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3责南县牦牛繁殖现状分析 3.1调查结果显示,贵南县牦牛群中适繁母畜数量占 39.34%,不到群体总量的40%,母瞢比例明显偏低, 是造成群体繁殖偏低的主要原因。另外,在贵南县母 牦牛一般在3岁后开始发情,产犊以单胎为主,双胞胎 牛列很少u 。母牛产犊后一般要隔一年后才能再发 情,部分母牛产犊2年后才能发情再妊娠产犊 j,产犊 间隔较长也是造成贵南县牦牛繁殖率低下的内在因素 2012年第42卷第1期(总第217期) 4提高牦牛繁殖率的主要途径 4.1引进、普及良种i提高生产性能。从大通种场等 牦牛良种繁育基地不断引进良种公牛,通过导人异地 血缘,避免近亲繁殖,提高个体繁殖性能。 4.2引导牧民转变生产经营观念。除保留必需的非 生产性牲畜外,提前出售多余或过剩的牲畜,推广犊牛 培育,牦牛选育技术,加大超龄牛淘汰率,逐步提高牦 牛群中的母畜比例。 4.3改变传统生产经营方式。逐步推广犊牛半哺乳 之一。 让犊牛采食应有的或足 3.2牦牛群中,当年出生的犊牛占到群体总数的 培育技术至全哺乳培育技术,满足犊牛的生长的需求,促进犊牛的生长 20%,周岁至3岁育成牛拥有量占群体总量的近 够的乳汁量,提高犊牛体质,进而缩短初情期。同时,对妊 35%,群体中半数以上是当年出生和3周岁以内未成 和发育,恢复其因妊娠、产犊和哺 年的育成牛。说明贵南县牦牛业生产仍延续着传统的 娠期、哺乳期母牛进行补饲, 以满足家庭自给自足为主要方向的生产模式。选育程 乳造成的体能损失。・4加大饲草基地建设投入,改善牦牛饲养条件。在 度低、生长发育慢、出栏率低、商品率低是制约贵南县 4.夏季开展圈窝种草,选择青燕麦和豌豆混播等一些具 提高牦牛繁殖效率的瓶颈难题。 适口性和营养价值高的牧草进行种植。 3.3牦牛群中公母比例较理论值高近一倍,驮牛、后 有优良适应性、贮备青干草以备冬春季节因饲草匮乏,造成牦牛 备种公牛等非生产性牲畜在畜群中比例偏高,是造成 收割、 畜群结构不合理主要因索。牦牛群中的种公牛、后备 损亡。种公牛都以本群自选为主,近亲繁殖问题严重。同时 5建议 紧紧抓住生态畜牧业建设的有力时机,加大对草 牦牛养殖户一般习惯将公犊饲养至2周岁以后才开始 5.1减少漫长冬 陆续出售,4岁以上的去势公牛几乎售光。母牛的淘 场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强牦牛暖棚的建设,冬春 汰年龄以l5岁为标准,此时母牛的门齿已磨至与齿龈 季由于御寒而造成的体能消耗。改变饲养方式, 相平或个别脱落,已不能正常采集饲草。而适繁母牛 季要给生产母牛适量朴饲,以恢复母牛的体能。2 改变生产经营方式,加大对犊牛及周岁牛的育肥 产犊后的产奶旺季,牧民为了多挤奶,通常将母乳挤至 5.提倡秋育肥出栏,加快牛群周转。 犊牛无奶可哺为止,这种过度挤奶使犊牛所摄取的养 力度和出售力度, 分达不到生长发育的基本需求,犊牛8月龄时体重还 参考文献:(1]中国牦牛学编写委员会。中国牦牛学[M】.成都:四川 不刭40I【g,加之慢长严寒季节影响,更使体能消耗过 1989. 大,生长缓慢。青年母牦牛3岁时才进入发情期,这样 科学技术出版社,(2)张君,冶成君,德科加,等.高原型牦牛繁育状况调查 的生产经营现状,势必造成饲养过多且不必要的牲畜, [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O5,(2):21—23. 不仅是阻碍牛群周转、降低生产效益和增加草场负荷 的症结所在,同时也不利于提高群体繁殖效率。 河南县绵羊寄生虫区系调查 赵霞,扎西当智 (青海省河南县畜牧兽医工作站,811500) 搞要:对河南县9只绵羊的下水进行了寄生虫区系调查。结果:发现吸虫1种、线虫l2种、绦虫蚴2种、绦虫1种。 优势虫种为普通奥斯特线虫、马氏马歌尔线虫和羊仰口线虫,感染率均分别为100%、88,9%、88.9%。 关键词:河南县;绵羊;寄生虫;区系调查 中圈分类号:¥85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7950{2012}01-0034-02 河南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是一个以畜牧为主的 纯牧业县,与甘肃省甘南地区毗邻,平均海拔在3600m 以上,年降水量600rain,共有土地总面积6997.45 km ,畜牧业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为了摸清河南县 绵羊寄生虫目前的感染状况,为今后有效的控制绵羊 寄生虫病的发生,笔者于2009年3月至4月在绵羊寄 生虫感染的高峰时期,进行了该地区的绵羊寄生虫感 染状况的调查。 1材料和方法 1.1调查屠宰绵羊的下水(包括:头、食道、胃、小肠、 大肠、心、肝、肺等),共计9付。 1.2按文献u 介绍的方法收集瘤胃、真胃、小肠、大 肠、心肌、肝、肺、鼻腔、脑部和食道等组织器官内的全 部虫体,将虫体逐一鉴定,并计算出虫体的感染率、感 收稿日期:2011—11—15 染强度。 2结果 2.1本次调查共发现吸虫1种、线虫l2种、绦虫蚴2 种、绦虫1种。 2.2普通奥斯特线虫、马氏马歇尔线虫和羊仰口线虫 的感染率均高,感染率均分别为100%、88.9%、 88.9%,感染强度平均分别为38.3、23.7和20.6,为 优势虫种 】。虫种的感染率及感染强度见附表l。 3讨论 3.I本次调查正值春季虫体感染较多的时间,发现的 虫体种类较多。当地寄生虫以消化道线虫为主,且为 混合感染,应对全群羊选用药物进行驱虫。安排驱虫 般在春秋两季各进行1次,冬季用高效驱虫药驱杀 黏膜内的幼虫,以消除春季排卵高潮。 一35 1/2012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Chinese Qinghai Journal of Animal and Veterinary Sciences 42卷1期 Vo1.42,No.1 表1 河南县绵羊寄生虫感染率及感染强度统计表 3.2加强饲养管理。放牧绵羊尽可能避开潮湿地带, 尤其不能放牧在纳滩,以减少感染机会,建立清洁的饮 水点,注意饮水的清洁卫生。合理补充精料和矿物质, 提高畜体自身的抵抗力。 3.3国产阿维菌素对绵羊内外寄生虫,尤其是对消化 道线虫的驱杀效果好。所以在放牧条件下,按季节动 态规律在寄生高峰期驱虫,驱虫效果显著。也可使用 丙硫咪唑进行驱虫,从而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 3.4全面规划牧场,有计划地进行分区轮牧,适时转 移牧场。为了提高草地的利用率,可与不同种牲畜进 行轮牧。 参考文献: (1]青海省畜牧厅主编.青海省畜禽疫病志[M].甘肃民族 出版社,1993:363--366. [2)韩占成,李昕,杨文才.贵南县绵羊寄生虫区系调查 [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O,30(5):29. 湟源县大华镇藏香猪养殖情况调查 张祯 (青海省湟源县畜牧兽医站,湟源,812100) 摘要:2010年3月,湟源县个体养殖户从林芝地区引进藏香猪49头其中公3头,母46头),到大华镇饲养,成 立了湟源县第一家藏香猪养殖合作社,到目前存栏藏香猪240头。已出栏仔猪50头,年收益在10万元。 关键词:藏香猪;养殖;效益;调查 . 中图分类号:S8l2.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3-7950{2012)01-0035-01 藏香猪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原小型猪种,是我国猪 种资源的无价之宝,现已被农业部列为国家二类保护 猪种。藏香猪饲养被定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养殖藏 香猪投入少,收益高,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l基本情况 湟源县是畜牧业养殖示范县,湟源县提 出了“畜牧富民战略”。为发展畜牧业营造了良好的 氛围。大华镇位于湟源县城西部,距县城7km,国道 315线,青藏铁路穿境而过。辖区内厂矿企业较多.被 县命名为工业园区,全镇25个行政村,饲养生猪 9 500余头,其中母猪680头,现有生猪规模养殖场两 个,存栏生猪750头。大华镇地域面积广阔,山大沟 深,草场面积大,适合藏香猪的发展养殖。 2调查方法 在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将3O头母猪,在不同 时间产的200头仔猪测定初生重,60日断奶重,90日 龄重,180日龄重,240日龄屠宰,并测定计算屠宰率。 3调查结果数据见表 藏香猪不同日龄体重测定表 由采食,晚上只饲喂少量的洋芋,胡萝卜,藏香猪适应 当地的气候条件,很少生病。因此一只藏香猪出生到 出栏只需要开支300元左右。 3.2藏香猪在简单饲养条件下,从60日龄断奶到 240日龄屠宰出栏,体重可达到21.16I【g,屠宰率 64.3%。 3.3藏香猪肉在当地80元/Jcg,一头香猪可获纯收入 l20o元 3.1藏香猪的饲养管理,藏香猪的饲养管理相对简单 粗放,由于藏香猪适宜于高山放牧饲养,在夏天5—9 月份,每天只喂一次,每头0.2kg/d精料,白天上山自 由采食。在冬天每头0.5kg/'d精料,白天上山放牧自 收稿日期:2011—11-06 3.4藏香猪在育肥前期90到180日龄阶段日增重在 220g左右,在后期日增重130g左右,因此。藏香猪在8 月龄前屠宰比较适合。 3.5在春夏秋三季的气候条件,藏香猪在当地饲养育 肥的效益比冬季好,日增重明显提高。可缩短育肥周 期,较少饲养开支。 3.6近两年的饲养观察,藏香猪几乎不发生普通疾病 和常见的传染病,比一般的猪更容易饲养,具有较强的 免疫力。 4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1如对藏香猪长时间圈养容易发生腹泻,营养不良 等疾病。在寒冷的冬季,藏香猪在暖棚饲养最好。饲 养密度不宜过大。 4.2藏香猪肉品质好,味道鲜,但价格高,市场销量还 需进一步扩大。 ’ 4.3藏香猪养殖合作社目前在本地由于草山实行承 包制度,没有稳定的饲养场地,资金周转困难,需要有 关部门的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