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走向开放:实现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解析

走向开放:实现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解析

来源:百家汽车网
档案与建设聚焦“十四五”2021.9Focusing on the 14th Five-Year栏目主持:刘鸿浩走向开放:实现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解析

蒋 冠

(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387)

摘 要:“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

是“十四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走向开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也是必然要求。《“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从多主体协同共治、多方位交流合作、多层次联动共享与多方式输入输出四个方面,构筑了档案工作走向开放的行动框架。

关键词: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发展分类号:G270

Moving Towards Openness: the Only Way to Realiz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Archival Enterpris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he 14th Five-year Plan\" for the National

Archival Enterprise Development

Jiang Guan

Tianjin 300387)(School of Management of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rchival enterprise and adapt to the Abstract:

modernization requirements of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capacity\" i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ultimate purpo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val cause during the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Moving towards openness\" is the core of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is also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he 14th five-year plan for the national archival enterprise development built an action frame for archival work to move towards openness from four aspects: multi-main body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multi-direc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multi-level linkage and sharing and multi-way input and output.

Archival Enterprise; Development Plan; DevelopmentKeywords:

03年5月,时任浙江

**在考察浙江省

档案局(馆)时,作出档案工作要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的重要论述。“三个走向”是档案工作与档案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也是推动档案事

8

ARCHIVES & CONSTRUCTION

20

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动力。2021

年6月,、印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将“着力推动档案工作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写入指导思想,并体现在各项具体

任务之中,构建了推动档案事业高

质量发展的未来图景。

“走向开放”内涵丰富,主要强调档案工作要走出自我循环的封闭轨道,建立起联通外部环境的渠道,形成全面立体开放的新态势,是实现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档案工作是一个由档案、档案工作者、档案机构、档案法规标准、档案设备装具等各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档案工作走向开放,就是要打破封闭状态,使档案工作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保持良好的交互关系,与社会系统的其他子系统之间实现有效的交流与互动。首先,系统的正常运作与发展变化都需要与环境相协调,环境的变化是促进系统演化的外部条件。只有准确把握档案工作发展的历史方位,与外部环境的需求保持一致,才能更新观念,找准发展方向与工作重心,与时代同频共振,实现创新发展。第二,任何事业的存续与发展,都需要从外部环境中获得支持系统发展的资源。档案工作只有保持开放的状态,一方面寻求广泛合作,借力聚力,另一方面通过向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聚焦“十四五”外部提供优质服务争取各方面的

支持,以“输出”换取“输入”,才能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与保障。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档案工作呈现不断走向开放的良好态势,档案事业步入了创新发展的新阶段。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十四五”时期,档案工作要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守正创新,建立走向开放的新局面。笔者认为,推进档案工作走向开放,需要从增进档案工作主体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协同共治、交流合作、联动共享与输入输出四个方面着力。

1 多主体协同共治

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2020年,国家档案局陆国强提出在原有的“三个体系”的基础上加入“档案治理体系”,并强调档案工作要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

[1]求。《规划》开宗明义,将“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作为制定规划的目的,并将“全面推进档案治理体系建设,提升档案治理效能”作为首要任务。现代治理理论与实践表明,多元主体的有效协作与配合,是实现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可以发现,《规划》所提出的多项工作任务都彰显了“多元共治”的理念,这也是其不同于以往的规划的特征之一。

《规划》在“主要任务”的第一项“全面推进档案治理体系建设,提升档案治理效能”中提出,要“加强部门协同、区域协同、行业协同,鼓励、引导、规范社会力量参与档案事务”。这一表述实际上是档案事业推进“多元共治”的总纲。其中,“三协同”主要强调档案主

Focusing on the 14th Five-Year2021.9档案与建设管部门与其他主体以及不同区域是多主体参与档案治理的表现形档案主管部门之间建立沟通对话式与实现途径之一。2014 年,中机制,基于各自的职责权限,在行共和《关动上协调一致,从而实现对档案事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务的有效治理。例如,在档案执法的意见》首次提出,“规范并支持 上,《规划》提出要探索建立与相关社会力量参与档案事务”。新修订部门联合执法协调工作机制;在监的《档案法》第七条也明确规定,督指导上,要建立国防军工重大专“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档项档案工作协调机制,完善档案主案事业的发展”。《规划》秉持了档管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协同配合案治理的“参与”理念,提出“鼓的专业档案管理,要强化财政励、引导、规范社会力量参与档案资金支持科研项目档案工作监管,事务”,在“完善档案法规制度和标大力推动科学数据与科研档案协准规范”方面,也鼓励档案学会等同管理;在安全管理上,要完善档学术团体、行业组织及市场主体开案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展档案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制定机制,提升行业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修订工作,着力引导社会力量发挥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规划》也作用。强调要完善区域档案管理,实

2 多方位交流合作

现系统内部各区域之间的协同,创新协同监管模式,加强对京津冀协档案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开外部环境的支持,需要寻求广泛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交流与合作。《规划》在对外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流、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等方面都等区域档案工作监管。提出了新的思路,建构了一个多方

此外,虽然对“治理”的理解位交流合作的行动框架。学界目前尚无定论,但不论是国家一方面,《规划》将对外交流中心论还是社会中心论,“多方参合作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面,将与”都是治理的核心要义,只不过“深入推进档案对外交流合作,在与参与各方之间的权责关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贡献力”列为系问题上存在分歧。档案治理是“十四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主在党的领导下,由档案主管部门主要任务之一,将档案与“一带一导,各级各类档案实务部门、社会路”、多边合作、文献遗产治理等组织和公民参与,以互动方式综合对接,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和运用法治手段实现档案治理现代更加宽广的视野推进档案国际合

[2][5]化。作。有学者认为,档案治理的参积极推进档案对外合作与与方是以档案主管部门为主体,包交流,既是发挥档案在中外人文交括档案学会、档案服务外包企业等流中的作用,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

[3]

社会组织及个人。档案学会、档力,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途案服务外包企业等社会力量是参径,同时也有利于扩大我国档案领与档案治理的重要主体。在治理域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全球档案治理论视野下,更加要求社会对档案理的能力和贡献。面向国际的交事务的广泛参与和档案部门引导流与合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下的档案事务社会自我管理与自容。首先,依托国家层面的对外交

[4]

治。社会力量参与档案事务就流平台,推进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档

ARCHIVES & CONSTRUCTION

9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档案与建设聚焦“十四五”2021.9Focusing on the 14th Five-Year案合作与交流。具体包括推动双

边档案合作协议落实和执行、积极参与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以及积极促进与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档案领域合作。其次,通过与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国际档案事务。参与国际档案治理是贯彻落实国家全球治理理念,吸纳国外档案治理实践经验,分享中国档案治理研究成果的重

[6]

要途径。具体包括深化与国际档案理事会及其地区分会等国际组织交流合作,参与国际组织管理;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秘书处和国际咨询委员会合作,积极参与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委员会各项活动。

另一方面,《规划》在人才培养与资源体系建设等任务中也包含了与相关单位开展交流与合作的内容。突破封闭思维与单打独斗的工作模式,与拥有利益共同点的社会主体开展合作,有利于充分利用外部力量,达成工作目标。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的保障与智力支持两个条件。档案人才培养是“十四五”时期一项重点任务,而人才培养需要拓宽渠道,提质增效。我国现有三十余所高校开设了档案学专业,高校是档案人才培养的基地,为档案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地方档案主管部门与高等学校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双方可以开展诸如合作办学、档案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建设国家档案人才培养基地以及档案人才培养方面学术理论和教育培训交流活动等不同形式的合作。此外,《规划》还提出,要依托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建设档案事业发展战略智库,打造高水平创新和研究平台,为档案事业创新发展提供学理支持和决策咨询。档案馆、博物

10

ARCHIVES & CONSTRUCTION

的重要理念。通过网络将分散的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单位都是文

信息资源联结起来,向用户提供更化事业机构,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

加便利、优质的服务,是图书馆、档承、公共文化服务与社会记忆建构

案馆等信息服务机构的必然选择。等方面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与工

作目标,可以在档案文献资源共享《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就

“按照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方面加强合作,相互交换重份件、提出,要求,建立与完善国家档案信息目复制件或者目录等。

录数据库、纸质档案全文数据库和

3 多层面联动共享

多媒体档案数据库等各类档案数据库,适时启动数字档案建设与社联动是指主体间基于共同的

会化服务工程”。《全国档案事业目标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协调一

发展“十二五”规划》与《全国档致。共享是指主体间彼此分享资

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源,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联动

对“实施公共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与共享是提高系统运行效率,提升

务工程项目,打造‘一站式’档案发展效能的重要途径。《规划》所

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平台”等也进提出的多项任务都涉及通过不同

主体间行为的协调与资源的分享,行了部署。实现协同服务是信息

资源共享的最终目标。但当前档形成多层面联动共享的局面,进

案数字资源协同服务机制的实现而达成工作目标。具体体现在系

还存在档案资源整合难度较大、档统外部联动和系统内部共享两个

案馆之间缺少沟通协作、档案管理方面。

制度相对匮乏以及档案管理人员第一,系统外部联动。档案

专业性不足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系统与外部其他系统之间有着紧

[7]题。密的联系,需要与其他系统在行动《规划》又从国家与地方两

上协调一致,尤其是在档案信息化个层面对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方面,保持与环境之间的紧密平台建设做出了更加全面系统的联动至关重要。首先,在宏观层面安排:一方面,扩大“一网查档、异上,《规划》提出,要将档案信息化地出证”惠民服务覆盖面,启动全建设主动融入数字经济、数字社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建设项会、数字建设,推动档案信息目,建设以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化全面纳入国家大数据战略,地平台为支撑、档案查询“一网通办”方各级和将档案信息化的全国档案信息共享利用体系;另纳入本地区信息化发展规划,机一方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综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合档案馆加强本区域档案信息资将档案信息化纳入本单位信息化源共享平台建设,实现本区域各级发展规划,从而进一步完善档案综合档案馆互联互通,推动共享平信息化发展的保障机制。其次,台向机关等单位延伸,促进档案信在微观层面上,《规划》强调电子息资源馆际、馆室共建互通,推进文件管理要与机构数字化转型相档案信息资源跨层级跨部门共享适应,电子文件归档工作要与各利用。类业务系统协调联动,逐步实现

4 多方式输入输出

单套制归档。

第二,系统内部共享。“共建信息输入与输出的水平,是系共享”是网络时代资源建设与服务统开放性的重要衡量指标。要推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聚焦“十四五”动档案工作走向开放、实现档案事

业高质量发展,档案部门必须加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换。《规划》在这两个方面都做出了新的部署。

一方面,档案信息资源是档案工作的核心要素,也是档案保存机构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档案馆等档案保存机构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和与时俱进的姿态推进档案资源建设,优化“输入”,使馆藏档案资源与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形成同构对应的关系。首先,档案机构要关注“国之大者”,着力做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地方中心工作等重点领域档案收集工作,把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史记录好、留存好,同时也要全方位收集反映“四史”的档案材料。其次,应鼓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档案资源建设,形成多元化、差异化、大众化、社会化

[8]

的档案资源体系。档案机构要加大档案征集力度,鼓励社会和个人向国家档案馆捐赠档案,并注重开展口述材料、新媒体信息等新形式档案资料的采集。

另一方面,“输出”就是向社会提供各种不同形式的档案信息服务,从而体现档案的价值和档案部门的贡献。“输出”的前提是

Focusing on the 14th Five-Year2021.9档案与建设推动档案查询利用档案开放。按照新修订《档案法》办”服务体系,

服务延伸到村、社区基层一线。的要求,《规划》提出了“加快推进

档案开放”的任务,并就建立健全档案开放审核机制以及馆藏档案注释与参考文献解密和开放审核有关制度,加强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强档案开放与信息公开的衔接,

化政治机关意识扎实搞好巡视整改全面推动档案馆公布开放档案目录与

推进档案资源利用安全治理体系建设󰀁开放档案全文在线查阅,鼓励国

[EB/OL].[2021-08-26].https://www.saac.󰀁

家综合档案馆提前开放经济、教

gov.cn/daj/yaow/202010/2691e38f6039442

育、科技、文化等类档案以及其他

7a9bfcc588f841b.shtml.

关于向社会开放档案等方面的工[2]󰀁张帆,吴建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作做出了具体安排。在推进档案域下档案治理概念体系研究[J].档案开放的基础上,档案部门还需增学研究,2021(1):23-31.

[3]󰀁常大伟.合作治理视域下档案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精准对

社会参与能力建设研究——以新修订档接国家、地区、单位和人民群众对

案法第七条为中心的思考[J].浙江档档案的需求。首先,要深入挖掘

案,2020(8):10-12.

档案资源,及时精准为各级

[4]󰀁晏秦.治理理论视角下社会参与

和决策提供参考。建立重大

档案事务的路径探析[J].山西档案,2020

活动、突发事件应对活动相关档

(5):85-91.

案利用调度机制,完善重大科技[5]王玉珏,吴一诺,许佳欣.《“十󰀁攻关、重大产品研制、重大建设项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解读:档目档案利用服务机制,助力经济案服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J].山西档

案,2021(4):78-87.科技发展。其次,要结合重要时

[6]󰀁杨智勇,贺奕静.全球化背景下中间节点、重大纪念活动,推出具有

国参与国际档案治理的路径探析[J].广泛影响力的档案文化精品,深

档案学研究,2020(2):37-42.

入挖掘红色档案资源,传承红色

[7]󰀁孙莉.档案数字资源协同服务实

基因,充分发挥档案在理想信念

现机制的探讨[J].山西档案,󰀁2020,󰀁249

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再次,要推

(1):󰀁87-90.

进各级国家档案馆开展互联网和[8]󰀁李孟秋.整合视角下多元主体参移动端查询利用服务,将档案查与档案治理的机制与路径[J].档案学询利用服务融入区域内“一网通通讯,2021(2):12-19.

(上接第15页)(07):14-21.

[12]丁家友,聂云霞.数字档案资源生态安全的演进路线探析[J].档案学研究,2016(02):93-100.

[13]崔海莉.“大数据”时代档案2015(01):93-96.

[14]张家年,马费成.我国情报体系构建及运作[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5,38(08):5-10.

[15]江信昱,王柏弟.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及其在情报研究中的适用性初探[J].图书与情报,2014(05):13-19.

[16]丁家友.大数据背景下的档案数据保全探析[J].档案学通讯,2019

[17]陈恬,余亚荣,张照余,毕建新.基于数据保全思想的科学数据全流程4-9.

ARCHIVES & CONSTRUCTION

[18]王婧逸.数据保全视角下电子文件单轨制管理模式研究[J].档案与建设,2020(02):26-29.

[19]刘莎.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风险识别与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山西档案,2020(01):94-103.

[20]许桂清.电子档案异地异质备份现状及应对[J].档案学研究,2018

信息安全管理新思考[J].档案学研究,(01):34-39.

管理研究[J].档案与建设,2020(12):(01):82-88.

11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