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效率
确保全年运输任务的完成
-------2004年上半年调车效率分析
今年以来,我们运转车间在车站的统一领导下,认真落实车站运输组织原则和提高作业效率的具体措施,狠抓分析和考核,努力提高调车效率,促进了全站运输指标的完成。上半年完成装车30111车,完成年度计划的51.5%,与去年同期比多装7495车;卸车完成54687车,完成年度计划的57.6%,同比多卸4808车;办理接车65883辆,同比多接8522辆;办理出发65950辆,同比多开出10402辆;运转四个班平均班产量为421辆,同比增加了23辆;1-6月份,解体列分为25.7分,钩分为4.5分;编组列分为23.3分,钩分为4.3分;取送辆分为1.9分,次分为41.6分,这些效率都较上年有大幅度提高。通过以上数量指标可以看出,在机车数量没有变化、人员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在货运车间、实业公司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超额完成了运输主要指标而且比去年同期都有大幅度的增长,说明我们的作业效率特别是调车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
一、上半年调车效率分析
通过分析,我们感到,上半年虽然车站和运转车间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了检查和考核,但是机车效率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在运输组织上、在计划质量上、在机车的运用和考核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一)客观上有九个方面制约因素:
一是《行规》第60条修改后,止轮措施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前不需要采取止轮的,现在规定止轮,有些以前只需要采取一道防溜程序的,现在增加到2道甚至3道程序。这些势必延长作业时间,降低了调车效率。
二是调车机司机必须执行饱压试风。机务段明确规定,泵风达不到一定压力决不允许动车,这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效率。
三是车站专用线及货物线,具有多、杂、长的特点,其中石矿线取送时间为38 min ;大化线为35 min ;石油线为48 min ;粮库线为43 min ;其他线平均为30 min 左右。专用线距离车站远较,也是影响效率的一个客观因素。
四是上级要求,到达和出发重车必须过磅,一方面增加了作业工序,另一方面过磅速度有要求,有时由于各种原因,一次过磅不成功,还需要二次过磅。这些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效率。
五是调车组的严重缺员制约了调车机效率的提高。除了运转三班外其余各班均有不同程度的缺员。不仅在安全上带来了隐患,而且制约了调车机效率的提高,应该溜放作业的往往钩钩送车;应该提前检查车辆、线路、提前拿车、提前出务的地方往往是因为人员不足,造成机车到而人才到,甚至机车到而人未到。现在随着止轮措施的加强和完善,由于人员不足,即使钩钩送车,往往第一钩、第二钩有人干,后续作业无人完成,出现车等人的现象。
2
六是车站货场规模的扩大,货场的零散货主大量增加,到达量随之增加,带动了经营的发展,但是由于小货主多,品类多、每次到达批量小,给解体、取送车带来了不便,增加了作业时间,也是影响效率的一个客观因素。
七是有时到达车流量不均,体现为6:00-12:00和18:00-0:00的车流较小,而其他时间车流集中到达,造成无到达量情况下出现待工时间。
八是机车上油地点远、上油时间间隔短、上油时间长,虽然上半年经过努力,由3天改为6天上一次油,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调车效率。
九是站内的设备不良,尤其雨季分路不良处过多,严重影响调车机效率。
(二)主观上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调度员的指挥水平良莠不齐。有的计划质量高,安排得当,效率就高,反之机车作业的连贯性不强,出现等线、等进路等现象,造成机车运用不饱和;
二是现场装卸进度掌握不准确。由于联系不彻底,和货运、实业公司配合不到位,对装卸进度掌握不准确,出现机车到专用线等装、等卸以及货位清理不到位现象。
三是与厂矿配合没有完全达到默契状态。有动力的厂矿并没有完全按照车站的要求合理摆放车辆,有时调度、区长也并未完全按照厂矿的实际需要或要求(顺序)送车,造成双方倒钩,延误效率;
3
四是在吃、交时间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拖延、浪费等现象;在交上,交基础不好,存在今日事不能今日毕的现象;在联系配合上,各厂矿货运员报装、报卸不准堵憋机车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说明我们在检查和考核上存在着差距,基础管理还不够规范。
五是车间在考核力度上存在着差距。上半年车间安排了专职,加强对调车效率的分析和考核,但是力度不够,对影响效率和效益的,责任追究不够严格,批评多罚款少,没有起到教育作用。
六是在安全和效率的摆布上不均衡。特别是车间管理层,总认为只要安全好了,效率慢点、差点、多干点、少干点影响不大。在安全上投入精力多一些,在抓效率上下的功夫还不够。
通过分析,我们感到影响车站的调车效率,虽然有客观因素,但更最主要的还是主观原因,主要是我们管理不到位,抓得不够,考核力度不够。
二、采取措施,挖潜提效,确保全年运输任务的完成
提高运输效率是当前路局、公司在运输组织上抓的一项重要工作,摆上了议事议程。通过提高运输效率,来促进效益的提高,完成运输任务。车站今天组织召开运输分析会,目的也是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效率和效益,全面完成运输任务。上半年在调车效率上完成得虽然不错,但是还是有潜力可挖的,只要我们敢想,肯做,肯努力,效率还会进一步提高。下半年,我们打算在影响效率的主客观因素上下功夫,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抓好“五达标”,确保安全稳定。运输生产的前提和基础是保证现实安全,保证安全才
4
可以谈到效率。我们要认真落实车站“5.29”会议精神,按照高站长提出的“七抓”,认真抓好“五达标”工作,争取在五项达标上再上一个层次,靠严格规范的管理,确保现实安全,靠“一点不差,差一点不行”地执行标准来提高调车效率。
二是抓好宣传教育。目前职工对效率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象确保现实安全那样的高度。我们将利用点名会,把车站的精神和要求,把提高作业效率的目的意义,再一次向职工做好宣传教育,使职工认识到效率就是效益,提高效率就是提高效益、提高收入,使职工进一步认识到既要保安全又要确保效率的提高。
三是抓好统计分析和公示管理。每月对各班装卸车、班产量、作业时间、钩分、辆分、列分等效率指标进行公示,排出顺位,并作为班组“五达标”评比的一项内容,调动各班职工提高作业效率的积极性。
四是抓好调车机出库质量管理。安排专人对机车出库质量进行考核,并加强与机务段的沟通和联系,对出库质量不高的积极向机务部门反映,进行联合整治。同时各班要严格控制吃交时间,吃饭不能超过30分钟,按时交,保持机车正常交接和出入库。
五是抓好交和计划质量管理。交和计划质量是影响效率的一个主要原因。可以说一名调度指挥水平的高低、穿插机车的能力好坏、现场装卸情况掌握的程度、阶段计划铺画的合理与否、减少交叉干扰的次数、重点工作是否能作到心中有数是影响调车机效率的重要因素,车间将安排一名副主任,对交和计划质量进行跟踪专项考核,重点抓好调度阶段计划,决不允许盲目下计划和随意变更计划,造成返钩作业,使计划达到合理安排和下达,充分运用好机车,尽量减少堵憋时间。抓好基础,下班前该解体必须解体,该转线的必须转线,该送
5
入专用线的必须送入专用线,对班基础不好、因组织不当等原因造成待装、待卸较多及老牌车严格进行考核,按照规定处理。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培养优秀有潜质的年轻调度,进一步提高调度指挥水平。
六是抓好专用线取送车管理。对专用线取送时间再进行一次查定,调车区长对取送次数、时间、辆数要严格掌握,对超过时限的要问清原因,发挥调车区长的监督指挥作用。
七是抓好各部门的配合和协调。运输组织是一个大联动机,提高效率单靠哪一部门是不行的,运转、货运以及实业公司都要密切配合,调车作业的组织质量可影响到货运、实业公司的装卸进度;同样,也需货运、实业公司的配合,报装、报卸的时间要及时准确,货位要清理到位,车门关打要到位,以免影响效率。同时,还要加强指挥组、扳道组、车号组、调车组等运转车间内部之间的配合协调,使各个环节有机联动,正常运转。
七是抓好信息管理。可以说无论是站调还是货调都是通过现场的信息来安排工作计划的,信息的不准确直接导致计划的不合理甚至失误。现场的货运员、理货员必须抱着对工作负责的态度,向站内传递准确的运输信息,减少等装车、等卸车甚至等信号的现象。
八是加大考核力度,落实责任追究。没有考核就等于没有措施,提高效率就成为一句空话。车站在提高效率上有很多好的措施,关键在于落实,关键在于考核。下半年,我们运转车间将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按照效率和效益损失责任追究办法严格考核,对影响效率和效益的,严格追究责任,兑现奖罚。
2004年7月10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