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产品设计书籍读后感3000字

产品设计书籍读后感3000字

来源:百家汽车网


产品设计书籍读后感3000字

在序言中,原研哉即表明,此书是为在设计门口观望徘徊的人所著写。为了描绘门内的世界,这本书首先以点带面地介绍了现代设计的起源于发展。与标准教科书《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著)不同,由于读者设定的为一般都普通人,因此仅截取了最具特色的几个视点使读者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毫无疑问,工艺美术运动(Art and Craft Movement)是现代设计的原点,新艺术运动则将过去的形式解体,包豪斯则是在解体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造型语言。这些二十世纪初的设计思想背后有一个共同点,即使或多或少的社会主义思想。不过正如原研哉所说“带有一些理想主义成分的社会伦理关系是设计概念生成的前提。这种思想概念越纯粹,在经济发展为圭臬的土地上实施难度就越大。”(p22)

书中对各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做出了一些平易近人的解说。不过以点来切入,对入门者足矣,对于想要系统了解整段历程以及各种风格的人来说,显得有些散乱和概括。

首先是二战之后的日本,在设计思考上同当今的中国颇有相似之处,力图在欧美现代主义和传统风格中寻求一种平衡。日本的设计一直向着发展经济的方向前进,具有高质量,规格化,量产化的特点。(书中所提到的“产业设计与文化的”也许是指双轨制?)

美国的工业,建筑设计受包豪斯影响,后发展为国际主义风格,以带动消费为主要目的,产品更新速度极快。不过在我看来,过度的消费主义,如“有计划的废止制度”在当今社会中执行得太过迅速,已经形成了一种“不诚实”的设计风潮。Diter Rams在BBC的纪录片《设计天赋》中与摄影师有过这么一段对话,以解释他的设计十诫:“Good design is honest.”“What is dishonest?”“Lying.”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在那些被飞速淘汰

的产品中,有多少是真正因为其功能无法再满足人人们需求而被抛弃的。iPhone曾经被视为产品设计中的一个成功案例,甚至是手机设计的里程碑,而如今一代代快速的更迭和废弃(系统的升级,造型的更新,不耐用的配件)只是让它沦为了一种快消费产品。

欧洲的现代设计保留了一些手工艺气息,各具特色。简约温情,利用传统的木材,皮革以及高超传统手工艺技巧的北欧;自由奔放,继承了文艺复兴成果,别具一格的意大利;理性严谨,开创了新的美学领域,具有工业美感的德国等等。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现代主义出现在人们的事业之中。其形态充满了对设计现象的批判与戏谑,但始终是设计大师们的嬉戏,无法替代严肃的现代主义设计。原研哉认为,沉溺其中的年轻设计师也许会陷入后现代主义的泥淖中。而我认为,不仅是设计师,年轻的消费者也容易进入误区,把后现代主义的嬉戏当做一种艺术的优秀范例。

以Jonh Galliano为例(曾经写过一篇蠢萌的随想,只是运用普通人的审美直觉去评价他,不过不打算删掉,作为自己成长的时点而保留起来吧。),许多人认为他是解构主义大师,在此先不予反对。解构主义的要素在于破坏,散乱,残缺,失重,超常等,先不论他的作品最终效果美丑与否,不妨将他当做一种后现代主义的特殊表达。从他入驻MMM后,可谓是将这个品牌的风格破坏的一干二净。他的作品中带有大量的后现代主义符号:混乱大胆的色彩,材质与结构;模糊的概念表达;冲击和凌乱的视觉感受。而对他赞叹不已的“粉丝”们似乎找不出任何除了鬼才以外的词来仰视他。若将John Galliano的设计去除标签,摆在街边橱窗里,恐怕没人能认为这些作品属于good design的范畴。

而Rams设计的收音机,电视机,计算器等等造型,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沿用,尽管普通人不知道他的名号,也不会觉得家里的电水壶给你带来了任何不舒服的感受。若同样举例服装设计师,那么常被抨击的Raf,同样特立独行的McQueen,亲和随性的

Christopher Baily,他们的设计同样去除标签放在店里,至少仍然是一件件精致好看的服装。

因此,我对于good design的观点仍然有一条确切的标准:它是能为大众所欣赏的。因为设计一词不同于艺术,所追求的不是情感的宣泄。其终点也不在于标新立异,制造博人眼球的无序和混乱,而在于如何有效地改善人们的生活。

- 设计是从生活中发现新问题的行为

- 书中很多日本大师很好的作品,值得欣赏

- 无印良品,这样就好的理念

- 地平线的概念,地平线上一无所有,但是从地平线上又可以看到所有

- 日本的历史,热衷收集异质文化的信息,并去思考世界各地的情况,被原子弹轰炸,然后高速成长,工业成长带来环境破坏,然后经济崩溃,明治维新受到西方文明的洗礼,一直以卑谦的姿态存在着。

一个国家,在经历多个磨难后,信息会积累,学习能力会有所提高,文化和意识得到提升。

- 书的目的:在于向中国系统的介绍日本设计师和设计动向,更了解日本和日本的设计理念

- 目录:从设计是什么,到再设计,建筑思维,无中生有,对消费欲望的引导,再到

原研哉自己,再到博览会和再配置。

字句摘抄:

1、所谓设计,就是通过创造与交流来认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好的认识和发现,会让我们感到喜悦和骄傲。

2、创意并不是要让人惊异于它崭新的形式和素材,而应该让人惊异于它居然来自于平凡的生活。不断地开发出这些创意才是真正的设计。

3、在混乱的状态中,只有脚踏实地的观察和积累才能寻找到真正值得信赖的方向。

4、从无到有,当然是创造;但将已知的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种创造。

5、构成我们生活环境的是房子、床、浴缸,还有牙刷等这种物品,他们都是由颜色、形状、质材等基本要素构成,这些造型都应该归属于一个组织,来源于一个清晰且合理的组织。这样的构想,正是所谓现代主义的基本要义。经由这些制作合理的物品,来探索人类精神中普遍性的平衡或协调,就是广义上的设计思考。换而言之,所谓设计,就是将人类生活或生存的意义,通过制作的过程给与解释。

6、艺术之于个人而设计之于社会。

7、设计本身是具有批判性的。

8、白色可能会激发出人们关于“背景性”“包容力”、“现代感”、“品味”、“高级感”、“更新性”等各种各样的联想。

9、以这个标准来评价书籍,用有着合适的重量与厚度,并且手感良好的材料来做信息的表现载体,显然要比储存在一块记忆卡中的信息表现方式更能给人带来良好的使用感和满足感。(很多心甘情愿买很多纸质书的人就是追求这种使用感和满足感吧)

10、无印良品的理想,是它生产出来的商品一旦被消费者接触到,就能触发出一种新的生活意识,这种生活意识最终启发人们去追求更为完美的生活样式。

11、目前,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商品形式已经两极分化:一种是以新奇的素材或夸张地造型来强调自身的独特性,以限量生产来标榜品牌的价值,以创造出心甘情愿的接受其超高价格的忠实消费者为目标;另一种则是在尽可能的范围里降低成本,使用便宜的素材,竭力简化生产过程,在劳动力相对便宜的国家加工,竭尽所能的降低价格。

12、小处着手,大处着眼。

13、设计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对企业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

14、当面对不成熟的审美观念的时候,具有一定美感的商品就能够引导消费欲望。

15、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