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荔县冬枣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提质增效技术
作者:周爱英
来源:《山西果树》2010年第06期
2006—2009年对大荔县冬枣管理中存在问题及优质高效的技术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总结报告如下。
1、当前冬枣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有机肥及钾肥施用量不足,基础肥力难以满足高产优质需要
据县土肥站试验,我县冬枣高产优质的土壤肥力指标:土壤有机质应在1.5%以上,土壤速效氮含量60 mg/kg,土壤有效磷含量40 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150 mg/kg。而2009年3月对100个冬枣示范园土壤取样测定,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0.97%,土壤速效氮平均含量49.81 mg/kg,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34.01 mg/kg,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1 27.40 mg/kg,四项指标均达不到标准要求。有机肥施用量不足和化肥施用不平衡,钾肥严重短缺,是目前肥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降雨不均,引发生理病害
大荔县属暖温带半干旱性季风区,年降水量514 mm,旱涝分布不均,如果花期和幼果期干旱,就会影响开花结果和加重生理落果;若7—8月份枣果膨大期干旱,易发生缩果病,多雨则发生裂果烂果,降低枣果商品率及口感。
1.3 环剥不当,影响枣果品质
环剥过早,往往需2次环剥;环剥过晚,则很难坐“头蓬枣”。二次环剥或环剥过宽,环剥口难以愈合,导致树势衰弱,病害加重。据调查,主干二次开甲的枣树,次年死亡率达8%~15%;46%以上的树叶片小而黄,变薄、内卷,不能正常生长发育;32%的树只开花不能坐果,出现严重的大小年现象。主干环剥口长期不能愈合的枣树,病果率高达30%~70%,其中枣黑斑病、缩果病严重,果实畸形,后味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4 激素使用不当,造成枣果贪青晚熟
赤霉素使用量过大、次数过多和滥用膨大素、素、增大剂等五花八门的激素或叶面肥,虽然果实变大了,产量上去了,但成熟期推迟了,品质下降了。实践证明,过量使用激素和含有激素的叶面肥,特别是在果实膨大期(7月20日后)继续使用,则显著改变果形指数和增加皮厚,从而影响枣果着色和成熟。
1.5 树体管理不到位,结果部位外移
一是不注意结果枝组更新。由于果农习惯采用“四门紧闭”法,对枣头、二次枝、枣吊重摘心,导致5年生以上的结果枝组老化.出现萌芽不整齐甚至不萌芽现象,尤其主枝中下部更为严重,结果部位仅剩树冠外围和上部;二是大多果园主枝留量偏多,基角开张角度偏小,果树迎光面积不足,导致坐果率低,果实品质差。冬枣属喜光性树种,透光率应在60%以上。据测定,树冠上部比树冠中下部枣果干物质高3%~6%,顶部和外围比树冠内部坐果数高1~2倍。1.6枣农用药不规范,病虫害发生严重
调查发现,我县冬枣发生较重的病害有干腐病、黑斑病、炭疽病、锈病、细菌性疮痂病、缩果病等,发生严重的虫害主要有绿盲蝽、灰暗斑螟(俗称甲口虫)、枣瘿蚊、枣尺蠖等。 由于枣农对农药基础知识知之甚少,加上在病虫害防治上仍以治为主,所以大多数枣农在农药使用上存在“多、乱、错”现象,抓不住防治的关键时期,喷药次数过多,50%~60%的冬枣园每隔5~7 d就喷1次药,整个生长季节喷药次数达25~30次,造成农药残留超标。另外,在幼果期使用烯唑醇、丙环唑等具有抑制生长特性的杀菌药,会影响冬枣的感官品质。后期大量使用链霉素,会形成花皮果,影响果实着色。高浓度使用农药或过多地混用农药,易造成果实灼伤,破坏观感,或灼伤叶片,降低光合作用,减少干物质积累,影响口感。
2、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2.1 增施有机肥,配方施用化肥
结合大荔县土壤肥力状况,笔者提出冬枣施肥上采取“重视有机肥,稳氮、稳磷、补钾、配施微肥”的施肥原则。一般采后以羊粪、鸡粪等热性优质有机肥、微生物肥和微量元素肥为主,用量667 m2施有机肥3 000~5 000 kg,日本“井上政”生物药肥80~120 kg,铁肥2~4 kg,锌、硼等微肥各1 kg,在幼果膨大期和果实硬核期追肥,肥料以钾、氮为主,用量667 m2追施高钾低氮型复合肥50 kg。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2 重视水分调节
根据大荔县年降水情况,只要冬前浇好封冻水,一般就能满足冬枣树春季生长发育的需要,春季萌芽前尽量不浇水或晚浇水。花前根据土壤墒情决定是否浇水,幼果膨大期及以后需水较多,若天气干旱,可隔行浅灌。同时有条件的可搭建防雨棚,以减少裂果。也可在土壤解冻后趁墒或发芽前灌水造墒后树盘覆盖地膜,提温保墒,增进肥效,促进早熟。
2.3 适当环剥(开甲)
在盛花初期即全树上下、内外大部分枣吊已开花5~8朵时,进行环剥。环剥口宽度一般掌握在枝干直径的1/10为宜,保证在环剥后30 d左右愈合.否则将影响坐果和树势。具体环剥时应在剥口下留辅养枝,即在主干环剥口下留一主枝或在主枝环剥口下留2~4个二次枝,然后进行环剥,这样可以保证根系的正常生长,既可避免过度削弱树势,又可促进坐果。为逐步解决结果部位外移问题,对光秃带大的主枝,可在主枝基部至1/3处进行环剥,促使环剥口上部结果枝坐果。在环剥口下选留方位适宜的侧芽或枣股主芽,使其延长生长,待生长长度与原主枝长度相等时,将环剥部位以上的老主枝段去掉,完成主枝更新。每年更新1~2个主枝,3~4年完成全树的更新。
2.4 适当使用激素
笔者于2008年在冬枣盛花期进行了芸苔素与赤霉素的保花保果试验,结果表明,以5月21日、5月28日各喷1次芸苔素3000倍液+20 mg/L的赤霉素混合液的效果最好,有利于保住头茬花,坐住头茬果,不仅果个大,品质优,成熟期也相应提前。所以,对一些没有使用过激素及叶面肥的,应在喷施浓度、时间、次数上先小面积试验后,再大面积应用。
2.5 实施枣吊摘心
在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开花前对25~30 cm长的枣吊掐尖摘心,促使冬枣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移,提高坐果率。据试验,4月25日至5月lO日枣吊摘心,越早综合效果越好,可使果形指数平均增大3.07%,使果实外形更接近圆形,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4~5个百分点。 2.6 科学防治病虫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6.1 绿盲蝽绿盲蝽以卵在剪口残桩和皮缝里越冬,为害高峰集中在萌芽期、5月上中旬至6月上中旬的枣树花期、幼果期和枣果成熟期。防治时要抓住这3个高峰综合防治,才能达到最佳效果。防治方法:①全面清园。重点将病虫枝、老树皮、杂草等带出园外烧毁,特别要将带有绿盲蝽越冬卯的残茬剪除并烧毁。②树干涂抹粘虫胶。刮除树干翘皮后,于冬枣萌芽期和抽枝展叶末期至初花期在树干分枝下涂抹粘虫胶2次,对绿盲蝽防效达70%以上。③药剂防治。萌芽前(3月15—20日)7~10 d喷3~5°Be石硫合剂;在枣树萌芽期(3月29日至4月5日)喷20%灭多威乳油800倍液或48%毒死蜱1 500倍液加2.5%高效氯氰菊脂1000倍液杀卵;发芽后再喷1次70%吡虫啉(吸刀)10000~12000倍液,消灭若虫,可减少虫口密度80%以上;5月中下旬再喷1次70%吡虫啉(吸刀)水分散粒剂10000~12000倍液杀虫杀卯。
2.6.2 灰暗斑螟俗称枣树甲口虫,以幼虫在甲口附近越冬。可在枣树开甲后3 d开始,用48%毒死蜱(或功夫)400倍液或护甲宝,每隔10 d喷施或涂抹1次,连绘3次进行‘防治。
2.6.3 冬枣树干腐病
可用10%世高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或30%戊唑醇3000~4000倍液喷雾,也可针对性涂抹唑类产品。
2.6.4 冬枣黑斑病和细菌性疮痂病
抽枝展叶末期至幼果速长期(5月下旬至7月中旬)是冬枣黑斑病、疮痂病重点防治时期,防治冬枣黑斑病可交替喷施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或40%福星8000倍液;用20%龙可菌悬浮剂6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喷雾防治疤痂病。此期是冬枣真菌与细菌病害混发期,应注意混合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