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浙江预防医学2002年第14卷第7期Zhejianl ̄Prey Med,July 2002,Vol 14,No.7 ・27・ 广州管圆线虫病防治探讨 范丽娟 中图分类号:R53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0931(2002)07—0027—01 广州管圆线虫由我国学者陈心陶(1933)在广州家鼠 肺部中发现并命名。首例人体广州管圆线虫病由Nomura和 Lin在发现…。中国首例广州管圆线虫病由何竞智 报道(1984) 】,至今我国查见病原体确诊为广州管圆线虫 病的病例共43例(35例、2例、广东2例、上海 l例(外来者,广州市人,居住、辽宁2例、温州l 例) 】,但太平洋岛屿与东南亚国家报道的临床病例包括 我国省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患者在内已超过 了4例”】。国内近年来对临床上一些不明原因嗜酸性粒细 胞增多性脑膜炎的病例,也曾有疑诊为广州管圆线虫引起 的感染报道 J。薛大燕等报道温州某饭店聚餐的182人中, 有半生食福寿螺螺肉者105人中发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 脑膜炎或脑膜脑炎者,罹患率为44.8%(47/105);未食这 种螺肉的77人,无1人发病。结合I临床症状、流行病学、 病原学和血清免疫学进行综合分析,证实温州市暴发流行 起广州管圆线虫病 】,另外,还对广州管圆线虫成虫、 一鼠体内的广州管圆线虫幼虫已全部杀死且不再检出.可供 I临床用药参考。一般预后良好,死亡率低。 预防该病重在加强卫生健康教育.提高群众自我保健 意识,防止病从口入,不要吃生的和半生的螺类、蛤蝓及 转续宿主蛙类、河虾等。有可能被螺类污染的蔬菜不宜生 吃。灭鼠对预防本病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l梁浩昆.关于广州管圆线虫病概述.广州医学院学报、1988、 l6(1):95 2何竟智,朱师晦.广州管圆线虫在我国人群病例的脑脊液 中首次发现与证实.广州医学院学报,1984,12(3):l 3许隆棋,余森海,徐淑惠.中国人体寄生虫分布与危害.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0,ll9 4常正山,蒋则孝.倪秀君,等.在患者脑脊液中同时查见广州 管甸线虫第v期幼虫与发育期雌性成虫.中国寄生虫与寄生虫 病杂志,1997,15:285 幼虫、中间宿主螺类以及终末宿主鼠类进行了观察与调查。 其成虫、幼虫形态测量结果与描述与前人基本相符。 5安春丽,郑兰艳,王雪莲.从患者脑脊液中检出广州管圆线虫 发育期雄虫和雌性成虫.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0,16(4): 63 人体感染广州管圆线虫主要是人因食用生或半生的含 有第三期幼虫的螺类、鱼、虾以及被此幼虫污染的蔬菜、 瓜果和饮水所致,而人不是广州管圆线虫的正常宿主,因 此幼虫在中枢神经系统停留时间较长,引起嗜酸性粒细胞 增多性脑炎或脑膜脑炎,个别幼虫还侵犯眼和肺脏。 本病无特效治疗药,一般采用对症和支持疗法,但据 动物实验,阿苯哒唑和甲苯咪唑给药总量为60mg/kg时, 作者单位: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杭州 3l0oO9 6叶秀云,胡鸿文,张雅丽,等.温州市首例小儿广州管圆线虫 报告.温州医学院学报,1999,29:ll 7赵慰先.人体寄生虫学.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84 8黄贤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l例报告.新医药通讯, l979.1:35 9薛大燕,阮云洲,林宝楚,等.温州市一起广州管圆线虫病暴 发流行的调查.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0,l8(3): 176 (收稿Et期:2001.12.18) (上接第9页)告系统敏感性接近,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 与邻近或同类省份比较 。J,监测工作需要进一步改进,包 括医疗单位报告认识的提高、发现病例后的调查、采血、 发的及时确诊。因此要进一步健全网络建设,保证市级麻 疹实验室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要加强对检测工作的 规范和质量控制。 报告、实验室诊断和病例分类等各环节的有效控制等,同 时要积极开展主动监测和主动搜索。 麻疹爆发的监测工作是麻疹监测的一项重要工作.是 进一步了解麻疹流行病学特征的重要依据,但是目前由于 麻疹爆发的定义缺少可操作性,以及其它一些非技术因素 的干扰,使得麻疹爆发的监测水平没有突破,敏感性和及 时性较差,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对麻疹爆发监测的认识。 麻疹实验室监测是进一步提高麻疹病例分类的特异性 和追踪麻疹毒株流行情况的主要措施。目前,麻疹实验室 监测相对滞后于病例的监测,影响了病例的分类和麻疹爆 参考文献 l王莉霞,朱徐,王克安.全国2000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中国 计划免疫杂志,200l,7(6):326 2徐爱强,许青,宋立志,等.山东省1999—2000年麻疹监测分 析.中国计划免疫杂志,2001.7(6):338 3余文周,何维宽,周淑杰,等.安徽省1999—2000年麻疹疑似 病例监测状况分析.中国计划免疫杂志,2001,7(5):268 (收稿Et期:200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