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安家沟小流域综合观测站监测数据在定西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安家沟小流域综合观测站监测数据在定西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来源:百家汽车网
安家沟小流域综合观测站监测数据在定西市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郭仲轩,张佰林,王昱博

定西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甘肃定西 743000

摘要󰀁安家沟小流域综合观测站被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定为甘青宁山地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原水蚀区唯一的国家水土保持综合控制站。连续进行了30多年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为水土流失规律、生态环境治理技术和农村经济发展科研项目提供了详实、准确的基础数据。关键词󰀁监测数据;生态环境;定西市

中图分类号:S15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2)02–0143–03

甘肃省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科学研究所就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是黄作,距今已有60多年。开展了水文、气河、长江上游的重要水源补给区,是国象观测、土壤水分监测、坡面植被水土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流失拦蓄效益监测、集流场的集流效成部分,在全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占率监测等工作。“”期间,由于历史据重要的地位[1]。

原因,监测工作中断。改革开放以后,早在20世纪50年代,以治理黄土结合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连续进行了30高原为重点,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和多年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为水土流失黄河水利委员会在黄河中游地区组织规律、生态环境治理技术和农村经济发了大规模的水土流失考察和查勘工作展科研项目提供了详实、准确的基础数后,在黄河中上游地区建立有天水、绥据。特别是从2005年开始,水利部水土德、西峰、榆林、延安、平凉、定西、离石保持监测中心在定西市安家沟流域设等水土保持推广站,其中就有定西安家立综合典型监测站,开展全国水土保持沟试验推广站,可见安家沟小流域综合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一期工程37个监观测站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中重测点建设[3],2007年水利部水土保持监要的布点位置。安家沟流域地处甘肃省测中心再次将该站点进行二期工程738的中部,在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具有典个监测点建设,2009年定西市水土保持型的代表性[2]。

科学研究所被评为全国水土流失动态近年来,甘肃省加快推进转型发监测与公告先进单位,2010年各项设施展,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总体布建成,监测工作正在向按照标准化、规局,积极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范化运行和管理迈进,监测工作逐渐正验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安家沟小流式步入正规化。

域综合观测站被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安家沟小流域综合观测站由安家测项目定为甘青宁山地丘陵沟壑区黄沟小流域观测场和龙滩流域径流场组土高原水蚀区唯一的国家水土保持综成。安家沟流域综合典型监测站布设在合控制站。

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安家沟流域内,该流域是定西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1󰀁监测工作基本情况

水土保持科研基地,行政区划隶属于定自1956年开始,定西市水土保持

西市安定区凤翔镇,该流域是黄河支流

󰀁基金项目󰀁 定西市科技计划项目“生态保护专项”(DX2021A201)。

作者简介󰀁 郭仲轩(1988—),男,甘肃定西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土保持监测与生态治理工作。收稿日期󰀁2021-12-29

农业灾害研究2022,12(2)

Role Data of Monitoring

Watershed of Anjiagou Observation Comprehensive Small Ecological Station in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Water Dingxi City

Conservation of Soil and in GUO Zhongxuan et al(Dingxi Institut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Dingxi, Gansu 743000)

Abstract Anjiagou small watershed com-

prehensive observation station is determined as the only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ontrol station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the water erosion area of the Loess Plateau in the hilly and gully region of Gansu, Qinghai and Ningxia by the national soil and water loss dynamic monitoring project.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more than 30 years, providing detailed and accurate basic data for water and soil loss law,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trol technology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Key words Monitoring data;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ingxi

143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ogy 2022, Vol.12 No.2

祖厉河水系关川河的一条小支沟,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Ⅴ副区,流域面积为8.56 km2 [4]。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427 mm,年潜在蒸发量1 510 mm,年均气温6.3℃,年均≥5℃的活动积温2 782.5℃·d,年均≥10℃的活动积温2 239.1℃·d,极端最高温度34.3℃,最低温度-27.1℃,空气相对湿度65.8%,太阳辐射5 858 kJ/km2,年日照时数2 408.6 h,无霜期约为141 d。

安家沟小流域综合观测站海拔高度1 900~2 250 m,平均坡降8.6%。流域内有大小支毛沟共计42条,沟壑密度3.14 km/km。主要土壤类型为黄绵土,

小区来源

小区类型油松林封禁农地沙棘灌丛人工草地油松林

1986年单位自建

封禁农地沙棘灌丛人工草地油松林封禁农地沙棘灌丛人工草地

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建设一期

油松林封禁农地沙棘灌丛人工草地油松林封禁农地

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建设二期

沙棘灌丛人工草地油松林封禁农地沙棘灌丛人工草地

坡度/°坡长/m1010101010151515151520202020205555510101010101515151515

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

2

坡面土层深厚,厚度一般达40~60 m,质地属粉壤土,0~200 cm的土壤容重1.1~1.4 g/cm3,土壤孔隙度为55%。经过长期的侵蚀,形成了梁峁顶、梁峁坡、阶平、沟谷四大地貌类型[5]。

安家沟小流域综合观测站监测设施由控制站、气象园、径流小区三部分组成。1986年修建径流小区15个,2005年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建设一期工程中新建小区5个,2007年在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二期工程的支持下又新增径流小区10个,目前,该流域共有不同坡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监测小区30个(表1)。

坡宽/m面积/m2土壤类型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

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

黄绵土黄绵土黄绵土黄绵土黄绵土黄绵土黄绵土黄绵土黄绵土黄绵土黄绵土黄绵土黄绵土黄绵土黄绵土黄绵土黄绵土黄绵土黄绵土黄绵土黄绵土黄绵土黄绵土黄绵土黄绵土黄绵土黄绵土黄绵土黄绵土黄绵土

植被品种油松冰草和针茅

小麦沙棘紫花苜蓿油松冰草和针茅

小麦沙棘紫花苜蓿油松冰草和针茅

小麦沙棘紫花苜蓿油松冰草和针茅

小麦沙棘紫花苜蓿油松冰草和针茅

小麦沙棘紫花苜蓿油松冰草和针茅

小麦沙棘紫花苜蓿

工降雨试验研究的径流小区19个。

根据《典型小流域和典型监测点水土流失监测技术细则》以及《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黄河流域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监测技术服务合同书》,监测内容主要包括降雨、径流、泥沙和流域土壤侵蚀影响因子。主要指标包括降雨量、降雨历时、平均降雨强度、I30、水位、流量、平均流量、洪峰流量、含沙量、输沙率、平均输沙率、侵蚀量、田间管理、土地利用和水土保持措施类型及其分布以及土壤水分。在控制站进行侵蚀动力要素、水位、流速与流量和泥沙等项目的监测。利用现有的监测设施和设备进行科学监测,积累了大量监测数据,为水土流失规律研究提供详实的第一手资料。2󰀁监测数据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2.1󰀁安家沟小流域综合观测站为国家和区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数据支撑(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

1956年,就建立了安家沟气象观测站,开始时学习了天水站的经验,设置农坡地不同坡长、坡度的径流小区18个,开展了“不同坡长、坡度与水土流失关系的监测”“密植与水土流失关系的监测”“等高带状间作保持水土效益监测”。

1959年以后,开始了“水土保持综合效益监测”“不同造林整地方法水土保持效益监测”“牧草水土保持效益监测”“梯田、地埂水土保持效益调查”“荒坡径流监测”“道路径流监测”“沟壑土壤侵蚀调查”“小流域径流对比观测”“土坝测验”等12个项目的监测工作。

20世纪60~70年代观测中断10多年。1981年从“小流域径流观测”开始,先后重新布设了“不同坡长、坡度与水土流失关系的观测”“不同坡度、不同植被条件下水土流失观测”“水保工程拦蓄径流泥沙调查”。先后共开展了16项观测工作,积累了一些资料,提出有“径流观测工作总结报告”“小流域径流对比测验分析报告”“定西安家沟流域1963年

植被品种冰草、铁杆蒿等紫花苜蓿沙棘油松小麦

表1󰀁安家沟小流域综合观测站径流小区基本情况

龙滩流域径流场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流域面积15.22 km,是“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二期工程”新建监测点,于2010年8月建成,有5个标准小区(表2)。另外,近年来流域内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合建控制站2座,可以利用模拟人

144

2

表2󰀁龙滩流域径流场径流小区基本情况

小区来源

小区类型坡度/°坡长/m坡宽/m面积/m2土壤类型

55555

2020202020

55555

100100100100100

黄绵土黄绵土黄绵土黄绵土黄绵土

封禁全国水土保

持监测网络人工草地和信息系统沙棘灌丛建设二期工油松林

农地

6月4日暴雨径流观测报告”“深耕蓄水观测”“作物茬口安排在抗旱生产中的作用”“梯田效果观测”“干旱山区水平梯田高产监测”“旱地梯田抗旱保墑与改土培肥观测”“新修梯田绿肥改土培肥观测”“旱梯田水分动态研究”和“旱梯田培肥保墑,高产稳产观测”等监测报告。2.2󰀁为开展的科研项目提供数据支撑(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左右)

这一时间段内该监测站不仅进行着常规的气象观测、卡口站径流观测和不同土地利用径流泥沙观测,而且依托这些监测开展着一些甘肃省和定西市的科研项目。依据积累的监测数据的单位先后开展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及效益研究”“小流域地形小气候、土壤水分特征和治理措施对位配置研究”“张家山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高效益途径研究”“农坡地田间聚流入渗技术及效益研究”“水平梯田试验研究”“祖厉河流域水利水保措施对入黄泥沙变化的影响及发展趋势研究”“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对位配置推广及深化研究”“人工汇集雨水利用技术研究”“半干旱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与示范”和“甘肃省黄土丘陵沟壑区第Ⅴ副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效益分析”等多项研究,为水土保持与治理技术措施配置和效益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数据,间接地支持了本区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科技的发展,为推动区域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作出了自己应有贡献。

2.3󰀁为全社会提供水土保持方面的数据和信息服务(2000年至今)

这一时间段内,该监测站以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在定西市安家沟小流域综合观测站为契机,主要采取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横向合作,采取共建、共享、共赢的思路,强化全方位服务的能力。自2005年纳入公告项目后,水保持监测步入正规化、规范化,安家沟流域已连续14年向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上报年度监测数据。水土保持综合监测工作不仅为该地区服务,而且为甘肃省水蚀区、全国水土保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服务,为全社会提供水土保持方面的数据和信息服务。2.4󰀁综合监测站的工作强化了基地建设和院校合作

近年来,随着国家综合典型监测

站的建设,设施设备的不断完善,加上长期工作积累的数据资料,吸引了更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前来交流协作。到目前为止,在定西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成立兰州大学和甘肃农业大学科研教育基地,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甘肃省林业勘察研究院、甘肃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等科研院校保持着良好的协作关系,一方面进行了许多生态环境建设的科研课题,监测工作为科研项目提供基础服务,解决了本区域生态环境发展的亟需和前瞻性问题;另一方面也逐步发展成为相关院所的科研和野外实习基地。协作带来了项目、先进理念和设备,强化了监测基地建设。当前,定西市依托安家沟流域监测站进行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不断地加强监测基础设施投入,促使监测站点水土保持工作向多功能服务转化,使之成为区域的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展示窗口,也成为区域生态屏障研究的领头雁和建设实用技术的辐射源,将更好地服务于定西市及区域性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3󰀁运行管理机制3.1󰀁加强组织领导

安家沟小流域综合观测站在定西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专门设立的监测部门,组织开展监测站工作。分管监测工作的副所长负责监测站的全面工作,监测站站长具体负责安全事务的日常管理工作,按需要配备工作人员,人员配备完全能够满足监测工作的要求。3.2󰀁规范规章制度

为了规范流域监测网络及站点的运行管理,定西市水土保持研究所组织制定并实施了《安家沟小流域综合观测站径流观测站点管理办法》《安家沟小流域综合观测站卡口站观测站点管理办法》《安家沟小流域综合观测站气象站观测站点管理办法》和《安家沟小流域综合观测站点安全运行管理办法》,明确了监测工作上岗资格、监测数据质量标准、数据管理制度和安全要求,保证了站点管理的规范化。3.3󰀁严把质量控制关

“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安家沟小流域综合观测站

农业灾害研究2022,12(2)

全体监测人员本着“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按照水利部监测中心的要求,根据《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典型小流域和监测点水土流失监测技术细则》的内容对监测人员进行上岗培训,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一是根据野外工作的具体情况,在观测时间、取样时间、水样处理、降雨场次的划分等方面,制定了比较细化的操作规定,使野外的工作方法更加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

二是做到对各监测因子进行细致、认真的观测、记录和计算,对每一次产流过程不漏测、误测。

三是对每一次观测得到的数据,注重填报质量,规范报表的制作。

四是依据观测站点的相关管理办法,对所有数据坚决把好观测记录、审核、复核三道关口,确保数据质量。3.4󰀁监测下一步工作打算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兰州大学和甘肃农业大学等在安家沟小流域综合观测站作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基地,先后已经有8位博士和20多名硕士在该观测场从事水土保持基础数据的收集。此基础上,我们计划把安家沟小流域综合观测站打造成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野外试验基地,使之真正成为集监测、科研示范、教学、科普宣传为一体的综合基地。

参考文献

[1] 王晓红.浅谈甘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

的作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6): 127-128.

[2] 张瑞君,邸利,黄海霞,等.定西市安家沟

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健康定量评价[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9,44(1):132-137.[3] 王福岭,李怀强,衣强,等.大数据推动

生态环境建设研究[J].创新科技,2017 (11):78-80.

[4] 黄志霖,陈利顶,傅伯杰,等.半干旱黄

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类型减蚀效应及其时间变化[J].中国水利,2004(20): 38-40.

[5] 卫伟,陈利顶,傅伯杰,等.半干旱黄土

丘陵沟壑区降水特征值和下垫面因子影响下的水土流失规律[J].生态学报, 2006(11):3847-3853.

责任编辑:黄艳飞

1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