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粤教粤科版4年级上册第2单元小学科学试卷(含答案)

粤教粤科版4年级上册第2单元小学科学试卷(含答案)

来源:百家汽车网


粤教粤科版4年级上册第2单元小学科学试卷(含答案)

粤教粤科版4年级上册第2单元小学科学试卷(含答

案)

( 答卷时间40分钟,全卷100分) 总分 题号 得分 评分员 一 二 三 四 一、填空。(每空 2分,共38分)

1. 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方法观察岩石的不同特征。例如,用( )或者( )观察岩石的颜色和纹理,用( )岩石,感觉其表面的粗糙程度。 2.花岗岩、( )和( )是常见的岩石。

3.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方法观察矿物质的特征。例如,将矿物在( )摩擦,观察( )的颜色;用( )矿物,观察它的( );将矿物分别与玻璃、金属物品和蜡块比较,观察其( )。

4.花岗岩中常有( )、( )和( )等矿物。

5.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的铁、铜等金属制品,其原料就是从( )、( )等矿物中提炼出来的。 6.岩石是由( )组成的。

7.花岗岩的颜色是( )色,有较粗的( ),很( )。 二、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24分) 1.下列属于岩石的是( )。 A.鹅卵石 B.清华花瓷瓶 C.红砖

2.用小刀刻画时,感觉很硬的岩石是( ) A.大理石 B.花岗岩 C. 云母

3.用手触摸岩石,我们感觉表面的( )。 A.颜色 B.纹理 C.粗糙程度 4.有多种深浅不同的颜色的是( )。 A.云母 B.长石 C.石英 5.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

A.将岩石加热后,迅速放进水中冷却,然后在加热,冷却,反复多次,岩石会

碎裂。

B.岩石互相碰撞、摩擦后不会碎裂。

C.植物的根系在岩石的裂缝中生长,不会是岩石碎裂。 6.石墨在生产和生活中可用于( )。 A.铅笔 B.眼镜 C.磷肥

7.下列物品中,( )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 A.书 B.本 C.铅笔

8.下列 不属于矿产资源的是( ) A.石油 B.煤 C.农作物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

1.用铜钥匙刻画,如果只留下浅浅的痕迹,说明这块岩石比较软。 ( ) 2.我们在山脚下和溪流边是可以找到岩石的。 ( )

3.将岩石制成标本,能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认识常见的岩石。 ( ) 4.敲打岩石时,不用带上护目镜,很安全的。 ( ) 5.石英乳是白色,半透明或透明状,硬度不大。 ( )

6.由坚硬的岩石变为松软的土壤,通常都要经历漫长的过程。 ( ) 7.宝石、玉石等以其夺目的光彩、极高的价值成为人们珍爱的装饰品。 ( ) 8.矿物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要经过几百万年,甚至数亿年的地质变化才能形成。 ( ) 四、连线。(9分)

石英 呈片状

云母 呈块状、板状、柱状或针状 长石 半透明或透明状 五、简答题。(13分)

1.举例说明矿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7分)

2.测试岩石硬度的方法是怎样的?(6分)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调研卷

参 一、填空

1. 肉眼 借助放大镜 手触摸 2. 砂岩 大理岩

3. 白色无釉瓷板上 痕迹 手电筒照射 透明度 4. 石英 云母 长石 5. 铁矿 铜矿 6. 矿物

7. 浅灰 颗粒 硬 二、选择题

1.A 2. C 3. C 4.A 5.A 6.A 7.C 8 .C 三、判断题

1. ×2. √ 3.√ 4.5.× 6. √7. √8. √ 四、连线

石英 呈片状

云母 呈块状、板状、柱状或针状 长石 半透明或透明状 五、简答题。

1.石墨可以制作铅笔;石棉制作石棉瓦;石英应用在眼镜上;磷灰石可以生产硝磷酸肥。

2.测试岩石软硬程度的方法非常简单:砸开岩石后,用手指甲、铜钥匙、小刀在新断面上刻画。手指甲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较软;手指甲刻画后没有刻痕,

铜钥匙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较硬;铜钥匙刻画后没有刻痕,小刀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很硬;小刀刻画后也没有留下刻痕的岩石硬度非常大。

第20课电路的研究教案教学设计

第20课《电路的研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简单电路”的第2课。本课活动是在前一课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认识电路,引导学生用基本的电路元件连接电路,使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来,观察和比较这些电路的连接方法,通过取出其中一个灯泡的方法来认识到连接方法有两种,从而引导学生对闭合回路有更进一步的认知。

本课共由2个活动和1个实践活动组成。活动1“让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来”中,主要是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让两个灯泡同时发光的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活动2“电路是怎样连接的”是让学生通过取出一个灯泡,观察和比较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的特点。实践活动自制“数学游戏机”是让学生进一步利用闭合回路的原理,自制“数字游戏机”。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一节的学习基础上,已经知道了用导线如何连接灯泡、电源能使灯泡亮起来,本节课增加一个灯泡,让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来,对学生来说不算很大难度。一般学生都能想到的是串联的方法,而并联的方法他们可能需要教师引导或者激发他们发散思维,让他们想多些可能的连接方法。

通过取下其中各灯泡再观察另外一个灯泡的观察方法,学生能直观感受到串联和并联的不同,这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也能激发他们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进一步了解闭合回路。

自制“数字游戏机”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对游戏机是十分感兴趣的,能积极主动思考怎么利用简单电路的原理去设计这个游戏机。

三、教学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连接方法让电路中的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来。 2.通过多种方法对简单电路进行探究,进一步认识电路形成的条件。

3.愿意与同学合作,养成相互交流的习惯。

2 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设想、实践,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连接两个灯泡,让它们同时发光。教学难点:通过设想、实践,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连接两个灯泡,让它们同时发光。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有两个灯泡的电灯笼、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课件。学具准备:灯泡、导线、电池、学生活动手册。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设置情境:晚上,几个小朋友在玩电灯笼,其中一个小朋友的小车电灯笼中的两个车灯灯泡都在发光,其他小朋友的电灯笼只有一个灯泡发光。

问题:这个灯笼里的两个灯泡是怎么连起来的? 交流:对教科书中妍妍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任务:连接电路,让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让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来

出示:有两个灯泡同时亮的灯笼实物或图片。

提示:这个灯笼有两个灯泡,两个灯泡能同时亮起来。前一节课我们已经知道,电源、导线、灯泡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后,灯泡就会亮起来了。

任务:用导线连接灯泡、电池,让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来。要求:把可能的方法画下来,完成学生活动手册内容。

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如何连接两个灯泡才能两个灯泡亮起来。汇报:展示连接方法的记录单。

评价:根据连接图上的方法是否能形成闭合回路、是否能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来进行评价。

任务:根据自己的想法连接电路,观察是否成功让两个灯泡亮起来。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连接图的方法进行连接,验证自己的想法。交流:是否能成功连接。

2.活动2:电路是怎样连接的

提出:有多种方法都能让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来,这些连接方法有什么不同呢?

任务:比较不同连接方法的不同。

要求:取下一个灯泡,观察另一个灯泡是否仍在发光。完成学生活动手册内容。活动:学生取下其中一个灯泡,观察另外一个灯泡是否发光。 汇报:展示观察结果,提出分析理由。

评价:根据学生是否能够从闭合回路的方面来分析和解释进行评价。

小结:这两种连接方法都能使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来,但是一种方法是有一条闭合回路,另外一种方法是有两条闭合回路。

3.实践:自制“数学游戏机” 出示:“数学游戏机”的图片。

任务:根据简单电路的原理,设计并制作一个用于学习数学公式的游戏机,用灯泡亮与灭的方式来表示答案正确与否。

要求:先构思用什么材料制作,再想硬纸板的背面应该怎么连接才能让“数学游戏机”正常使用。根据自己的需要,除了这四个数学公式外,还可以用其他的公式替换。

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与制作。

展示:以小组为单位一边讲解设计与制作过程,一边展示如何使用。

七、板书设计

第20课 电路的研究

让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来的连接方法

电路是怎样连接的 取下一只灯泡后,另一个灯泡会怎样? 不亮 继续亮

第09课制作岩石标本盒教案教学设计

第9课《制作岩石标本盒》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岩石”的第2课。通过第8课的学习,学生已收集了各种岩石,并初步学习了观察和描述岩石表面特征的方法。本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制作岩石标本的活动,激发学生进一

步观察岩石。本课包括情景导入、活动1“我的岩石标本盒”、活动2“制作岩石‘身份证’”、实践“身边的石材”等四个教学环节。本课以参观岩石博物馆的生活情景引起学生思考“能否将收集的岩石做成标本”,驱动学生探究制作岩石标本的方法。活动1引导学生完成岩石标本盒的初步制作。活动2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岩石的特征,制作岩石标本的标签。“实践身边的石材”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身边石材,了解岩石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制作岩石标本盒活动,引导学生综合前面所学的关于岩石的知识和技能, 进一步观察和描述更多的岩石。本课是前一课《各种各样的岩石》的应用和延伸,也为本单元后续课《岩石与矿物》《保护矿产资源》等课起铺垫作用。

二、学情分析

制作岩石标本盒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件非常有趣的活动。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设计与制作能力,设计和制作岩石标本盒的任务,对他们来说难度不大。但由于年龄特点,他们在做事情方面往往缺乏统筹意识,也经常出现考虑不周的现象, 例如,容易忘记事先应将岩石洗干净、晾干备用,或在给盒子做收纳格子时不会考虑岩石的大小等问题。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前提醒和引导学生在制作岩石标本盒前,先做好周全的计划,以保证制作活动能顺利完成。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岩石标本标签的基本要素,并能尝试利用标本标签的形式描述岩石标本的信息。

2.能完成岩石标本盒的设计和制作。

3. 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4.知道岩石在人们的生活中和生产上有广泛的应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所学知识和技能,为岩石标本制作“身份证”。

教学难点: 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制作岩石标本盒, 利用卡纸制作岩石标本盒的纸格子。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教学课件、纸盒、卡纸、剪刀。

学具准备:纸盒、各种岩石(课前洗净晾干)、固体胶、A4纸、硬卡纸、棉花、剪刀、笔、学生活动手册。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媒体:展示本课情境图片。

讲述:妍妍、彬彬和波波参观岩石标本展。 提问:通过岩石标本展,我们能了解到什么?

组织交流:学生讨论岩石标本展展示的物品、内容和作用。讲述:制作岩石标本能使我们更好地学习和了解岩石。

提出任务并出示课题:今天让我们来制作岩石标本盒,将自己收集的岩石做成岩石标本。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我的岩石标本盒

问题1:制作岩石标本盒需要什么材料和工具?它们分别能起到什么作用? 媒体:展示岩石标本图片。

组织交流:学生讨论制作岩石标本所需材料及其作用。

小结:制作岩石标本盒需要盒子、棉花、卡纸、标签纸等材料。盒子可以对岩石标本进行收纳和展示,卡纸做成小格子将各块岩石进行分开收纳,避免岩石混乱。松软的棉花可以保护岩石;标签纸可以标明岩石的名称。我们还需要用剪刀和固体胶等工具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

问题2: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制作成岩石标本盒?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吗?

小组活动:学生利用已有的材料设计岩石标本盒,并讨论按照什么顺序制作岩石标本盒。

组织交流:学生讨论岩石标本盒的制作方法、顺序和设计图。问题3:怎样利用卡纸做成格子?怎样确定格子的大小和数量? 媒体:播放利用卡纸制作格子的图片。

问题4:在制作岩石标本盒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组织交流:学生讨论制作岩石标本盒的要点、注意事项。

小结: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制作岩石标本盒。先在纸盒中铺垫A4纸,利用卡纸制作格子(格子的数量和大小要根据岩石的大小和数量确定),放入棉花,给岩石编号并粘贴标签纸,然后放入相应的格子中,同时在标本盒的盖子上填写岩石的名称。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使用剪刀。

提出制作任务:按要求制作好岩石标本盒。

活动:学生根据设计利用已准备的材料制作岩石标本盒。 2、活动2:为岩石制作“身份证”

媒体:展示岩石标本图片以及岩石标本的作用。

问题1:我们的岩石标本能发挥这些作用吗?与标本展的岩石标本比较,我们还要做什么改进?

交流:学生讨论怎样完善岩石标本的信息。

小结:岩石标本的标签就像岩石的“身份证”。它包括岩石的名称、采集信息、特征等信息。

活动:学生根据要求制作岩石标本 “身份证”。 问题2:我们的岩石“身份证”能反映这块岩石的特征吗?

活动:学生各组互换岩石“身份证”,并根据信息寻找相应的岩石,测试“身份证”的有效性。

交流:展示岩石标本盒及岩石标本“身份证”,汇报岩石“身份证”的测试结果。活动:根据测试情况,修改岩石标本“身份证”的信息。 (三)总结与拓展

问题:今天的科学课上,我们做了什么?有什么发现? 交流:学生回忆并总结本课的学习收获。

总结:今天我们将收集的岩石制作成岩石标本。我们先设计与制作了岩石标本盒, 并给每块岩石标本制作了“身份证”。通过活动,我们不仅学会了制作岩石标本,还对岩石有了更多的认识。

布置课外实践任务:从古到今,岩石都是人类重要的生活生产的原材料。课后请做

个调查,了解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用石材制成的,它们分别属于哪种岩石。

七、板书设计

第9课 制

作岩石标本盒制作标准:

1.整齐收纳岩石。

2.标明岩石的名称、特征和采集信息。 3.美观、整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