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来源:百家汽车网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Shanghai Global Financial Hub)座落在上海市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Z4-1号地块,与金茂大厦相离不过40米,开工于1997年年初,后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停工,2003年2月复工,2008年8月29日竣工,是一幢以办公为主,集商贸、宾馆、观光、会议等设施于一体的综合型大楼。楼高492米,地上101层、地下3层,占地总面积30000平方米,用地面积144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1600平方米,由日本森海外株式会社(Forest Overseas Co., Ltd.)投资73亿人民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SRC结构)、钢结构(S结构)建成。在当时享有中国第三高楼、第二高楼、世界第四高楼、世界最高的平顶式大楼之称。获2008年竣工的最佳高层建筑(美国芝加哥“高层建筑和城市住宅委员会”评选)。

国内外合作单位

投资单位:森海外株式会社(Forest Overseas Co., Ltd.) 建筑设计:KPF建筑师事务所 结构设计:籁思理·罗伯逊联合股份有限公司(LERA)

设计单位: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亮化单位:上海宝玛电器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建筑工程总公司、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总承包联合体 监理单位:上海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建设中的争议、难题及处理 1. 顶部圆形风洞改成倒梯形

美国KPF建筑师事务所的创始人之一威廉·佩德森曾经与建筑大师贝聿铭共事5年,对中国传统文化颇有研究。为克服高处强风带来的摇晃感明显,始于对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琮和中国古代的玉璧了解的基础上再融入中国古代文化的“天圆”与“地方”理念,威廉·佩德森在大厦94层与100层之间设计了一个圆形风洞,这既是佩德森关于“天圆”的思考,也可以在功能上减缓大风对高层建筑的压力。然而,就是这个被佩德森喻为“月亮门”的圆形风洞,却为这座世界第一高楼带来了争议。

2003年左右,新加坡一位华人写信给上海市建设局,称楼顶的大圆孔,远远地看太像日本的太阳旗。与此同时,网络上有关环球中心造型的质疑也开始多起来。有位网友PS了一张图片用来对比,“两把军刀托起一个太阳”的形象一石激起千层浪,甚至有自称风水大师的人跳出来分析,“军刀插在中国心脏上”。

2005年10月18日,森大厦方面公布了新的设计方案,顶部的圆形风洞改为倒梯形。佩德森在当时有些无奈地表示“自己的方案遇到了误读”,但他可以理解,“来自一个西方人的敏感,引起了一系列问题”。他强调,虽然圆形改为倒梯形减弱了原先“天圆地方”的对应效果,但整栋大厦底座部分的方形与上面圆形的弧线仍保证了基本的设计理念。 2.主体结构如何支撑和受力

环球金融中心由三维巨型钢结构、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和神笔钢桁架组成三重结构体系。楼面的受力通过楼层间小型钢柱传递到带状桁架及巨型斜撑,让后传递到巨型柱,最后传递到基础底板。

3.施工到300米处,没有搭建脚手架,工人如何施工

在超高处施工,靠的是一个“移动操场”,术语叫“整体提升钢平台”。工人们就在钢平台上操作,完成一层,提升一层。但环球金融中心的体型变化很多,睡着楼层增加,建筑立面不断发生变化,为此,这个“移动操场”不时在空中“解体拼装”。 4.超高施工,大量混凝土怎么运上施工现场

建造大楼,混凝土不可少。高强度、高耐久、高流态、高泵送混凝土技术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施工中见了奇效。建造“环球”混凝土有两个难点:一是用的多,二是送的高。用的多,主要是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基坑浇筑。大楼建的高,基坑就要挖的深。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基坑,直径100米,高4.5米,需要2.万立方米的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建设者42小时内一次连续浇筑成功,创造了世界纪录。送的高,是因为大楼高492米,把混凝土“打”上楼顶要费不少心思。运送过程中,混凝土不能凝固,于是施工单位在混凝土中加入了一些“添加剂”,既不影响质量,又能让混凝土延缓凝固,以便用高压泵一次性送上492米高度。

5.高处受风摇晃的处理

环球金融中心高耸入云,大厦主体尤其是顶部如何抵御强风带来的摇晃成为关键。大厦设计者为减轻结构顶部的风压,在顶部设置了倒梯形的“风洞”。此外,环球金融中心在第90层还设置了两个“阻尼器”,这在国内尚属首次。所谓“阻尼器”,是一种利用传感器探索强风的装置。强风来时,通过计算机控制装置内部重约150吨的配重物体,可抑制建筑物因强风引起的摇晃。通过引入阻尼器,将能使强风施加在建筑物上的重力降低40%左右。安装的阻尼器的减震性能达到了日本建筑学会关于建筑震动性能指标,这也是此类规模超高层建筑的最高标准。

6.环球金融中心工程造型独特,变截面多,在这种情况下怎么保持建筑物从始至终都是垂直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王伍仁介绍同心柱是测量摩天大楼稳定度的核心,按照国内相关规定,高度为100米的大楼,同心柱的偏差要控制在50毫米之内,“但环球中心高400多米,偏差能不能叠加?我们现在建成的同心柱偏差只有20毫米”。按照环球中心的设计,大楼建成后顶部的摆动幅度为双向1.2米。超过50层后,大厦的摇摆就比较明显,安装在三个角上的塔吊使得大厦的承重不同,更加剧了这种摇摆。传统的激光测算法已经不能满足要求,王伍仁从武汉请来技术人员,用GPS卫星测量出来的数据连他自己都感到吃

惊——“塔吊在吊东西时和不吊东西时,大厦的顶部摆动能相差10厘米”。在激光铅直仪控制塔楼同心度的基础上,利用“GPS卫星定位系统”不断地进行复核、校正、控制,最终使这一问题得到了很好地解决。

7.施工过程中大量的人力物力如何运送到高空

该工程吊装共安装3台大型内爬式塔吊。为了避免3台塔吊大臂在空中运转时相撞,成功构建了塔吊防撞体系。该工程施工电梯布置主要是为施工人员提供上下交通及散体材料的垂直运输,共采用7部施工电梯(其中1部直达94层),并提前启用了消防电梯代替临时电梯。受建筑高度及结构形式制约,施工电梯不能到达建筑物建造高度,因此,施工电梯必须采用接力的形式,通过转运才能将材料和人员送到施工楼层;为了提高功效,尽可能减少转运次数,施工电梯尽可能达到较高的高度。 8.楼层过高,施工中如何应对用水和用电难题

全世界一次性喷水最高的水泵不过达到150多米,对于高达将近500米的大楼来说,消防是个难题,尤其在施工期间,基本上只能靠自救。为此,环球中心每隔30层安装一个20立方米大的水箱,这在去年发生火灾时就派上了用场。另外,如果把电站放在大厦底层,等把电送到顶层,消耗量很大,现在放在了42层,可以双向供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