httP://fo r 1n1.3xy.CO1]1.C11/A rti CI c aspx?ArticlelD 1 439. 小学、初中阶段重点培养的 [3]王树芳.如何应对新生入学 不适应症[7].班主任,2012(12): 34-35. [4]谢伟思.初中新生学习不适 应性的原因与对策[I].现代教育科 学(中学教师),2OO9(1):125—126. [5]池万银.初一新生学习适应 性的研究对策[J].内江科技,2O()9, 3f1(8):207—207.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迂中学初 中部,宿迁.223800) 编辑/杜文姬终校/于洪 201 7 q 24 mIl l{I{)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