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21例分析

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21例分析

来源:百家汽车网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23卷第1o期J Med The.or&Prac Vo1.23,No.10,Oct 2010 纪8O年代以来,国内外用纳洛酮抢救酒精中毒取得了满意 是酒精中毒时体内吗啡肽增强,血浆和脑脊液中的内吗啡肽 的临床效果。2008年1月一2010年1月我院收治68例急 明显增高,从而干扰了前列腺素和儿茶酚胺对人体的生理调 性酒精中毒患者,均应用纳洛酮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 节作用,加重了精神障碍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紊乱[ ,患者短 告如下。 时间内血中高浓度乙醇刺激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素轴释放较 1临床资料 多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并可增加中枢对5一 1.1一般资料68例患者中,男35例,女33例;年龄18~ HT的释放;同时急性酒精中毒时机体常处于应激状态,贮 58岁,平均33岁。根据患者的意识状态,来院时处于兴奋期 存在垂体中的内源性阿片肽可释放人血,另外乙醇的代谢产 16例,共济失调期44例,昏迷期8例。 物乙醛在体内可与多肽缩合生成内源性阿片肽样物质。这 1.2诊断标准It3 (1)发病前有过量饮酒史;(2)呼吸、呕吐 些都可激活内源性阿片系统,使内啡肽系统活性增强,从而 物中有酒精气味;(3)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有共济失调 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脑内阿片受体,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特 或昏睡等症状,重度中毒者呈昏迷状态;(4)排除药物、化学 别是对延髓、脊髓和血管运动中枢的抑制,可导致患者呼吸、 性气体及其他原因所致的昏睡、昏迷,无其他合并症。根据 循环及肝功能障碍,甚至因中枢神经麻痹而死亡。 酒精中毒的程度,在临床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患 纳洛酮的药理作用为:盐酸纳洛酮是一种完全阿片受体 者兴奋,出现头痛、头昏、乏力、自控力丧失,自感欣快,言语 拮抗剂,为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不具有明显的激动剂作 增多,饶舌,有时粗鲁无礼,易感情用事,颜面潮红或苍白,呼 用,它能够通过血脑屏障,竞争性地阻断 内啡肽的毒性作 出气带酒味。中度:患者动作不协调、步态蹒跚、动作笨拙、 用,对调节心血管、呼吸运动、感知和运动,对睡眠与觉醒周 语无伦次、眼球震颤、躁动、复视等。重度:患者沉睡、颜面苍 期起着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4]。乙醇中毒后脑内 内啡肽 白、瞳孔散大、体温降低、皮肤湿冷、口唇微绀。严重者深昏 释放明显增加,自由基产生增多,纳洛酮能特异性地拮抗 迷、陈一施氏呼吸、血压下降、心跳加快、二便失禁等。 内啡肽,清除自由基,并促进乙醇的转化,改善脑缺氧、脑水 1.3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予补液、纳洛酮治疗。方法:兴 肿,保护脑细胞,恢复意识,促进呼吸功能恢复及有效防止肺 奋期及共济失调期予以纳洛酮注射液(0.4mg,lml/支)加入 水肿、休克的发生,因此对迅速苏醒有显著作用。纳洛酮同 5 ~10 葡萄糖注射液20~40ml静脉推注,然后0.4~ 时拮抗 内啡肽和自由基对其他器官的损害,改善全身功能 0.8mg加10 葡萄糖液500ml静滴;昏迷期患者均予纳洛酮 状态,加快患者意识的恢复I5]。 注射液0.4mg静注,30rain重复1次,直至患者清醒。注意 笔者治疗的68例急性酒精中毒病部分只静脉给予 保暖,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保护胃黏膜等。 纳洛酮0.4--0.8mg,病人即可清醒,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简 1.4观察指标严格控制纳洛酮静脉注射速度(速度过快, 单易行等特点,无明显副作用,是目前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比 可引起儿茶酚胺大量释放,致恶心、呕吐、高血压、惊厥等不 较有效的方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良反应)。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10~30min记录1 次。确切记录给药时间以及患者从治疗开始到症状(如呕 参考文献 吐、语言状态、动作协调性等)缓解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症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3.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状消失的标准为意识转清醒、共济失调等症状消失,能与环 2001.789—790. 境正常接触。 2魏伟立.大剂量纳洛酮抢救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 1.5结果68例患者均在治疗后0.5 ̄10h神志清楚、脱离 学,2005,12(12):lO81一lO83. 危险,24h内离院,获得满意疗效。 3孟庆林,胡长欣,侯延奎,等.盐酸纳洛酮拮抗乙醇中毒作用机理 1.6不良反应纳洛酮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时一般无毒 的探讨[M].中国急救医学,2002,16(3):2. 副作用,即使较治疗剂量大几十倍,如皮下注射7rag、12mg, 4孟庆林.盐酸纳洛酮拮抗乙醇中毒作用机理的探讨[J].中国急救 静脉注射75mg均能耐受[ 。本组治疗中,纳洛酮最大用量 医学,1996,16(3):2. 5孟庆林.纳洛酮在危重病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2001,21 为3.2mg,所有病例均未见明显异常反应。 (2):119. 2讨论 收稿日期2010—06—02 急性酒精中毒是指短期内一次饮用过量的乙醇而出现 (编辑骥珂) 中枢神经兴奋、共济失调或昏睡,甚至昏迷等症状。其机制 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2 1例分析 任志勇 吴海英 山东省桓台县人民医院256400 摘要 目的:探讨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临床诊断为 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以及相关文献。结果: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好发于年龄较大者, 男性(95 ),股骨头塌陷多见(81%);其ALT、AST、TG可见升高和HDI 降低;其X线表现无特异性。结论:大量 1212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23卷第1O期J Med Theor&Prac Vo1.23,No.10,Oct 2010 长期饮酒可导致股骨头坏死,血液生化及影像学改变无特异性意义。 关键词股骨头酒精骨坏死 中图分类号:R68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7585(2010)10—1211—03 股骨头缺血坏死可由多种病因所导致,过量饮酒为主要 累计饮用150L纯酒精(每周累计饮酒不少于400ml或更多) 即可发病。 诱因之一。近年来报道日渐增多。本文通过对21例临床诊 断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病例分析和文献复习,探讨酒精性股 3.3发病情况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因很多,主要为激素、 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 1材料和方法 酒精、创伤和特发性。酒精所致的股骨头缺血坏死在人群中 发病率较低(占0.3 )[4],但是在首诊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 病人中,酒精性的可占31.8 ,酒精所致的股骨头缺血坏死 的主要发生在年龄较大者(平均年龄49岁),男性(97Koo),大 收集1998--2008年经我院诊治为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 死病例21例,均有明确的常年饮酒史,而无外伤和激素使用 史,并且排除骨性关节炎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股骨头缺血坏 死。其中男2O例,女1例,平均年龄为45.6岁(36 ̄62岁)。 17例有股骨头塌陷,其中2例患者行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从 出现临床症状到就诊的时间间隔平均为3个月~5年。以发 病情况、酒精与股骨头坏死的关系、生化检查和x线表现作 为评价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 2结果 2.1发病情况双侧发病ll例,单侧发病1O例(左侧4 例,右侧6例)。 2.2饮酒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关系 这些患者所饮白酒酒 精度为40。~6O。。平均饮酒时间为23年(10~45年),平均 每天饮酒量为280ml(100 ̄400m1)。 2.3血液生化指标检查有1O例患者ALT和AST增高, 有7例患者1℃增高,8例患者HDL下降。有3例患者伴有 乙型肝炎。 2.4分期按照ARCO分型标准,4例患者的股骨头缺血 坏死改变为中期改变,为2期,其X线表现为股骨头内密度 不均,囊性改变,关节间隙正常;17例患者的股骨头缺血坏死 改变为晚期改变,按照ARc0分型标准为4期,其X线表现 为股骨头内密度不均,关节面塌陷,髋臼缘硬化,关节间隙狭 窄或消失。 3讨论 3.1发病机制 酒精导致的股骨头缺血坏死被认为是多种 因素综合作用而成。过量饮酒可导致脂质代谢紊乱、高脂血 症和脂肪肝、股骨头骨髓内脂肪细胞增殖肥大、骨细胞脂肪 变性、骨质疏松等。这些因素可导致股骨头内小血管数量减 少或阻塞,从而引起股骨头内微循环障碍而导致股骨头缺血 坏死。其机制主要为过量饮酒后自由基增加,导致血管内皮 细胞损伤,小动脉发生纤维变性和粥样硬化;周围循环巾的 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肪物质增多,聚集成脂肪球,使血流滞 缓,栓塞于股骨头内微血管;股骨头内增殖肥大的脂肪细胞 和骨细胞脂肪变性,即可直接压迫血窦,又可使骨内压异常 增高,所有这些因素均可导致微循环淤滞,加重股骨头缺血, 造成恶性循环,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1]。 3.2饮酒与股骨头坏死的关系 Matsuo等l_2 的流行病学 研究显示,饮酒发生ANFH的相对危险度(RP)为7.8,并且 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每周累计饮酒小于400ml、400 1 O00ml和多于1 000ml的RP分别为3.3、9.8和17.9,说明 长期过量饮酒与ANFH存在确定的联系。Jonest3_认为成人 部分发生股骨头塌陷(90 )[5]。在本研究病例中,年龄平均 49.4岁,男性2O例(95 ),股骨头塌陷8l%,这与文献报道 一致。本组病例中,双侧和单侧发病无差异,左侧和右侧无 差异。 3.4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患者的血液学改变 常年饮酒可 导致肝功能异常、血脂异常和骨坏死。王义生等Ⅲ通过给家 兔大剂量烈性酒后发现,COl"、ALT、AST升高和TG、GH0 升高,S()D下降,表明有肝细胞损伤和高脂血症。 3.5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表现洒精性股骨头坏死 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分型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非创伤性股骨头 坏死表现一致,文献报道中未见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单独分 型。在坏死早期,X线平片和CT可无异常表现,随着病变的 进展可出现相应的表现,如斑点样改变及硬化缘,半月征或 股骨头变扁,关节面塌陷,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等。MRI是 发现股骨头缺血坏死最敏感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在早期即 可出现双线征等骨坏死的特异性表现。该征象可作为与其 他病变的鉴别的可靠征象,出现率为81.8 ,病理上此征象 出现于坏死骨与存活骨交界处,外侧低信号为存活骨周边的 硬化缘,内侧为一个充血和炎症细胞修复带,内含液体成分, 因而在 wI上出现高信号。在压脂序列上,可见坏死区周 围髓腔内较弥漫的高信号水肿区,并且关节积液较多,这是 区别于其他原因引起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相对特征之 一。因此在常年酗酒患者中,当临床怀疑有股骨头坏死时, 应尽早做MR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和早期进行治疗,最 大限度地保留患髋功能。在中晚期,MR1可表现为TzwI和 TzwI上股骨头内斑片状不规则低信号区,为坏死的死骨和 新生骨和纤维组织,其内可见高信号灶,主要为脂肪成分。 病灶多位于关节软骨下,关节软骨可或不受累。可见股骨头 变形、塌陷、髋臼变形。由于MR1为多方位成像,不仅在股 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对后期需要做股骨 头置换的病人,通过多方位成像,可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 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王义生,毛克压,李月白.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病机制的实验 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1998,18(4):231—233. 2 Matsuo K,Hirohata T,Sugioka Y,et a1.Influence of alcohol in- take,cigarette smoking,and occupational status on idiopathic os— 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J].Clin Orthop,1988,234(234):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23卷第1O期J Med Theor&Prac Vo1.23,No.10,Oct 2010 115—123. l213 stage at initial prese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steroid-induced,alco— 3 Jones Jp.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and osteonecrosis[J].Clin Or— thop,1992,4(277):41-53. hol—induced,and idiopathic femoral head osteonecrosis[J].J Ar— throplasty,1999,14(6):672—676. 4 Gold EW,Cangemi PJ.Incidence and pathogenesis of alcohol in— 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1 head,J].Clin Orthop,1979,9 (143):222—226. 5 Castro FP,Harris Mg.Differences in age,laterality,and Steinberg 收稿日期2010—05—18 (编辑江山) 普米克令舒加万托林雾化吸人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分析 何洪贵江苏省赣榆县人民医院儿科221000 摘要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加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9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 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8例。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普米克令舒加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对治疗前后 症状、体征持续时间参数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喘憋消失、咳嗽消失天数及哮鸣音湿哕音消失天数、住院天数等 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d0.01)。结论:普米克令舒加万托林雾化吸人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能明显改善症 状,缩短疗程,而且安全、有效。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普米克令舒万托林吸入治疗小儿 中图分类号:R562.2 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7585(2010)10—1213—02 毛细支气管炎(毛支)常见于2岁以内的小儿多数在6 个月以下,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亦可由人类3型 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及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突 起喘憋、有明显的毛细支气管阻塞现象,咳嗽、喘憋同时存在 以上症状、体征均无好转。将“治愈”和“好转”的病例,纳入 有效率统计。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IO.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 料采用i-s表示,并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计数资料 采用 。检验。以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为本病特点,是儿科常见急症。本文采用普米克令舒加万托 林雾化吸入治疗2006年1O月--2008年11月我科收治的48 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2.1疗效观察治疗组在喘息、咳嗽、哮鸣音、湿哕音消失 天数及住院天数等方面,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间差异 2006年1O月一2008年11月收治的毛细 1.1一般资料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O1)。见表1。 表1两组症状体征持续时间比较(d) 支气管炎患儿96例,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年龄2 ~24个月;全部病例无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除外 先天性心脏病、结核感染及支气管异物等疾病,并随机分为 两组。观察组48例,男26例,女22例,平均年龄(5.39±1. 63)个月;而对照组48例,男27例,女21例,平均年龄(5.34 士1.52)个月。入院时均有阵发性咳嗽、喘憋、气促,心律加 快,肺部哮鸣音及湿性哕音。两组间在病例数、性别、年龄及 病情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 2.2 有效率统计 治疗组有效率为95.8%0,对照组为 6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13.11,P< 1.2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采用抗病毒、镇静、吸氧、止咳 0.01),治愈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一12.34,P< 0.01)。见表2。 表2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 )] 化痰等综合性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普米克令舒(阿 斯特拉制药有限公司,成分:布地奈德,批号:222153)和万托 林(葛兰素一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成分:沙丁胺醇、批号: c11389)雾化吸入治疗。用法为普米克令舒每次lml(含布地 奈德0.5mg)、0.5 万托林每次0.25mi(含沙丁胺醇 1.25mg) ̄l人生理盐水2ml,由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每日2 ~3讨论 3次。吸人器由德国百瑞有限公司生产。每次吸入约1O 15min,疗程5~7d。 治愈:治疗7d,咳嗽、喘憋消失,气促缓解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经过大量实验研究表明毛细支气管  ̄炎和哮喘可能有相似的发病机制,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气道 分泌物及血中发现了大量类似哮喘患者所特有的炎性介质, 如病毒特异性IgE、组胺、花生四烯酸等,这些炎性介质可使 1.3疗效标准(R ̄4O次/min),心率正常(<120次/rain),肺部哮鸣音及湿 性哕音消失;好转:治疗7d,咳嗽、喘憋减轻,气促缓解,心率 减慢(<lO ),肺部哮呜音及湿性哕音减少;无效:治疗7d, 气管平滑肌收缩,舒张血管致血浆渗出及水肿,促进气道腺 体分泌,导致气管阻塞。因此提出了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主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