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备一堂课

(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备一堂课

来源:百家汽车网


老舍笔下的《草原》是一篇自然美、人情美和语言美为一体的感人之作,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在教学中,同样的段落,先前虽然对学生强调要读出你喜欢的语气来,当琅琅书声充溢每一个角落,其神色、声调,却不尽人意。后来通过引导让学生在“读、思、议、想”的过程中理解了课文内容,感悟到“草原上空气新鲜,天空明朗”,本课重点一是让学生通过文章优美的语句,体会作者对草原美景及人民热爱的情感;二是在阅读课文中学习、体会作者是如何准确运用词语表情达意的,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本篇课文第一自然段主要描写了草原美景。教学中,我提问草原的哪些景色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学生们边读边画,讨论非常激烈。汇报中,同学们各抒已见,能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找出草原景色的特点:大、绿、美。本课书语言优美,用词丰富准确,并运用了恰当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将草原美景和人们的热情好客的场面展现在读者面前。我引导学生们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草原美景,体会出作者是如何准确运用词语表情达意的。下面就《草原》一课谈谈我的教学设计。 《草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句子的含义。 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

1.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2.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文字所表达的草原的意境美,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蒙汉情深,理解民族团结互助。 教学准备:

学生自己搜集草原风光图、草原歌曲

教学过程:

一、草原图片展:

拿出课下搜集的图片,分组交流,说说你看到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播放草原曲子,同学们,让我们伴着优美的草原乐曲走进老舍笔下那美丽的大草原。美读课文,然后开一个小小汇报会 。

学生汇报:草原的那些景色迷住了你? 三、体会草原风光美

听着这优美的乐曲,想到这一碧千里、牛羊成群的大草原,你们的心是不是和我一样已飞到那辽阔无垠、风景如画的境界中了呢?那么草原的景美在哪?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快快到课文里寻找美丽的景色吧!参观完后,开一个汇报会。 生自由汇报,或者把你喜欢的美景读给大家听。 汇报过程中,老师及时点拨理解重点句子。

四、到了草原,蒙汉人民都做了什么?先准备,分角色演一演,感悟草原人热情的民族风情。

分三组,一组蒙人、一组汉人、由于蒙汉语言不通,还需一组作解说,做现场报道。

1、导语:草原的辽阔、美丽的景色真是既令人惊叹,又叫人舒服,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辽阔的草原上又养育了怎么样的一个民族呢?

再读文章后半部分:蒙古族老乡身着节日盛装,策马疾驰,远迎来客。亲切相见部分、热情款待部分、尽情联欢部分:

香醇的奶酒、激跃的赛马、嘹亮的牧歌、狂欢的舞蹈,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呀!时间过得真快,在联欢的欢声笑语中,访问就要结束了,作者感受到了草原的景色美,人更美。在斜阳下,怎么舍得分别?作者感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理解句子的意思,齐读。

五、自解自悟后,为表演做好准备。(以下是生表演的过程) 六、导语:刚才我们主客欢聚一堂,载歌载舞、短暂的相聚,是我们对草原的风土人情有了一些了解,可时光毕竟短暂,如果你有不明白的,可想蒙古人民现场采访。

七:分成两个小组:蒙汉人民就不熟悉草原景色、更多的是民族风情提问采访,从而达到自解自悟。

八:才艺表现:草原景色如诗如画,草原人民好客大方,老舍先生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满心的愉快,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你的心情?(朗读、画画、编儿歌、唱草原歌曲、跳蒙古舞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