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卷第4期 Vo1.10 No.4 读与写杂志 Read and te Periodical 2013年4月 April 2013 、打铁还需自身硬 邢彬斐 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前徐小学浙江宁波315137) 摘要:要适应教学模式的日益更新,教学理念传承创新的时代形势,我们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必须迎头赶上。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 说.就要在教学观念、文学素养、教学技能、科研能力等方面多管齐下,扎实提升,为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203—01 动的根本。提升教师的文学素养,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让中华民族文化之魂浸润于学生的幼小心灵。是一项利国利民 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来说,在基础性的启蒙学习阶段, 作为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具的学科,教师要加强自身专业素 养的大力加强与提升,为构建一节节高效的语文课堂提供合格 的百年大计,影响深远,益处无穷。 的硬件保障。为课改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师资力量的发展性保 障.为培养明El社会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世纪人才做出自己应 有的贡献.也在自己的教师生涯中开启一片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1 更新教学观念。教师学科素养提升的罗盘 作为课改活动的排头兵。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某种程度上 决定着课改活动的成败,指引着教学行为与模式策略的变革与 创新。 我们要熟悉中外寓言故事、童话小说等名篇佳作,为课堂活 动中的有效渗透奠定基础。譬如,在讲授《卖火柴的小女孩》时, 仔细查阅安徒生生平与主要作品,了解其写作特色与思想特征。 从《皇帝的新装》到《豌豆上的公主》,课堂上,教师用自己所熟悉 的故事旁征博引。孩子们在一阵阵的哄笑声中认识了因爱慕虚 荣而贻笑大方的皇帝,认识了娇嫩得睡在二十张床垫和鸭绒被 褥中还能感受到身下的一颗豌豆的公主。这些课外材料的有效 拓展,引领小学生们认识了人世间的真善美;树立了热爱生活, 追求美好的远大理想与不懈情怀。 熟悉传统经典,内化丰富的格言俗语,激发学生对华夏文化 建立生本课堂理念。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新课改活动 中.我们教师要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学科特征出发,使 学生扎实掌握小学阶段应掌握的基本常识.养成良好的心理特 征与道德品行。 的骄傲与自豪。譬如在讲《草船借箭》一文时,渗透了“三顾茅 庐”、“巧借东风”、“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等经典故事,让学生 对于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有一个更加全面而立体的认知:渗透了 关于“刮骨疗伤”、“过五关,斩六将”等故事,让学生对于“武圣” 建立高效课堂理念,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新的课程标 准环境中,高效课堂的教学概念被适时地提了出来,它要求我们 采用适宜当前时代特征与学生心理的诸如合作教学、情境教学、 研究性学习等新兴的课堂模式,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 的教学效益,坚决摒弃种种低效,乃至无效的教学行为与活动。 强化反思意识。树立发展型教师定位意识。新课改教改背 景下,强化反思意识成为了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要从每 一的印象与传说更加深刻。当然,在历史曲折迂回的发展中,难免 也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反面教材,我们在《将相和》的教材 文本解读中都可以做适当的渗透,让学生对于正与反、对与错、 忠与奸、善与恶有着更为深刻的认知,有助于他们全面而立体的 审美观与价值观的形成。 我们要在对浩瀚无垠的文学知识不竭汲取的同时,还要勇 于将自己的才华与思想转化为一排排文字,给学生树立一个身 边的榜样。我们教师在讲评每次学生习作时,可以自己也提供一 篇范文.让学生在领略老师才华的基础上,更能够看到自己追寻 个学生着眼,从每一节课人手,经常反思,为把自己打造成一 的新天地提供汩汩流淌的活水。 个发展型新型教师提供不竭的源泉,为开拓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2 加强语言艺术。语文教师学科素养的核心 当前课改活动背景下。无论是教学观念的嬗变,抑或教学模 式的创新.还是三维教学目标的定义更新,一切一切都应是以教 师教学技能的提升为核心。 的目标,亲近、崇敬老师的同时,也优化了师生关系,提高了课堂 效率。另外,我们还可以办一些班级的文学小报,为喜欢写诗歌、 编故事、抒发感情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与机会。在教 师细致筛选与精心指导下,积极地鼓励学生向各级报刊杂志投 稿,如果他们的习作能够被刊登,相信对于他们的激励将是无与 伦比的。当然,我们教师也是一样,在这样的活动当中,我们的文 学素养将在实践中一步步升华。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我们教师要具有充沛的激情。言为心声,首先要从心底深 处感受到教材文本深沉的思想内涵,进而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 出来。在讲授《黄河的主人》一文中,笔者首先观看了诸多如《十 月》、《红河谷》等反映民族气节的影片视频,在心灵的极度 颤动之下。通过自身慷慨激昂、抑扬顿挫的语言艺术,生动地再 现了黄河惊天动地、一泻千里的博大气势,再现了羊皮筏子纵横 河流之上的惊险与刺激。船上艄公的勇气、智慧、胆识。烘托了 我们的课堂气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审美意识与情感倾 向。 总之.要为祖国的明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人 才.我们就必须改革传统课堂中的种种陋习,着眼于学生全面素 养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在教师学科素养的极度提升基础之上,我 们要提高认识.积极行动,通过种种途径与措施来保证自身能力 的提高与素养的提升,为改革活动的最终胜利奠基。 参考文献: [1】.于向东,赵光千.实施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提升工程,促进教师 的专业发展Ⅱ].辽宁教育,2008,(Z1):78—79. 我们要适度利用多媒体电教设备的辅助。小学阶段,学生 认知与心理规律都以形象感知为主,教师在语言表达不能充分 再现文本色彩的情况下,可以适度使用多媒体加以辅助。譬如, 在讲授老舍先生的《草原》一文中,用精炼优美的语言,辅以生动 新鲜的多媒体画面.深情悠扬的内蒙民族器乐音频,给学生创设 了身临其境的氛围。 3 升华文学素养.语文教师学科素养的根本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文学素养的渗透是语文教学活 一[2】.rq焕民.中小学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提升工程的思考与实践Ⅱ]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8):9O一91.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