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查概况
为了准确的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我们小组五人于20__年_月份在固原回中实习期间,对高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和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共发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59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调查问卷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明确的教育价值观。41%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34%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考大学,15%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5%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能挣更多的钱。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年轻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97%的学生认为大学毕业收入高。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37%的学生对学习很有热情,31%的学生对学习热情较高,31%的学生对学习热情中等。
调查还发现,66%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结果显示,61%的学生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课程感兴趣。
3、学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明确的认识,其中71%的学生更希望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却有72%的学生认为老师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17%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农业知识,使其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如果考不上大学,76%的学生选择继续上高职或大专学校,打算外出打工和回家务农的几乎没有。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调查显示,32%的人认为考大学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生越来越强烈的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42%的学生认为,考大学是为了更好的生活,17%的学生认为考大学是为了父母,19%的学生认为学习动力来自于将来拿一份高而稳定的薪水。
2、学习目的明确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42%认为学习知识是必要的环节,可接触新人新事物,41%的学生
认为学习是必须的,不认真学习将来很难生存。
3、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调查显示,46%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压力来自于家长的期望,36%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压力来自于同学的竞争,46%的学生学习动力来自于父母期望,看来目前家庭期望对学生影响力非常大,大多数家长都望子成X,望女成凤,无形中给中学生学习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
调查还显示,63%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22%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很渺茫,22%的学生对未来是走一步是一步。当然,还有51%的学生认为学习成绩是影响其成绩的最大因素,而人际关系、学校管理制度、家庭困扰各对其影响因素占16%;68%的学生认为一次考试失利将是他更加努力学习,而只有20%的人认为考试失利使他的情绪波动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