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察
高职院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刘海宝
(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摘 要: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发展历史,但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如何培养和发展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的改革,如何做好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性的提高和促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关键词:高职院校;声乐教学;问题与对策
高职院校的声乐学习是音乐专业学生必修课,这门专业课能够帮助学生在声乐演唱上打好基础、查漏补缺,不断提升学生声乐演唱的能力。目前,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形式一般采用一对一、一对二的形式,这样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教学问题,影响着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的教学效果,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手段,帮助学生在声乐演唱上不断进步,进而推动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的良好发展。
一、高职院校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新教育时代大背景下,从当前高职院校声乐教学实际看,还存在很多问题,从而对声乐教育改革产生了一定影响。①学生基础比较差,对高职院校声乐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可以发现,学生选择本专业的原因有很多,如有的学生文化成绩比较差,以艺考为借口进入学校,其本身声乐能力比较差;有的学生虽然喜欢声乐专业,但是喜欢并不等于适合,他们对声乐充满了兴趣,但是本身条件不适合声乐学习,在具体学习中会遇到很多困难;②教学模式滞后,在当前高职院校声乐教学中,有的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集体授课、集体练声,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无法解决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削弱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造成了声乐教学效果不佳;③缺乏情感要素,在高职院校声乐教学中,教师过于看重知识技巧的传授,忽视了引导学生挖掘声乐情感元素,教师会在课堂上将演唱看做是教学重点,为学生讲解各种演唱技巧、方法,并没有引导学生对声乐作品的内涵、情感进行挖掘,导致学生无法很好的处理作品情感,难以真挚的演绎出作品;④学生实践经验比较少,很多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机会参与到舞台表演、实践中,学生虽然非常努力的学习专业知识,但是其本身缺乏相应的舞台经验、学习信心,难以发现自身的问题,影响到声乐教学效果。
二、高职院校声乐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1.适度范唱,培养学生听辨能力
范唱的教学手段更适用于声乐的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的范唱能更加直观地认识到声乐的演唱方式,通过教师的范唱与学生的模唱可以初步奠定学生的声乐学习基础。但是,教师的范唱也要重视度的把握,单一的模唱式教学对于学生的声乐学习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教师需要更加关注学生对正确歌唱方法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声音的好坏有正确的把握。例如有的教师音色较为浑厚、低沉,学生一味地模仿只会适得其反,在误区里越陷越深,但对于有了正确辨别能力的学生而言,他们会正确领略演唱的方法,而不是模仿教师的音色。此外,教师应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取代单一的模唱教学,加强学生对演唱的正确把握。
2.开展多元化教学,合理选择声乐作品
学生的独特性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会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缩小这些差异性,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合理选择声乐作品。在学生入学之初就要根据学生的声音特点进行
分类——高音、中音、低音,使学生对自己的声音有明确的认识。有些学生因为对自己的声音没有明确的认知,明明是女中音,在基础没有打好的情况下,急于演唱難度较大的女高音作品,最终导致学生声带出现问题,打击了学生对声乐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信心。事实上,通过科学、系统的学习,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会在音域上有一定的提高,想要演唱难度较大的歌曲只是时间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学生不可以急于求成。如在学生学习的初期,要求学生多听一些优秀的声乐作品,领会正确的声音状态,积累音乐素材,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刚开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基础,布置结构较为简单、篇幅较小的声乐作品,例如《月之故乡》、《小河淌水》、《思乡曲》、《嘎哦利泰》等。随着能力不断地提高可以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歌曲,但是教师布置的歌曲要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为出发点,每布置一首新的歌曲就要要求学生了解词、曲的作者以及歌曲情感表达的内容,在提高演唱技巧的同时,情感表达的能力也要不断提升。
在教师合理选择声乐作品的同时,也要求教师不断丰富自身的曲库量,教师曲库量的积累也体现了教师的基本能力素质。教师的曲库量较小,就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从而了学生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师在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也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与声乐教学的顺利展开。
3.搭建实践平台,重视学生实践经验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终归是要接受社会的考验的,学校在实践上的疏忽就会导致学生在实践方面经验的缺失。为了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舞台经验,丰富校园特色文化,可开展校园歌手大赛、专业歌手大赛等活动,结合声乐专业学生的特点在入学之初进行专业汇演,使学生明确自身与其他同学的差距。在大二为了锻炼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班级音乐会。在大三阶段开展重唱、戏曲演唱课程,以教师为单位组织学生排演音乐节目,最终以音乐会的形式考试。如此丰富多彩的实践平台可以给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使学生逐渐产生从一开始的不敢上、不敢唱到后来的我要上、让我唱的积极转变。学生通过舞台的表现,也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为了下一次能够出色的演出,学生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从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演唱能力与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语
高职院校声乐教学要想在实际中做到与时俱进,就需要全面改革以往枯燥、落后的教学方法,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积极教学实际,采取现代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积极的融入到声乐课堂上,逐步提高学生的声乐素养,促使学生可以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玉婷.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戏剧之家,2019(10).
[2]杨继欣.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北方音乐,2019(03).
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