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及今日的军事,无论是职业的专家,还是业余的爱好者,无不对所谓的信息战·电子战大加推崇·津津乐道。却对战争中的最基本战术只字不提。也许在他们的眼中,这种老一套的东西早已过时了,根本不值一提。的确,在平时的表演中,电子信息会显示得五彩纷呈·虎虎生威,叫饱眼福。但别忘了一到实战面临真正的对手时,我们在这方面是无优势可言的。假如到那时没了优势,电子信息被遏制,平时的那一套派不上用场,我们的先进设备就有可能成了一堆废铜烂铁,自己也成了聋子·瞎子,还有什么本领与人家较量呢?于是,战争又会回到最原始的方式上来,那就是与人家比战术的运用。在冷兵器时代,的战术讲究线状布防,在兵力的具体部署上有一线·二线之分,一线去面对敌人,二线做预备队以便随时补充一线的空缺。大多只给自己留个施展战术的空间,不太讲究战略纵深。到了热兵器时就不行了,随着火炮·飞机的加入,彼此火力打击距离都增大,都可以在没看见对手时将他杀伤。而且由于运载方式的改变,的机动能力有了质的飞越。这种单纯的线状布防假如一旦被撕开个口子,就是叫二线及时补上去也会无济于事,二战时的苏军在这上面就吃过大亏。在这之后,人们开始注重构筑作战地域来增强防御。那么,又该如何构筑有效的作战地域呢?各国都曾为此研究过。最典型的是在战争年代时,刘伯承元帅在对付黄维的突围时,要求各在具体兵力部署时,不应以线状布防,而是以三角布防,大纵深设局,逐次抵抗的方法来消耗敌人的进攻势头。所谓的三角布防首先讲求以轻重机·便携炮或反坦克火箭为主体,把步兵班分成几个有效的战斗小组作为三角的支撑点,支撑巩固掩体,相互接应控制局面,以确保作战地域的坚固来达到战线的稳定。这种战术的好处是,可以用较少的兵力来控制局面,从而为自己的战略预备队提供更多的有生力量。而且也是在敌人的炮火打击下减少伤亡的有效措施。真正了符合战争‘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一原则。不论什么事情,都要有个真正的认识,人生活的是一个现实的世界,这个世界中的很多事都很需要人在更多的时间中去真实地面对现实,正确地去解决现实。而不是几句纸上谈兵·豪言壮语就能解决的。只有脚踏实地,做人才能实在,才能更好地经受起风雨的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