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烹饪技法
本人平常经常钻研烹饪技法,创新菜式。在单位经常担任大型会餐主厨,获得各级领导好评。多次在市里厨师竞赛获得奖项,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现在本人带领三个徒弟一起学习,这三个人努力认真,也多次在竞赛当中获奖,深受好评。
下面就谈谈本人对烹饪技法的一点点体会:
谈起烹饪技法,大家都能说出一二,但要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其实并不简单。几乎每本烹饪书籍的附录中都会罗列各种烹饪技法,但非专业人士往往过目即忘,只能记住“炒、烧,蒸、炸、烤”等常见烧法,对其他技法依然是一头雾水。其实烹饪技术不单单是烧法,还包括刀法、火候和炊具的合理运用。纵观人类的烹调进化过程,从直接烘烤,经过加水烹调,到用油烹制,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技法。面对不同分类方法,我认为还是按照使用传热媒介的不同来确定分类方法易记好懂。
具体来讲,传热媒介主要有水、油、火等等,再加上火候和加热时间就可以确定不同的烹调技法。下面具体讲述不同的烹调技法:
油为传热媒介——烹饪最重要的方法
中国过去有句俗语叫“油多不坏菜,礼多人不怪”。以油传热,主要有“爆、炒、炸”。所谓“爆”,就是把炸过的材料以大火、高温油快炒后立即取出的手法。根据加制辅料和调料的不同,还可分为油爆,芫爆,葱爆,汤爆等法。炒是中国菜烹饪中采用最广泛的方法,热锅加入少量油烧热后,即放人材料与调味料,迅速搅拌翻动至熟。炒菜通常需先准备好材料及调味料并把水汽脱千。炒的时间不宜长,以保持食物的脆嫩,有时菜的主辅料
太多,则需要分别处理后再炒。使用较深的锅,放人多量的油(油要满过食物)烧热,将食物投入加热的过程谓之“炸”。炸至金黄色起脆皮即好。用火的大小须视各种做法和食物而定,炸的时间以食物熟至外脆内嫩为上乘。此法为快餐所惯用,如“炸薯条”。而煎也是炸的一种,但用的油较少,以不漫过食物为原则。要诀是先将锅烧至大热,再放入少量的油,以中火慢煎食物,使食物两面发黄松脆。有的即刻吃,有的须另加调味料再吃。 烹亦是炸的一种,是把食物先炸或煎过,或把食物人沸油半煎半炸至熟(用油比煎多,比炸少),才将作料加入,略一沸滚拌炒即成。动作要快,虽加酱油、醋等流质,仍需保持炸过的脆皮和香味。走油是把材料煮熟,擦干水分,投进快火滚热的油锅内,紧盖锅盖至材料熟透后取出,再浸于冷水中直到表面起皱纹为止。走油可降低肥肉的脂肪量,经过油炸,可增加肉的美味。
水为传热媒介——烹饪最早的方法
从人类开始食用熟食,就是用水和火来加热。水传热能的烹饪技法最多,主要有“煨、炖、焖、烩”等等。蒸是中国最早最好的发明。将水烧开,食物放入蒸笼内,盖紧锅盖,借水蒸气的热力使食物成熟,蒸的食物比煮的清鲜,并可保持食物原形、原味。如“清蒸鲥鱼”。烩是先把汁或汤注入锅中,再加入食物慢火煮之,但汁不可太多,烩的菜大多是勾芡的,以不稠不稀为宜,烩菜的材料通常须先入水煮或炒过。如“烩蹄筋”。煮是把食物放人汤水中,隔锅用火使汤水沸滚煮熟食物。家常汤类多半使用煮法。也有将煮作为一项程序,只是使食物先白煮成熟,再作其他烹调之用。其他还有灼、氽、涮等法,把食物在沸水或汤水中迅速煮一下,刚熟即可,捞出后多半加调味料吃。如广东菜的“白灼基围虾”和淮扬菜的“煮千丝”。炖是将水放入锅内,加入各种调味料、作料及食物,以汤水不漫过食物为原则,置于慢火上,长时间蒸煮至食物酥软成熟。考究的做法则用瓷的内锅,放于大锅中,隔水炖之,汤汁清鲜,与蒸相同,但蒸用大火。其他还有熬、卤、焖、煨等,都是炖的变异,以不同的辅料和调料来定。原料需要辅料来改原味,使菜肴酥烂人味。如
“黄焖鱼翅”、“炖生敲”。“熘”是中国莱的做法之一,将材料炸熟(也可用滚水烫或蒸),再加上调味料勾芡。依调味料制作法的不同,可分焦熘、滑熘、糖熘、醋熘、糟熘、软熘等。此菜为人们广泛接受,各个莱系都广泛运用。如“糟熘鱼片”。
火传热的方法——“烤、熏、燎”
烤是火在四周烧,现代多半是将食物放在炉中或烤箱中加热至熟,使油脂流出、表皮香脆,中餐烤的菜式不多,不如西餐。“烤”在西方非常普遍,也是阿拉伯、南非等地的重要烹饪技法,以其内香、外脆、松嫩、味美、色鲜的口感特色而被各国人民所称赞。主要有:(1)直接烧烤;(2)铁板烧烤;(3)烤炉烧烤。在烤之前一定要对原料作腌制处理,以确保人味,品尝时沾椒盐或酱料来增味。现代健康知识认为,烧烤过程中会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残留,但烧烤过程去油,能揭开原料的香气、保持食物的鲜嫩,是其他技法所不能比拟的。燎是北京沙锅居历经百余年研究出来的独特方法。把带皮的猪肉或头脚直接用火烤焦到一定程度,再放人锅里煮,由于肉皮被燎过,所以极为芳香。其他菜系不太用。燎的时候火力不能太强,太强皮被烤烂,太弱则皮不焦,无法达到香的效果。燎的方式是以特制的铁叉穿入猪肉中,置于火上燎,并不断翻动肉块,使整个皮焦到呈现粒状物,便算完成“燎”的工作。之后,放入热汤中烫约三十分钟,至取出的皮呈金黄色,擦掉黑焦部分,置于注有清水的砂锅中煮熟。这种用燎法做成的肉极其芳香可口,尝过的人总想再吃。著名的菜式有“火燎鸭心”。
刀工和火候
采用不同的烹饪技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食物原料的形状,是“块、条、段、片、丁、粒、末、茸、球”,还是整只动物原料。而这些原料的形状加工就是厨师刀功。刀工从主要的讲有切,斩,批,剁,砍,削,旋,剜,剞,剔,排,敲,拍,刮等等。最后谈
一谈火候,同样的技能,同样的刀法,不同的火候,会做出大相径庭的两道菜。这是中国烹饪最难掌握和学习的,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经验来判断。具体来讲,“火候”包括火力,火度,火热,火时等因素,就像常说的“急火,武火,旺火,慢火,小火,文火”,都是对火候的习惯描绘。火候不到家,往往会使菜肴功亏一篑。“三分技术七分火”的行话,是对火候的地位的最高描述。
综上所述,烹饪技术既包含初步加工的焯水、制汤、过油、走红,还要运用上浆、挂糊、勾芡,另外还有挂霜、拔丝等等,加上刀工的准确运用和恰到好处的火候,才能制成一款完美的菜肴。要掌握和欣赏一道菜肴的技巧,理解厨师的功力,一靠多看广吃,二靠实践,才能体会其中的妙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