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 价值工程 自然式的城市设计——以日本难波公园与六本木为例 Natural Type Urban Design:Taking Japan's Namba Parks and Roppongi as the Example 郭畔①GUO Pan;王晓刚②WANG Xiao—gang (①沈阳建筑大学,沈阳110015;②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沈阳110015) ((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Shenyang l 10015,China; ( ̄)Liaoning Urban&Rural Construction&Planning Design Institute,Shenyang l10015,China: 摘要:本文借用实际案例,通过自然式城市设计手法的探讨,研究了“即时城市”下的城市设计的有效方法。 Abstract:This paper bo ̄ows the actual case,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he natural type urban design technique,and researches effective urban design method under the”instant city”. 关键词:城市设计;即时城市;自然;人文 Key word:city design;instant city;nature;humanism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l(2015)05—0098—02 1概述 民不得不创建一些高度智能的而又具有普通特性的空间, 1.1自然化进程全球经济的迅速现代化使城市的演 然而这些空间缺乏象征城市本质的生气、活力和社区环 变无法像过去那样缓慢而有序的进行。人口的激增和人们 境。城市发展的有机模式被打破,在面对种种第三因素的 对空间、基础设施的需求,已经不能满足于传统的人行道 干扰下,城市的自然进程遇到了瓶颈。 格局。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例如对城市网格的严格 1.2经济效益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冲突一个城市的 要求、对城市中心各个功能区的要求、用途细分的要求,人 经济济增、土地价值的提升、策划城市事件、创造地标、创 造新的市场等等成为了城市快速发展的催化剂。城市在这 作者简介:郭畔(1982一),女,辽宁盖州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城 些“催化剂”的作用下,发展异常快速。人们经常忽视能够 市规划:王晓刚(1982一),男,黑龙江集贤人,工程师, 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获得持续发展的城市项目。这 研究方向为景观园林。 一点在亚洲这些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这里的经济发展迫 避免大量人流穿越靳江路为优化原则。建议引导人流由清 米,留足缓冲地带。鉴于麓山南路、清水路道路断面均为一 水路通过中大二路直接进入新校区,或者由清水路到后湖 块板,行人可随意穿越马路影响交通,基于两条道路两侧 路通过外国语大楼前的人行桥进入新校区;机动车现状交 无拓宽的可能性,建议道路横断面由一块板改为两块板形 通流线是沿麓山南路、清水路、后湖路、靳江路进入新校 式,中间设铁栏杆,阻止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随意掉头,加强 区,建议机动车可沿清水路、麻园路或后湖路进入新校区, 管理力度,严禁沿路停车以及车辆占用人行道。新校区靳 为了减少校园交通对城市交通的影响。与此同时,从城市 江路、后湖路附近电动摩的、黑车较多,长时间停靠路边, 交通的角度而言由于联系中南大学附近联系潇湘大道与 占用校园周边交通设施资源,严重影响校园周边的交通秩 西二环之间的干道只有靳江路,道路密度低,建议沿清水 序,在上下班、上下课高峰期也加大了两条城市道路的交 路、后湖路交叉口与阜埠河路之间新建一条西南一东北走 通压力,建议完善校园公文体系,加强交通管理。 向的城市道路,缓解靳江路的交通压力。 2.6完善交通标识系统通过调研发现麓山南路校园 2.4绿色出行以学院为单位形成的“校级公共 周边标识系统很不完善,并导致停车设施不能充分利用; 中心一院级公共中心”功能布局模式中,各学院社区内部 部门十字交叉路口无交通信号设施或已损坏的情况隐藏 限定机动车驶入,建立宜人、舒适的步行环境,被城市道路 安全隐患。建议完善2道路交通信号灯,尤其是后湖路与 隔断的各校区间建立、连续的非机动车道,校园内形 靳江路十字交叉口迫切需要设立交通信号灯进行管制,完 成便捷、人性化的公共巴士体系去往各校区以及公交、地 善停车场入口引导表示,车辆禁停表示:在校园出入口完 铁站点,可通过经济补贴的方式鼓励积极倡导低碳环保的 善斑马线人行通行标识,同时加大管理力度。 绿色出行,在满足当地居民及师生出行便利的基础上避免 3结语 多条公交线路穿越校园,从城市的交通建立便捷的公交换 本文对中南大写校园交通系统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在 乘系统。对于不得不通过自驾方式来校上课的师生,可通 中南大学麓山南路周边校区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其他校园 过停车或缴纳较贵停车费用来避免用车比例过高,如 交通的优化有一定的局限性,各个高校在优化校园交通中 美国斯坦福大学只要三人合乘一辆车就能在校园内免费 注重因地制宜。并且,本文提出的优化策略中,很多仍有值 停车。 得探讨的地方和深化的余地,这就要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 2.5交通管理措施优化中南大学本部校区公交站点 中不断优化更新。 现状靠近校门主入口,上下课时间人流量巨大,公交车必 参考文献: 须在此发生停靠,社会车辆较多,加上等公交车的人群滞 『1]涂慧君.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4. 留于此,使本区域交通情况更为复杂。建议将校本部对面 『2lOP南大学大学基建处.基础资料汇编『M]. 的公交站点往东西两个方向移动,并距离校门口大于80 f3】陶郅,龚岳.大学校园的步行模式研究 .城市规划,2002,06. Value Engineering ・99・ 使人们盲从于“即时城市”。 0.I16hm ,以办公大楼森大厦(Mori Tower)为中心,具备了 2最自然的方式融汇自然 居住、办公、娱乐、学习、休憩等多种功能及设施,是一个超 2.1贴近自然的城市设计——“场地制造”的灵魂在 大型复合性都会地区。 这个“即时城市”的时代,城市设计必须将蕴含丰富的城市 3.2.2交通体系的设计六本木新城在规划时以人的 设计与人性化及自然精神结合起来。这就是“场地制造”的 流动为出发点,并以垂直流动线来思考建筑的构成,使整 灵魂:设计体验空间能使置身其间的人们身心愉悦、产生 体空间充满了层次变化感。创造一个“垂直”的都市,将都 一种场所的归属感,形成城市的独有特征。 市的生活流动线由横向改为竖向,建设一个“垂直”的而不 为了强化场所的归属感和城市的特性,设计师应该在 是“水平”的都市,以改变人们的居住与生活行为模式。通 诠释了主题文化(hostculture)独特内涵的同时,并将其完 过增加大楼的高度来增加更多的绿地和公共空间,并缩短 全注入以创建一个令人难忘的场所。这一潜力巨大、充满 办公室与居住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人们的交通时间。 活力、密集的和各社会阶层兼容的独特局面将成就亚洲这 3-2.3空间上的设计六本木新城在规划时将地区发展 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设计项目。创造能够激发灵感并吸收 与都市整体规划相结合,除了保留六本木新城现存的水系 人文特点的地方式开发成功战略的基础。这一战略利用眼 和绿化之外,还整合了周边的公园和广场空间 将规划区内 前的条件创造了~个真实的神奇世界,从而为现存的环境 一半以上的区域作为户外开放空间,加强地区与都市之间 塑造了一个美妙的前景。 的融合与协调i充分利用地铁交通系统与都市公共交通系 2.2融会人文的自然,演绎“即时城市”下的和谐篇 统,将地区商业活动与东京整体观光旅游相结合。总体规划 章全球化发展导致世界上许多城市变得千篇一律。如何 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居住者与游客的多种需求,这使得六本 把大型零售和多功能建筑看作可以用来标志一个场所的 木新城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受关注的新兴都市规划区之一。 独特性以及其所在城市的特点的方法,演绎地方文化的独 3.2.4艺术文化与休憩设施的创造这里是以艺术文 有精髓并将其适当地融入设计之中,是突出这些特点的关 化为另一经营主题,并在其中注入了乐园般的梦想与童 键。解释地方文化是一个全面的挑战。当地的建筑条件可 趣,营造出了既时尚又充满亲和力与人情味的独特的生活 以激发创作灵感;每个项目都是独一无二的、适合特定的 氛围。独出心裁的通道与体验保持一致,构成了自然的、不 地方和城市。每个项目不仅带有周围环境的特征,也能为 受网格的通行网络,从而将六本木的各个功能区和空 这一地区打造全新的形象。 间相连,同时也增强了该地区的活力。六本木既巩固了整 3实例分析 个地区的特点,又为人口稠密的东京中心引入了一种新的 3.1自然的载体——难波公园 凝聚感和社区环境。 3.1.1项目背景在创造体现自然特性的建筑方面最 3.2.5借鉴之处六本木新城再开发计划的成功在于 具有说服力的案例就是大阪近期开放的难波公园项目。该 规划者有着开阔的视野、独树一帜的品位与敏锐超群的潮 项目于2003年10月对外开放,毗邻难波火车站,每年吸 流捕捉能力。凭借独特的创意、完整而详实的企划和强大 引数百万人来此观光。该中心逐渐发展成为大阪为数不多 的执行能力,六本木新城再开发计划提出了一个新的超大 的城市枢纽之一。 型都会复合性休闲文化商业中心的生活圈提案。六本木新 3.1.2设计手法设计者选择了一种与预期标准相反 城再开发计划结合了良好的艺术设计与开放空间规划,将 的设计方式,力求与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按照这种反差 整体空间塑造得更为艺术化与人性化。 理念制定了一个利用自然景观缓解周围嘈杂环境的方案。 4结语 难波公园的构思为一个斜坡公园,从街道地平面上升至8 虽然现在的各种设计都在提倡“以人为本”,但是真正 层楼的高度,形成高出城市的自然绿洲。这一坡型的绿洲 能付诸于实际行动的却为之不多。而自然式的城市设计是 给到访者带来一种独特的体验,与周围线形建筑的冷酷风 真正的从第三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的设计手法,能真正地将 格形成强烈对比,成为嘈杂背景下一处生动、温馨的街景。 景观、自然元素、公园、参照物,乃至我们物质追求巧妙的 与拥挤的城市环境形成对比,这里充满大自然的气息,并 融合和一体。这种设计手法是经久不衰的,是最直接、最具 且同城市各个交通设施相联。 有冲击力的、最具活力的。随着世界的日益“虚拟”,这种有 3.1.3解决的城市问题整个公园不仅仅盘活整个地 机的形式,实现人了们与大自然的直接对话,完成“即时城 区原有的城市功能,更为该地区增添了无限的娱乐价值、 市”中最完美、最实用的设计,让这个钢筋混凝土建起的城 商业价值和环境价值。难波公园不仅仅是一个城市标志, 市再次奏Ⅱ向和谐的乐章。 更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整个地区空间关系上的问题。至从 参考文献: 难波公园的开发建设,北部的重心被逐渐的引导到了南 【1】杜鹏.关于城市设计实践的思考[JJ.规划师,2003,19(9): 部,现在围绕难波公园已经形成了新的城市核心区。另外, 74-75. 难波公园也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该地区的交通空间规划, [2]时匡.都市乐队的指挥——城市设计fJ1.建筑学报,2004 为整个地区的交通体系提供了一个顺畅的节点。 (9):5-8. 3.2新都会——六本木新城 【31Z世福.汤黎明.对我国城市设计现状的认识『J1.规划师, 3.2.1项目背景类似的手法也在日本的东京出现 2005,1(11:34—36. [4]刘滨谊.王哓鸿.复合性都会再开发计划——以六本木新 了——六本木新城(Roppongi Hills o六本木新城再开发计 城为例[J1.规划师,2006,1. 划以打造“城市中的城市”为目的,并以展现其艺术、景观、 [5】仇保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变革[M】.上海:同济 生活独特的一面为发展重点。六本木新城总占地面积约为 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