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三严三实”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研究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三严三实”是从业人员修心正身的方向指南。本文从医闹案例入手,在对践行”三严三实”的重要性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提出在医疗卫生系统践行”三严三实”的具体作法和思路。
标签:”三严三实”;职业道德修养;研究
1医疗卫生系统践行”三严三实”的重要性
1.1践行”三严三实”是来自现实的呼唤 据媒体报道,仅2015年上半年,全国就先后发生五起因医件导致血溅白衣的惨剧,随着医患纠纷的不断增多,处理难度的日渐增大,医疗职业的风险也日渐突出,并形成了原本可以通过正常法律程序予以解决的问题,却发展成以”医闹”这种极端手段进行解决的怪现象,甚至惊动了相关权力部门,发话要严惩”医闹”,而这种现象,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了行业内外的深刻反思。
通过对医闹典型案例的病理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虽然每个典型案例都有各自不同的导火索,但主要因素集中表现为医疗机构和医生、患者、医院本身以及社会环境这四个方面。在这其间,有我国现行的医疗不健全亟需改革的问题,有受医疗条件或者是医学技术制约而造成治疗失败的问题,也有个别患者或者家属受”要想富作手术,做了手术告大夫”这一利益驱动的问题,但在这其中,个别医务人员自身素质不高也是不容我们回避的问题。不能否认,现在有部分医务人员因缺乏人文素养,在高风险、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中,工作消极、态度冷淡、语言生硬、缺乏耐心,面对忍受疾病折磨的患者,没有将心比心,而是熟视无睹,漠然视之,导致医患之间的情感距离越拉越大。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医疗活动的商业色彩浓厚,处处充满了利益的诱惑,令医疗工作者身处收受红包、药品回扣等行业不正之风的包围之中。有些医生在工作之初,也曾谦虚谨慎地勾画自己的未来:”作个又红又专的人民好医生”,可是当久居职场,尤其是在事业上小有作为,在同行业小有名气之后,就因欣欣然而飘飘然起来,放松要求,突破约束,被糖衣炮弹乘虚而入所击中后变得目眩五色,心受利诱,于是乎”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深一脚浅一脚地越陷越深,”既然鞋已经湿,干脆洗个脚”,”已经洗了脚,索性洗个澡”,不仅最终自己葬送了自己的前程,也给整体医务人员队伍带来了负面影响,给医患关系埋下了紧张的伏笔。严峻的现实对医疗卫生系统发出了”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呼唤。
1.2”三严三实”有利于医务人员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不仅是立人之本,为人之基,而且是治院之策。崇高的理想信念是道德成熟的重要前提,也是医德高尚的基本保证。拒绝”红包”、坚持”低价药方”,倡导”尊重生命”等措施,都是为了发扬医疗系统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严以修身,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从而成为医术上专业,作风上顽强,品行上干净,行医上公正的好医生、
好护士,让手中的医术成为扼危释难,造福为民的善器。
1.3客观理解”严”与”实”的内在统一 严是实的前提,是保证。实是严的基础实现,是严的结果。在”三严三实”之中,严以修身、严以律己讲的是医务人员如何做人,严以用权讲的是医务人员如何做事;做人要实讲的是医务人员在做人、谋事方面要实。修身、律己也就是做人,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也就是实实在在地做人,即做人要实;严以用权也就是实实在在地谋事、行医。
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严”和”实”的内在统一所体现出来的就是,秉承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踏实的医学知识来对待每一个具体的病例,仅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而没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就无法达到诊断准确、医治有方、药到病除目的;而另一方面如果虽然有扎实的医治能力却因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就会在诊治过程中因麻木不仁、敷衍了事给患者增添麻烦和痛苦,甚至贻误治疗时间,发生不应该发生的医疗事故。
在对待个人修养时,”严”和”实”的内在统一所体现出来的就是,只有严以律己,才能做到踏实的做人;做人与做事,彼此之间既相互关联,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诚所谓做人也是做事,做事也是做人,二者具有一致性。
2践行”三严三实”要做到作风优良
工作作风是否优良,是医院的感召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体现;是医务人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的综合反映。在医疗卫生系统培养优良的工作作风,就是要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在医德医风、学习学风、工作作风上着眼于自我要求、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2.1弘扬良好的医德医风 对医务人员来说,坚持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和优良作风,就要如马克思曾经指出的那样:”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忽视思想作风建设,放松主观世界改造,思想作风不端正,思想认识出问题,很容易走下坡路。导致医疗卫生系统职业道德水平滑波的根本原因正是某些医务人员理想信念在职业活动中缺失所致。因此抓住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就是抓住了医疗卫生系统职业道德建设的”牛鼻子”,抓作了转变医务人员医德医风的关键。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医务人员是掌握生命安康权力的”特殊群体”,手中的听诊器、手术刀、注射器是神圣而又有制约力的,但是,这一切又同时是一把双刃剑,一旦这把剑脱离了正确职业道德的规范,”剑走偏锋”不讲医德、不遵医矩、不守医品,缺乏敬畏、目无戒尺,为所欲为,任性胡为,势必使原本治病救人的初衷滑入偏轨,拥抱金钱,漠视生命,丧失人心。如果医务人员所患的这个病根不及时铲除,听之任之,势必给医务队伍整体形象抹黑。由此可见,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的首要条件,也是衡量和评价医务人员的首要标准。新时期的医务人员必须要有科学的信仰,坚定救死扶伤信念,树立广济苍生的事业观、人生观,明确自己努力奋斗的方向和目标,才能让自己手中的听诊器听出人民群众的疾苦,
让自己手中的手术刀除掉影响社会风气的”肿瘤”。2.2弘扬良好的学习学风 大力弘扬学习之风,就是既要从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关于道德之道的深厚学养,又要全面掌握医务人员医疗卫生知识。只有学习,才能理解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的为德之道;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教导;执行习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的指示,以”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性,洞察世事,明晓事理,自省自身,自我规范,产生自觉,滋生自尊。如果放松了学习,就会缺乏理论武装,知识滋养和正气熏陶,导致思想滑坡,医术消退,精神萎靡,志趣庸俗,不仅为自己的前程发展埋下败笔,也会给医院的事业造成阻碍。
3践行”三严三实”要以高尚的职业道德为群众服务
医务工作者脚踏实地,本着从我做起、从现实做起,从每一件具体事做起,才能把治病的理想、救人的目标具化为临床实践。
衡量一个医务工作者是否具备职业道德操守,着眼点要放在本职工作上、生活小节上,只有立足本职岗位,扎实地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坐好每一天诊,诊好每一个病,才能积小胜为大胜,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塑造自己的职业成就。从这一个意义上来说,医务人员只有具备”治病救人”的素质与能力,才能体现”以人为本、以医安民”的理念,彰显”救死扶伤,实现的人道主义”的行医要求,实现”履医一职,造福一方”的人生目标。
3.1教育医务工作者正心修身以自我防范 笔者曾经读过这样一首规劝世人洁身自好的古诗:”一点清油污白衣,斑斑驳驳使人疑。纵饶洗遍千江水,争似当初不污时”。古代官吏尚且懂得祸莫肇于放纵,那么对于具有现代科学理念的医务人员而言就更应该知晓这样的道理:大千世界,人生百态,既充满生机,也充满诱惑,要在职业道德修养上居安思危,在职业技能培养上见微知著,修德以谦,凭技而医,廉洁从医,固守情操。做到诊断不迷误,开方不逾矩,解群众之所痛,释民体之所苦,通过正心修心自我防范,既成就事业,也成就理想;不仅能为医一世,造福一方,也能为人一场,平安吉祥。
3.2完善制度建设推进职业道德建设 制度建设是带有根本性的建设,对于笔者所工作的医院党政组织来说,就是要一方面通过制度机制的完善来构筑起防范职业犯罪的堤坝;另一方面要把职业道德建设纳入到医院制度建设体系中统一部署,把职业道德建设与医院的文化建设、”三个文明”建设活动同步安排、同期实施,通过制度自身所具有的规范性,约束医院员工的行为,培养情操,提升技能,在全面推进医疗制度改革的同时,培养和造就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医术、守行规的医务人员队伍,推动医院的全面建设和发展。
3.3努力提升医疗技能水平 尽管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类已经攻克了许多医学难题,受益于人类本身,然而医学领域的求知和变数是永远存在着的,有许多的病例需要我们的医务工作者去探讨、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的医务工作者,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踏实的求学学风,在”三严三实”的践行活动中结合本职工作,钻研业务,求真务实,用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赢得患者的理解、社会的信
任,为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践行”三严三实”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研究,是推进基层医院不断发展的需要,是给广大人民提供享受更加公平的社会医疗资源的需要,更是提升医院医务人员整体综合素质的需要。随着基层医院改革的层层深入,以职业操守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建设,将随着我国整体医疗水平的全面提升而得到更为广泛意义上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义泽.”三严三实”是匡扶医院工会作风建设之良方[J].中外企业家,2015,09,25.
[2]赵素萍.把”三严三实”作为修身从政成事的重要遵循[J].领导科学,2015,06,20.
[3]冯涛.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品行[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