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我的笨,启迪孩子们的智慧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能够有幸坐在这里我感到很开心也很惶恐,对于老老师来说我不是最有建树和经验的,而对于新老师来说他们所具有的热情、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识又是我所欠缺的。所以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和大家一起交流,对我来说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教学工作包含的内容太广泛,作为各方面都很平凡的我这样的“笨老师”来说,努力之下虽有些收获,但也有不少困惑。有的已经迎刃而解,有的还在摸索实践之中。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感悟与大家分享,我交流的话题是《用我的笨,启迪孩子的智慧》。说的不对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我只是傻傻的爱着他们
我觉得,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都知道,做人的工作很难,尤其是我们接触的对象是处在性格塑造期的孩子们,如果想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得心应手,必须要在教学之外去了解他们的喜好,揣摩他们的心理。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自己这大半年来的教学生活中,与学生相处中的一些片段:刚到这里工作时,因为教学的实际情况与自己内心的想象差距太大,教学被动的局面时有,虽然总得来说我所带的几个班级整体很好,多数孩子能认真对待学习。但是也有一些情况还是让我不知所措,尤其面对顽皮难缠的学生,比如不听老师讲课,在课堂上说废话;还有不认真写作业时,我总会发出自己空有一腔热血,却毫无招架之力的感慨,当然,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在于自己缺乏与学生互动经验以及驾驭学生的能力。
这些日子,我尽量和学生保持课上是师长,课下是朋友的关系,立场分明,从来没有不分场合的一张脸对待,那样起不到有效的作用。“亲其师而信其道”。我相信,学生只有喜欢你了,他才会更喜欢上你的课,才会在这一学科上花时间和功夫去学习。所以带着“爱”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你会发现,学生的眼睛里也满是爱的情谊。这种爱,是不歧视任何一个差生,是了解学生学习的状态,是及时体察他们的情绪,是懂得维护学生的尊严。它不一定需要你穷心尽力,有时,这爱可能只是你的一个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次真诚的鼓掌,一句鼓励的话语。所以,我觉得我们都有必要用爱来建立我们的师生关系。
二、因为爱着,所以“惯”着。
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更加顺利。而习惯的养成在学生的启蒙阶段尤其重要,甚至在这个时期形成的习惯会影响其一生。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应成为
1
小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对于各年级段的孩子们来说,活泼好动都是他们的天性,自控能力差,往往知道该怎么做,但就是无法控制自己,贪玩、懒散,这些坏习气又会导致他们课堂不爱动脑、不积极发言、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等坏习惯的养成。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循序渐进,从点滴抓起,逐步积累。
学生好习惯的培养,首先我们教师要有正确的工作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开学之初都向学生强调一些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具,三分钟预备铃后有课代表领着全班同学读书。下课后,将所用书本文具收拾整齐放入抽屉里等。看似繁琐,只要养成习惯,其实也就是随手而已。课堂还要培养学生“会听、勤思、敢说、善问以及敢质疑”的习惯。会听:上课时专心听课,细心地听同学们的发言,边听边思,精力集中。勤思:积极思考提出的问题和同学们的解答情况,要在学习过程中边观察边思考。敢说:上课要大胆发言,敢说话,敢大声说话,敢于反驳别人乃至老师的意见。善问:没听懂的内容和在练习反馈中遇到的不会的问题,要善于问。敢于质疑,刚开始训练他们的时候我会刻意说错话或者板书出错,课前我会有相应的暗示,她们一般都能够发现。这样一来他们就不会尽信书。这些习惯的养成都可以帮助学生能更好的学习。其次,要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的好习惯开始,逐渐波及开来,稳固下来后,再进行下一个,这方面短、快、平的方法是没有的。也可以讲究一些有效的方法,例如:将责任范围缩小,让尽量多的学生都有负责项目,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制度要跟上,发现好的典型要及时表扬。还可以通过与家长的互通,达成共识,双管齐下,共同督促,也是一种办法。
另外,我们教师也应做好表率作用,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孩子模仿能力极强,在学生的眼里,教师的地位是神圣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将成为学生模仿的榜样。如黑板上整齐规范、一丝不苟的板书;听学生发言时,我是微笑着站在他面前,表现出认真倾听的姿态;读书、说话时,运用不同的语气、得体的服装等,都是学生模仿的标本,对于学生来说都是直面的影响。另外,在学生中树立典型,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做教材,也会有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竭尽全力只为取悦他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使之在最佳的状态下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使学生在自己的起点得到充分的发展。上好一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情趣、精神状态是很重要的,而教师的开篇导语对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动机,引起学习兴趣等方面,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如果我们能精心设计导语;或设疑布障、引
2
起悬念;或创设情境,渲染气氛……都会如同磁铁一样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开课之初就产生新奇之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比如故事导入法,还有谜语导入法、直观教具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等都是极好的激趣手段。如果再加上老师扎实的备课,深厚的文学功底,出口成章,同时又幽默风趣、妙语连珠,课堂设计新颖、灵活。再辅之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利用声音、图片、视频、动画等等,配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学生都会被深深吸引,积极性也会被调动起来了,对课本的学习更会产生极大的兴趣。总之,教师要想方设法,变着花样把学生引入课堂的轨道上来,让学生每节课都感到新鲜。
多表扬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也能提高学生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再好的学生,也有怠倦的时候。这时候,一味的训斥,不但不能及时地矫正,而且可能会让学生厌烦,起到不良的影响。我们都会有这种感觉,当学生反应慢、或对所学东西不理解的时候,我们都会耐着性子给他们再讲一遍、两遍,甚至三遍,可是如果这时候,他还不懂的话,我们就会生气,训斥他们,边训斥边再讲,这时候,虽然他不断点头,表明自己会了,但实际上,他们肯定还是不会,因为咱们的气势、咱们的声调、咱们的咄咄逼人,已经把他们吓坏了,他的脑子已经不会转圈了,他们想快点逃走。这对他今后的学习就会蒙上阴影。如果这时候,先安慰他们一下,表示你已经尽力了,鼓励他们可以先把这个问题放一放,自己随后慢慢儿再想一想,或许隔一夜,或几天后,就会豁然明白了!这样的话,他们不但不会逃避,反而会主动去探究这个问题啦。
四、理解,但不能接受。
十根手指还有长短,更别说是来自各个家庭的性格迥异的学生了。这些学生在学习能力、方法、态度上都是不同的,有自觉的、有懒惰的,有聪明的也有比较愚笨的,这些我们都能理解。但是,在教学中绝对不能听天由命的接受。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代替老师、家长学的,是为自己学的。在此基础上,在心理上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和关怀,学习上要循序渐进,不能一刀切,让他们适当的尝到成功的“甜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还有一些是因为一直以来学习习惯差,加上家长由于工作等各种原因对孩子缺少必要的监督和指导,使孩子长期以来自由懒散惯了,形成了不良的习惯。作业马虎,更严重的是经常少写、不写作业。于是我就经常与这些懒、马虎的孩子家长交流,让家长协助教育孩子。当家长看到我们这么认真,他们肯定也会多多少少有所改变。因此,我们必须把握住机会,每天争取让家长监督学生完成,至少可以让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这样齐抓共管,才能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
五、因为爱,我也要变得更好
教海无涯、学海亦无涯,教学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有教也有学,永无尽头。我们教师应时刻谨记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坚持提升自我,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教学之余,我也经常借助于电脑、书籍等不断充电,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等等方面的内容,养成阅读习惯。我觉得读书要跟自己的实际联系起来,将自己的所读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把别人的一些好的做法,恰当地运用到教学中来,也算是一种创新。
以上只是我教学上的一点小小的体会,教学工作本是千头万绪,在实践之中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学之路还很长,我还在不断地努力中。谢谢大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