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薄壁结构固有频率的p型有限元数值计算收敛性研究

薄壁结构固有频率的p型有限元数值计算收敛性研究

来源:百家汽车网
第40卷第2期 航空计算技术 Aeronautical Computing Technique Vo1.40 No.2 Mar.2010 2010年3月 薄壁结构固有频率的P型有限元数值计算收敛性研究 柯栗,孙秦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陕西西安710072) 摘要:通过使用MSC.Patran/Nastran中的P型有限元评价多种典型薄壁结构构件动力学品质分析 中的特征值计算收敛问题,并对高阶形函数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说明高阶P型体元在薄壁 结构建模中的优越性。 关键词:P型有限元;薄壁结构;固有频率;收敛性 中图分类号:024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54X(2010)02—0065—04 引言 对于复杂结构问题,为了尽可能减少前处理工作 量,避免繁琐的数据准备,但又能控制有限元求解的离 散精度,这就需要发展有限元法自适应技术。P型有 限元是自适应单元,对网格剖分的前处理少,升阶过程 刚度矩阵。 设结构各点的自由振动为简谐运动: 6=ocoswt (2) 将式(2)代人式(1),写成方程组得: (K—tO M)0=0 (3) 中既不用重新剖分单元网格,又具有传承性,容易实现 自适应过程,适合于大型结构的数值分析问题。 升阶谱有限元的概念最早由Zienkiewicz 1970年 提出,后又作了进一步的阐述¨J,是实施P收敛过程的 一当det(K一03 M)≠0,唯一可能的解为 =0,它代 表没有运动的情况;当det(K一∞ M)=0,此时可解出 一系列离散的特征值0.1 ,即为系统的第i阶固有频率。 基于升阶谱单元的P型有限元特点的形成,关键在 种有效的方法。Babuska等人则从数学上证明了P 于其形函数的特殊形式 J。普通拉格朗日型单元及上 述升阶谱单元的刚度矩阵均为满秩矩阵。若采用勒让 德正交多项式序列作为应变的升阶谱函数,则可以缩小 单元刚度矩阵的带宽。升阶谱单元的容许位移函数为: u=收敛性优于h收敛性 。最近十多年,许多学者对P 型有限元的理论及应用进行了研究 。一些典型结 构静、动、断裂问题的数值研究表明,P型有限元在一 定范围内表现了突出的优点。近年来,许多商业有限 元软件包提供了P型有限元的技术应用。 ∑ ⅣJ+∑u i=1 i= +1 (4) 本文通过使用MSC.Patran/Nastran中的P型有限 元评价了多种典型薄壁结构构件动力学品质分析中的 式中,“ 为标准拉格朗日型单元的节点位移; 为单 元标准形函数; 为广义位移参数,不代表某具体点处 特征值计算收敛问题,并对高阶形函数的作用进行了 深入分析,从而说明高阶P型体元在薄壁结构建模中 的优越性。 的位移; 为高阶形函数,下面将给出其表达式。 取P 为区间(一1,1)上的第k阶勒让德正交多项 式,其表达式为: P 1 P型有限元法在结构固有频率数值计算中 的应用 由常规结构离散化及达朗倍变分原理可获得结构 系统的自由振动方程为: 6+硒=0 (1) 者嘉 .1 _0,1,… (5) 对于c。类勒让德型升阶谱形函数, =I Pi-2 ,可得 的统一显表达式为: 其中 为结构系统的质量矩阵, 为结构系统的 收稿日期:2009一o9—3o 修订日期:201o—o1.11 ‘ 务 ~,… (6) 作者简介:柯栗(1985一),女,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薄壁结构力学行为的P型有限元数值计算技术。 ・66・ 航空计算技术 第40卷 第2期 同理,将式(6)再积分一次,又可导出c 类勒让 德型升阶谱形函数的统一显表达式: 高计算效率。 “ 系。 等等 ~,… (7) 2数值算例 本文针对有无加筋矩形板、圆柱壳型结构的固有 频率问题,进行了P型有限元分析计算。算例中,材料 的力学性能均为:杨氏模量E=7.06e+1O Pa,剪切模 量G=2.654e+1O Pa,泊松比 =0.33,密度P: 2.7e+3kg/m 。 可见 为函数本身及导数在单元端点及边界上 均为0的多项式,因此它并不影响单元之间的协调关 下面推导c。和c 类勒让德型升阶谱元的单元刚 度矩阵半带宽。注意到勒让德正交多项式序列满足如 下的正交和规范化条件: 1 f0,k≠ 各算例均采用以下四种方式建模: 1)4节点h型壳元(CQUAD4)(筋条为2节点h 型梁元(CBEAM2)); i 在单元刚度矩阵中需要计算的积分项为: ’ (9) 2)4节点P型壳元(筋条为2节点P型梁元); 3)8节点h型体元(CHEXA); 4)8节点P型体元。 网格划分的尺度为:h型单元从800 mm、400 mm 直到25 mm,P型单元为800 mm、400 mm直到 100 mm。当相邻两个网格尺度下得到的频率值的相 对误差小于1%时,认为达到收敛。 k 一∑C J,#rp Pj一 d 在上式中,对于c。类单元, =1;而对于c 类单 元,s=2。利用式(8)可得仅当k= 一s即i+r= 时积 分式不为0,亦即 , J,…, ,不等于0,故半带宽 算例1:无约束平板 首先以一块长宽为2 400 mm×2 400 mm、厚度为 为1+r。类似有c。类和C 类单元的单元质量矩阵半 带宽分别为3+r和5+r。 10 mm的无约束平板为例,比较其固有频率的收敛速 率。从表1可以看出由这四种单元组成的模型求出的 收敛值基本没有差别,因此我们比较了这四种模型的 收敛速率。 上面的结论充分显示了升阶谱元的优点:其单元 矩阵可在常应变元单元矩阵基础上,随阶次升高逐步 扩充行和列得到;且单元矩阵高度稀疏,可以有效的提 5.6 5.4 呈 蓦5.2 宝 5 l0 D0F l0 D0F l0 fa)pCd壳元和h型单元比较 (b)p型体元和h型单元比较 图2 p型体元面内方向形函数阶次 选择与一阶频率收敛性的关系 图1 P型体元及壳元的形函数阶次 选择与一阶频率收敛性的关系 h单元模型的收敛性分析是通过增加单元数来进 行的,其中实体单元模型厚度方向的单元数始终取1, 分别记为shel1.h和solid.h。由于P型单元允许选择 图1显示了一阶频率随模型自由度改变的趋势。 可见在本算例中,减少厚度方向上的形函数阶次对解 的数值和收敛速度没有影响,但可以有效地减少计算 时间。因此,将厚度方向形函数阶次固定为2次,同时 在面内边上分别取3次、5次和7次,分别记为solid. p332,solid.p552,和solid.p772。考察其频率随自由 度改变的趋势,得到图2。 算例2:无约束加筋板 形函数的阶次,因此对于平面P单元模型,选择3次、5 次和7次多项式来进行分析,分别记为shell—p3、shell— p5、和shell p7;对于实体P单元模型,在面内方向上 取5次,在厚度方向上分别取2次、3次和5次,记为 solid.p552、solid.p553和solid.p555。模型第一阶频 率随自由度的变化如图1。 在算例1中平板的两条边上加上L型加强筋,筋 2010年3月 柯栗等:薄壁结构固有频率的P型有限元数值计算收敛性研究 -67・ 条的几何尺寸如图3所示。从结果可知两种P型单元 得到第1阶频率随自由度变化的趋势如图4所示。一 }{~ Il 享 5 5 5 5 4 4 4 4 4 4  求得的结果差别不大,但两种h型单元结果在数值上 有一定的差别。比较h型壳元和h型体元收敛值的相 对误差,可得相对误差最大值为8.52%,出现在第3 阶模态;相对误差最小值为0.99%,出现在第13阶模 态;总体而言相对误差在1%到7%之间。这是因为在 用壳元和梁元对加筋板建模时,梁元的偏心仅偏移了形 心,没有偏移质心,导致对真实情况的模拟不完全准确。 (a)加筋板模型 (b)筋条截面形状及尺寸 比较这四种模型收敛速率的方式同算例1相同, 图3模型的几何外形及筋条截面尺寸 表1 无约束平板第1…3 5 7阶固有频率值(Hz) 【z||一 享 5 5 5 5 4 4 4 4 4 4 DOF DOF (a)p型壳元和h型单元比较 fb)p型体元和h型单元比较 图4 P型体元及壳元的形函数阶次选择与一阶频率收敛性的关系 表2无约束加筋圆柱壳的部分阶次模态频率值(Hz) 算例3:无约束圆柱壳 态频率值(表2只列出相对误差较大的几组)。与算 对一个高为2 400 mm、直径1 000 mm、厚度为10 例2类似的,壳元一梁元和体元得到的结果在数值上 mm的圆柱壳进行固有模态分析,分别采用以下和算 有一定差别。比较h型壳元和h型体元收敛值得相对 例1相同的4种方式建模,求得前l5阶弹性模态频率 误差,得相对误差最大值29.34%,出现在第1阶模 值。可得4种建模方式求得的解在数量上基本没有差 态,最小值为0.95%,出现在第13阶模态;除第1~4, 别。比较这四种模型收敛速率的方式同算例1相同, 9,10,15阶外,相对误差在3%以内。这仍是由于梁元 得到频率随自由度变化的规律同算例1类似,故不再 的质心没有偏置所致。 详细说明。 比较这四种模型收敛速率的方式同算例1相同(其 算例4:无约束加筋圆柱壳 中solid.p332、solid—p552和solid.p772在网格尺度为 在算例3中的圆柱壳上下两端分别加一环形L型 100 mm时仍未收敛,因此还计算了网格尺度为50 mm 加强筋,加强筋的尺寸同算例2,求得前十五阶弹性模 时的情况),其频率随自由度变化的趋势如图5所示。 航空计算技术 第4O卷 第2期 50 一 昌 享0 5 4 4 4 4 4 3 3 3 3 3 48 46 /~ 44 42 暑40 l 38 36 34 32 30 DOF DOF (a)p型壳元和h型单元比较 (b)p型体元和h型单元比较 图5 P型体元及壳元的形函数阶次选择与一阶频率收敛性的关系 4 结论 3 算例分析 本文算例表明了使用P型体元对薄壁结构建模是 由算例l和算例3,可以分析看出: 可行的。高阶P型体元能够较好地模拟结构的真实外 1)对于简单薄壁结构,P型壳元可以用最少的自 形,通过升高面内和厚度方向形函数阶次,可以在单元 由度来达到收敛值并满足与h单元相当的收敛精度。 长宽比非常大的情况下得到比壳元更好的结果,从而 当多项式阶次增加时,P型壳元和P型体元均可得到 有效地降低求解规模。在保证精度的同时,使用5阶 非常精确的结果。 或7阶形函数可以在大多数情况下用较少的自由度达 2)在自由度相同的情况下,P型单元比h型单元 到收敛。此外,用P型单元来进行分析时只用改变多 得到的结果更加精确。 项式阶次、不需要重构网格也是其一大优点。 3)对P型单元而言,增加形函数阶次可以加快收 可见P型有限元法在结构强度分析中将有着广阔 敛速率。且P型体元可以在仅增加厚度方向形函数阶 的应用前景。当然,目前P型有限元在应用中也存在 次而不满足单元长宽比要求的情况下达到收敛值。 一些,如随单元形函数阶次的升高,求解过程将需 4)在自由度相等的情况下,实体模型的计算时间多 要使用更多的计算机存储空间,在求解大型结构时必 于平面模型,且计算时间随形函数阶次的增加而增加。 须恰当控制计算规模,否则将难于求解。 这是因为实体模型的刚度矩阵比平面模型更加密集。 由算例2和算例4,可以分析看出: 参考文献: 1)对于薄壁加筋结构,P型壳元仍可用最少的自 [1] Babuska I,Szabo B A,Katz I N.The P—version of the Finite 由度来达到收敛值,但无法获得与体元相当的精度。 Element Method[J].SIAM J.Numer.Anal,1981,18(3): 当阶次增加时,P型体元可以得到非常精确的结果。 515—545. 2)在自由度相同的情况下,P型单元比h型单元 [2] 陈胜宏,程昭.水工结构分析的P一型自适应有限单元法 得到的结果更加精确。 研究[J].水利学报,2001(11):62—69. 3)对于加筋平板模型,增加形函数阶次可以提高 [3] 周张义,李芾.P型自适应有限元法及其在机车车辆强度 分析中的应用[J].机车电传动,2007(2):6—9. P型壳元和梁元收敛速率;且P型体元的收敛速率随 [4] 侯新录.自适应升阶谱有限元程序实现的几个问题[J]. 厚度方向上形函数阶次的升高而加快。 太原工业大学学报,1996(3):83—88. 4)加筋圆筒模型比加筋平板模型收敛慢,且增加 [5]诸德超.升阶谱有限元法[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面内和厚度方向形函数均能有效提高收敛速率。 1993:83—90. 5)梁元质心未偏置对于求解精度有一定影响,且 [6]Lisandrin P,van Tooren M,High—Order Finite Elements Re- 对加筋圆筒模型的影响较大。对于薄壁加筋结构,用 duced Models for Use in a Flutter Design Tool[c].45th 体元建模可以得到更为精确的结果,且使用P型体元可 A A/ASME/ASCE/AHs/ASC Structures.Sturctural Dy— 以在保证计算精度的情况下减少计算开销。若对计算 namics&Materials Confer,California。2OO4. 精度要求较高,使用P型体元建模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下转第72页) ・72・ 航空计算技术 第4O卷 第2期 posium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08. 参考文献: [1] Huiling Shi,Jun Ma,Fengyi Zou.A Fuzzy Comprehensive E— valuation Model for Software Dependabi|ity Based on Entropy Juan Chen,Bin Lu.Research on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 ation Model of E—Commerce Enterprise Image Based on Multi—Granular[A].Proceedings of the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of e—Commerce and e—Govern・・ ment,2008. Weight[A].Proceedings of the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 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2008. 陈水利,李敬功,王向公.模糊集理论及其应用[M].北 京:科学出版社,2005. “u Xu—lin.Song Bao—wei.Three Level Fuzz),Comprehen・ sive Evaluation based on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and Entro— Frank E B Ophelders,Samarjit Chakraborty,Henk Corporaal, Intra.-and inter・-processor hybrid performance modeling for MPSoC architectures[A].Proceedings of the 6th IEEE/ ACM/IFIP inte/Tintional conference on Hardware/Software codesign and system synthesis,2008 PY Weights[A].Proceedings of the 2008 International Sym— Research on GPU Performance Evaluation Based on Fuzzy Model LIU Jia—dong,ZHU Yi—an (School of Computer,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Xi an 710129,China) Abstract:Generally,the tradition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GPU uses the qualitative approach,it is dificultf to give a precise evaluation result under guaranteeing efficiency.This paper introduces an accurat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 aiming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in the process of evaluating the GPU performance by applying the following methods.First,it is crucial to identify the key factors putting impact on the GPU performance.At the same time,a theoret— ic basis is provided f0r the GPU evaluation.Then.a mathematical model is generated based on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 uation method in the fuzzy math.Finally,a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result of GPU performance can be acquired by applying the mathematical mode1.Meanwhile,it has excellent practicability and reliability. Key words:GPU;performance evaluation;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上接第68页) Study on P—Version Finite Element in the Use of Numerical Methods for Natural Frequency of Thin Walled Structures KE Li,SUN Qin (School ofAeronautics,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Xi an 710072,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estimates P—version element s infection to the rate of convergence of numerical methods for natural frequency of several typical thin walled structures,and analyses the effect of shape functions with high—order,SO as to show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high—order brick P—version elements to model thin walled structures. Key words:p-version element;thin walled structures;natural frequency;rate of convergenc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