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欠挖控制指导手册
超欠挖控制是工程施工成本管控的关键,是保证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局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各项目要摒弃“宁超勿欠”和“宁欠勿超”的思想,树立“不欠少超”的开挖理念。通过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并辅以先进的精密仪器,来达到控制超欠的目的。
一、超欠挖控制 ㈠ 石方明挖
为了保证明挖边坡开挖施工质量,主要措施如下: 1.爆破设计
钻爆作业前根据开挖体型、分区分层规划、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爆破设计。参数根据爆破试验成果以及之前开挖循环的总结合理进行选择。爆破设计审批须层层把关、层层控制,经审批后方可施工。
2.上钻平台的找平及清理
上钻前对作业面进行找平,并对虚渣进行清理,以便于钻机及钻机定位。预裂孔周边2m范围内大面平整度控制在20cm以内,并清除表面的积水、虚渣和松动岩石,以方便准确开孔,同时避免孔内掉入岩渣。
3.孔位控制
预裂孔须逐孔进行测量放点,孔位点与方位点的误差必须在所要求的误差范围之内,以保证放点精度。每个预裂孔必须对应1个方位点,位于孔位点对应的前方,并且距孔位不小于2.5m位置,以保证钻机方位控制的精度。
4. 钻具选择
1
建议采用导向性好、钻杆刚度大的CM-351、100B、TY370GN、JK590型潜孔钻钻孔,支钻牢靠、稳定。钻孔前须采用1m以上的钢板尺检查钻杆是否存在弯曲变形,严禁使用弯曲钻杆。
5.倾角及方位角控制
为保证造孔精度、避免钻头偏移,开孔时首先采用小冲击、少钻进的方法,钻进深度达到10cm左右时经校验合格后方可正常钻进;之后分别在钻进0.5、1.5m及每一根钻杆完全钻进后都要校核一次。钻孔倾角控制原则采用罗盘进行初调,以可调性的量角器控制为主,使量角器的线锤指针调整到设计角度;方位的控制采用线锤与钻杆确定的三角平面来控制,使线锤与钻杆重合,并在钻机钻进过程中做到3米以内每钻进一根钻杆检查校核一次。钻进3米以上后每2~3根钻杆校核一次。
6.器具的检查与校验
2
每班施工前须对当班使用的罗盘、量角器进行校验,误差超过0.5°的必须停止使用。
7.终孔检查及验收
每一孔造完后,首先及时清除孔口的石渣及岩粉,之后采用测斜仪对孔深、倾角、方位角进行检查,合格后用编织袋进行堵塞保护。对于不合格的孔须采用水泥浆回填后进行返工处理。
8.装药、连网及网络检查
严格按照爆破设计执行,对于装药结构、网络形式、单孔药量、单响药量要进行严格控制,严格爆破操作规程和操作工艺,现场技术人员对装药联网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对整个网络联结要全部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爆破。
9.其它注意事项:
(1)专题培训:定期对钻工及现场技术人员进行专题培训。 (2)技术交底:每一分区、梯段施工前,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员、现场管理人员、钻工、爆破工等副班长以上人员进行质量控制标准、施工方法、技术措施、计划完成时间的交底,交底工作必须有记录,交底人和被交底人须在交底记录上签名。
(3)参数优化:现场具体施工时,需根据各区域围堰类别的不同,参照爆破试验及之前的爆破循环及时调整和优化爆破参数,严格控制装药量,确保预裂孔半孔率在90%以上。
(4)特殊部位:对地质条件差或重要部位可采取预留保护层、超前支护、弱爆破的方式进行施工。
(5)地质超挖:对于因围岩存在明显的节理、裂隙、软弱夹层、溶洞等,爆破后形成主观很难控制的超欠挖情况的,需及时向监理单位提出地质超挖鉴定申请,并会同相关单位进行现场鉴定。
3
(6)责任划分:现场质控实行分区、分工、责任到人的方式,层层分工、层层落实
㈡ 石方洞挖
隧道掘进超欠挖现象严重,主要会出现:超挖过多,导致的出渣量和衬砌量增多而提高工程造价,均布超挖会产生应力集中而影响围岩稳定性;欠挖过多则会产生二次处理费用,且延误工期。所以隧道开挖必须控制好超欠挖,从而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
1.超欠挖产生的原因 (1)人为原因 主要表现为:
1)测量放样误差较大。
隧道内光线暗,照明条件差,致使测量放样误差较大,造成外轮廓线偏离,从而产生超欠挖。
2)施钻人员操作不熟练。
施钻人员钻孔不精确,周边孔钻孔时外插角控制不好,导致孔底深浅不一,也未落在同一平面上,从而产生超欠挖。
3)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差。
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淡薄,只图省时省力,不按设计施工。 4)施工人员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掌握不到位。
技术交底落实不到位,导致施工人员未能掌握光面爆破工艺的关键。
(2)机械原因 1)钻机故障。
钻机出现故障,致使钻孔质量差,从而影响爆破质量。 2)施钻平台设置不合理。
4
台车各层平台设置不合理,预留空间过大或者过小,使得钻孔操作困难,周边孔外插角难以控制,从而产生超欠挖。
(3)材料原因
炸药、导爆索未引爆,发生哑炮、瞎炮现象,从而产生超欠挖。 (4)工艺方法 1)爆破参数不合理
爆破参数未随围岩类别的变化而及时调整,从而产生超欠挖。 2)装药量及装药结构不合理
施工人员不按爆破设计的装药结构装药,错误的认为只要加大装药量就能提高炮孔利用率,就能得到较好的爆破效果,从而产生超挖;另一方面就是为了控制超挖盲目减少装药量而导致欠挖。
3)爆破网络连接不规范
爆破网络连接不规范,导致起爆次序未能按设计次序起爆或拒爆,从而导致局部欠挖。
(5)地质原因
因围岩存在明显的节理、裂隙、软弱夹层、溶洞等,爆破后形成主观很难控制的超欠挖情况。
2.超欠挖控制措施
(1)提高中线、高程、轮廓线的放样精度,并同步增强洞内照明。
直线段周边孔测量放线点不超过2m,曲线段逐孔放出孔位,以减少开孔误差。另外增强洞内照明质量。
(2)提高钻孔技术水平
洞挖光面爆破钻周边孔时采用钢管制作样板控制间距及方位和角度。周边孔在断面轮廓线上开孔,沿轮廓线的控制范围和掏槽孔
5
的位置偏差不大于5cm,其他孔位偏差不大于10cm。
所有的周边孔均在设计轮廓线上开孔,为保证下一循环钻孔,钻孔略向外倾斜2~3°,外倾角度控制采用罗盘或者简易制作的木条控制,各钻孔之间保持平行,孔底落在同一平面上。炮孔的孔底落在爆破图规定的平面上。
钻孔检查:钻孔过程中及钻孔后对钻孔方位、角度、孔深采用罗盘、钢卷尺等工具逐孔检查,不合格及时补打,否则不得进入下道工序。
(3)加强培训和技术交底
严格落实技术交底工作,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是施工人员牢牢掌握光面爆破的工艺技术,并会合理运用。同时建立及时准确的信息反馈系统,将超欠挖信息及时反馈给现场施工人员,以便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施工步骤,将超欠挖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
(4)加强风钻的维护保养
安排专人负责维护风钻,每天定时检查一次。 (5)调整改进施钻平台的不合理部分
对台车不合理部分进行改进,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更方便于钻孔作业。
(6)加强材料检验
6
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进货渠道,从源头上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7)配置合理的爆破参数
周边孔间距是控制岩面平整度的重要因素,根据岩石结构面及时调整,取40cm~50cm,岩石较完整,结构有利于围岩稳定的,间距取大值,反之取小值;周边孔线装药密度是控制岩面半孔率的重要因素,岩石完整取大值,反之取小值;爆破最大单响药量控制在50kg以内。
另外要随时掌握现场围岩类别,并及时根据围堰类别调整爆破参数。每次爆破后,对岩石爆破效果进行现场实地调查并做出评价,对爆破参数进行调整。
严格按照爆破设计的起爆顺序进行起爆,不得随意更改。 (8)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坚决落实质量责任制度,自上而下明确各级质量责任人,细化到明确各工序的具体责任人,定人定岗,制定奖罚制度,确保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
(9)加强地质情报预测与记录工作
安排专人及时对掌子面围岩进行观测描述,对围岩节理裂隙状态进行预测,并据此调整爆破参数和施工方法,动态控制超欠挖。
(10)拱顶部位预留足够的变形量
具体施工时,隧道拱顶应预留足够的变形量,避免因隧洞开挖后岩体卸荷发生沉降而造成侵限(即因变形而造成欠挖),从而产生二次处理。
3.光面爆破效果达到下列要求:
(1)残留炮孔痕迹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炮孔痕迹保存率:硬岩不少于80%;较完整和完整性差的岩石不少于50%;较破碎和
7
破碎岩石不小于20%。
(2)相邻两孔间的岩面平整,孔壁没有有明显的爆震裂隙。 (3)相邻两茬炮之间的台阶或预裂爆破孔的最大外斜值,不大于20cm。
(4)每项钻孔、爆破和支护作业完成,并经监理人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作业。
二、爆破试验 (一)试验目的
确定适合本标段地下洞室开挖地质条件、岩石特性的光面爆破、预裂爆破参数;控制爆破对非开挖岩体的破坏、扰动范围;掌握爆破对已进行喷锚区影响试验和相邻建筑物的影响程度。
(二)试验内容
分别选取不同部位,不同类型洞室、洞段岩体作以下试验: (1)爆破材料性能的试验检测和材料选择。 (2)爆破参数选择试验。 (3)爆破效果检测。
(4)爆破对已建邻近建筑物及喷锚区影响试验。 (三)爆破试验
(1)炸药和雷管性能试验方法
炸药和雷管性能试验将结合生产性爆破参数试验进行。 (2)光面和预裂爆破参数试验方法 1)使用统一孔径。
2)不耦合系数(分别取2、3)固定。 3)不同特性的岩体分别布置试验测点。 4)沿光爆和预裂面改变孔距和线装药密度。
8
5)对初步确定的爆破参数进行一组复核试验。 6)检查试验光面和预裂效果达到以下要求: ①残留炮孔痕迹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
②炮孔痕迹保存率:完整岩石在80%以上;较完整和完整性差的岩石不少于50%;较破碎和破碎岩石不小于20%。
③相邻两孔间的岩面平整,孔壁没有明显的爆震裂隙。 ④相邻两茬炮之间的台阶或预裂爆破孔的最大外斜值,不大于20cm。
⑤预裂爆破后必须形成贯串连续性的裂缝。 (四)爆破试验成果
通过爆破试验,优化爆破参数,优化爆破设计,改善爆破效果,检查石方爆、挖、装效果,为各地下洞室爆破施工提供最优的爆破参数。
(五)爆破试验成果提交
爆破试验完成后,将按合同要求向发包人提交爆破试验报告。其内容主要包括:
(1)试验内容及试验情况。
(2)试验后选定的爆破参数(附各次爆破成果及照片)。 (3)爆破区外岩体的破坏情况及范围(附相关照片及波速测试成果)。
(4)图纸及其他内容。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