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8680063 U(45)授权公告日 2019.04.02
(21)申请号 201820976201.9(22)申请日 2018.06.25
(73)专利权人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地址 510515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北
1838号(72)发明人 任素桃 苗云鹤 梁萍 潘如婷
王红梅 钟丽华 赵玲珑 (74)专利代理机构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44206
代理人 朱永忠 朱继昌(51)Int.Cl.
B08B 9/045(2006.01)B08B 13/0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管腔器械用的气动毛刷清洗装置(57)摘要
一种管腔器械用的气动毛刷清洗装置,主要由气动马达和清洗毛刷组成,清洗毛刷选用柔韧的杜邦毛,使之清洗过程不会发生折断,刷身设计成前后端部呈圆锥体状、中部呈圆柱体状,使之进出管腔十分顺畅。通过将清洗毛刷安装在气动马达上,来替代现有对微创手术包内管腔器械内壁的全手工术后清洗,可在1~2分钟内完成对1根管腔器械内壁的彻底清洗,合格率可达100%,不但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将工作效率提高了10倍以上。
CN 208680063 UCN 208680063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管腔器械用的气动毛刷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毛刷清洗装置由气动马达和清洗毛刷(1)组成,所述气动马达设有手柄(6)、压缩空气进气口(4)、消音器(5)、正反转开关(3)和紧固接口(2),所述压缩空气进气口(4)与外设的无油压缩空气源密封连接,所述清洗毛刷(1)由刷身(1-1)和刷柄(1-2)组成,通过刷柄(1-2)与紧固接口(2)紧固连接,所述清洗毛刷(1)通过两根金属钢丝在其前部缠绕杜邦毛而形成刷身(1-1)和刷柄(1-2),刷身(1-1)的前1段(1-1-1)呈圆锥体,该圆锥体的圆锥角α=20°~30°角度,刷身(1-1)的前2段(1-1-2)呈圆柱体,刷身(1-1)的前3段(1-1-3)呈倒圆锥体,该倒圆锥体的圆锥角β=12°~16°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腔器械用的气动毛刷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毛刷(1)长度为220~320mm,刷身(1-1)的长度为100~20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腔器械用的气动毛刷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刷身(1-1)的前2段(1-1-2)的直径=被清洗管腔内径+2~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腔器械用的气动毛刷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转开关(3)的非电极部分由高分子硅脂材料制成。
2
CN 208680063 U
说 明 书
一种管腔器械用的气动毛刷清洗装置
1/2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腔器械清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腔器械用的气动毛刷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微创手术器械是贵重、精密的仪器,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各院微创手术量也在不断增加,为避免交叉感染,对微创器械包内管腔器械的手工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例如神经外科显微手术器械包内柔性吸引管的清洗,其中的难点在神经外科柔性吸引管内壁的术后清洗。目前多数医院清洗微创手术包内管腔内壁的预清洗均采用人工手动毛刷清洁,还以神经外科显微手术器械包为例,由于神经外科包内柔性吸引管的管腔器械表面及内壁常黏附大量血液、粘液、骨粉、骨屑等各类组织及微生物,管腔狭窄细长,一般来说,管腔内径在φ2~13mm范围内,手工清洗工作十分困难,用目前的人工手动毛刷清洗,在实际工作中,仅清洗1根神经外科柔性吸引管内壁,就需要花费20分钟左右,不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成本,而且容易出现清洗不彻底,合格率为80%左右,极易造成灭菌失败。这种清洗方式已无法满足各医院对大量神经外科显微手术器械包进行清洗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腔器械用的气动毛刷清洗装置,它使用压缩空气为动力的气动马达驱动旋转两头呈圆锥体的清洗毛刷刷身,在1~2分钟内可以完成对1根管腔器械内壁的彻底清洗,合格率达100%,使用这种气动毛刷清洗装置不但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提高工作效率10倍以上。
[0004]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0005]一种管腔器械用的气动毛刷清洗装置,所述气动毛刷清洗装置由气动马达和清洗毛刷1组成,所述气动马达设有手柄6、压缩空气进气口4、消音器5、正反转开关3和紧固接口2,所述压缩空气进气口4与外设的无油压缩空气源密封连接,所述清洗毛刷1由刷身1-1和刷柄1-2组成,通过刷柄1-2与紧固接口2紧固连接,所述清洁毛刷1通过两根金属钢丝在其前部缠绕杜邦毛而形成刷身1-1和刷柄1-2,刷身1-1的前1段1-1-1呈圆锥体,该圆锥体的圆锥角α=20°~30°角度,刷身1-1的前2段1-1-1-2呈圆柱体,刷身1-1的前3段1-1-3呈倒圆锥体,该倒圆锥体的圆锥角β=12°~16°角度。[0006]所述清洗毛刷1长度为220~320mm,刷身1-1的长度为100~200mm。刷身1-1的前2段1-1-2的直径=被清洗管腔内径+2~4mm。所述正反转开关3的非电极部分由高分子硅脂材料制成。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腔器械用的气动毛刷清洗装置主要由气动马达和专用清洗毛刷组成,将专用清洗毛刷安装在气动马达上,通过气动马达的正反向旋转,实现清洗管腔类器械内壁的半自动化,尤其是针对神经外科显微手术器械包内神经外科柔性吸引管内壁
3
CN 208680063 U
说 明 书
2/2页
的术后清洗。专用清洗毛刷的设计采用柔韧的杜邦毛,由于刷身前、后部采用圆锥体和倒圆椎体的形状,使之进出管腔极为便利;而现有清洗毛刷采用猪毛为毛刷材料,毛刷为圆柱形,没有设计成前后圆锥体形,再加上猪毛易断裂,容易残留在管腔内,圆柱形毛刷进出管腔时由于没有缓冲过渡,操作费事耗力极不便利。本实用新型采用气动马达驱动清洗毛刷旋转,具有安全防爆,不会产生火花、爆炸、电气短路等危险因素,同时,由于气动马达启动扭矩较大,能负载启动,可急启动、急停机,特别适合官腔器械这些需频繁启动的场所。本装置具有体积小、功率大,过载,超载停机不发热,还可无级调速,可瞬间正、反转向等诸多优点。和现有全手动清洗相比,工作效率提高了10倍以上,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能源,大大满足了医院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管腔器械用的气动毛刷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图1所示清洗毛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通过下面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0012]参见图1-图2所示,一种管腔器械用的气动清洗毛刷清洗装置,所述气动毛刷清洗装置主要由气动马达和清洗毛刷1组成,所述气动马达设有手柄6、压缩空气进气口4、消音器5、正反转开关3和紧固接口2,所述压缩空气进气口4与外设的无油压缩空气源密封连接,所述清洗毛刷1由刷身1-1和刷柄1-2组成,通过刷柄1-2与紧固接口2紧固连接,所述清洁毛刷1通过两根金属钢丝在其前部缠绕杜邦毛而形成刷身1-1和刷柄1-2,刷身1-1的前1段1-1-1呈圆锥体,该圆锥体的圆锥角α=20°~30°角度,刷身1-1的前2段1-1-2呈圆柱体,刷身1-1的前3段1-1-3呈倒圆锥体,该倒圆锥体的圆锥角β=12°~16°角度。[0013]所述清洗毛刷1长度为220~320mm,刷身1-1的长度为100~200mm。刷身1-1的前2段1-1-2的直径=被清洗管腔内径+2~4mm。所述正反转开关3的非电极部分由高分子硅脂材料制成。
[0014]根据清洗的管腔内壁管径大小不同(从φ2~φ13mm),选择刷身1-1外径与之相匹配的清洗毛刷1。将清洗毛刷1的刷柄1-2固定到紧固接口2上,压缩空气进气口4连接到压力为4-5BAR的无油压缩空气软管上,软管直径选用φ10mm,长度大于1米以上;将待清洗管腔置于水下(按照国家行业标准WS310-2016规范),手持气动马达的手柄6,将清洗毛刷刷身1-1的前1段1-1-1对准管腔内孔,启动正反转开关3至正旋转(顺时针)位置,逐渐将清洗毛刷1向管腔内深处推进,直至尽头;然后,启动正反转开关3至反向旋转(逆时针)位置,之后从管腔内拉出清洗毛刷1,如此重复2-3遍,即彻底清洗完毕。
4
CN 208680063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图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