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

来源:百家汽车网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了解时代背景

2.理解这首词用典的含义和表达上的作用。; 3.了解本词的思想内容。

4.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忧虑国事,壮志难酬的爱国情怀。

【自主学习】

一、了解作者及作品,了解时代背景;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 ,号 ,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辛词现存 620 余首。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 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 “苏辛” 。他的作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享有盛名。另外有奏疏 《美芹十论》 、《九议》。词集有 《稼轩长短句》 。我们以前学过他的作品有:

清平乐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二、关于豪放词常识

豪放派是宋词的一个流派,与 并为宋词两大词派。

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其作品 气势豪放 , 意境雄浑 ,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创作视野较为广阔, 用事较多 , 不拘格律 ,汪洋恣意,崇尚直率。南渡之后,由于时代巨变, 悲壮慷慨 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永遇乐”是 ,“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词的 。

三、课文创作背景

此词是辛弃疾登临镇江北固亭所作,时为南宋开禧元年秋,当时韩侂胄(tuōzhòu)把持朝政,企图通过北伐中原来提高自己的声誉,于嘉泰三年起用闲居八年的抗金派代表人物辛弃疾,任命他为绍兴知府,浙东安任使,次年调任镇江知府。韩侂胄的抗金主张符合辛弃疾复国的一贯志愿。可是韩侂胄一伙政治奢靡淫乐,只不过是想借“伐金”来作为政治的筹码。因此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又感到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

失败。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辛弃疾对这种局面忧心忡忡,在登临北固亭时,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篇千古传诵的杰作。

四、基础知识梳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孙仲谋() 舞榭 () 巷陌() 金戈 ( )

元嘉 ( ) 狼居胥( ) 仓皇( ) 可堪 ( ) 佛狸祠() 拓跋焘( ) 张浚() 王玄谟( )

2.解释下列词语,掌握其在词中的意思 无觅: 气吞: 风流: 寻常: 草草: 赢得: 北顾: 可堪: 凭谁问:

3.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①赢得仓皇北顾 ②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4.指出下列句子各属于哪种文言句式

①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②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无觅英雄孙仲谋处

③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望中犹记,四十三年,扬州路烽火

5.参看课文注释,笔译课文

(一)关于用典

辛弃疾的词以好用典故见长。课文用了哪几个典故?

答:上阙用了 、 两个典故,下阙用了 、 、 三个典故。

【合作探究】

(一)分析典故的用意,了解本词的思想内容。(以下探究题,意思对即可) 1.分析第一、二个典故。说说前两个典故蕴含了什么用意?

2.分析第三个典故。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

3.分析第四个典故。

①诗人写北魏太武帝在长江边的瓜步山上建行宫(佛狸祠)祭神的热闹景象,是什么心情?

②借用北魏太武帝典故的用意何在?

4. 分析第五个典故。 • 1、廉颇的处境如何?

• 2、作者的处境与廉颇完全一样吗?

• 3、 “凭谁问,---?”的“凭” 如何理解?这是一个什么句式?

4、合作探究:有人说“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句话洋溢的是满腔豪情,也有人说是悲情怨语,说说你的理解。

(二)总结归纳

1. 齐声朗读课文。总结归纳上下两阕内容大意

2. 总结归纳全词主旨

3. 明确词作的艺术技巧

【目标检测】

1. 下列诗词句全是写景的,从实写与虚写的角度看,不同的一项是( ) A.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B.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C. 一片神鸦社鼓 D. 大江东去

2.下列对“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一句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壮心未泯,一直保持着忧国忧民的抗金热忱。 B.怀念家乡,怀念中原,怀念往昔岁月。 C.对四十三年前抗金业绩引以为荣。

D.对四十三年前扬州路一带战斗的岁月记忆犹新。

3.比较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填空指出苏辛风格的异同。

苏轼与辛弃疾两人同为豪放词之大家,自然有相同一面: , 。然则苏辛并称,两人的风格却并非完全相同。从两词就可看出:苏词纵横捭阖,思索宇宙人生的终极意义;辛词扣紧现实,借咏史谈自己的爱国忧国情怀。总的来说,则是:苏词 ;辛词 。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亦称:“东坡词旷,稼轩之词豪。”

4. 从修辞看,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B.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C.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5.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B.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C.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D.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6. 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鉴赏评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词的上阙由当地风光引出历史人物,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笔调沉雄凄婉,意境苍凉悲壮,寄寓了作者对国事的感慨和忧虑。

B. “可堪回首”词句一语千钧,不但使后两句的画面具有了深刻的政治内容,而且也表达出了作者忧时伤世的强烈感情。

C. 词的结尾处,作者以廉颇自况,既概括了自己一生的坎坷遭遇,又表现了作者有心杀敌报国,却又力不从心的苦闷心情。

D. 全词用典虽多,却都关心时事,十分贴切,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