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脑卒中宣传知识
脑卒中( Stroke)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等。
研究发现脑卒中常见预兆依次为: (1)头晕,特别是突然感到眩晕。
(2)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
(3)暂时性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4)与平时不同的头痛。
(5)不明原因突然跌倒或晕倒。
(6)短暂意识丧失或个性和智力的突然变化。 (7)全身明显乏力,肢体软弱无力。 (8)恶心呕吐或血压波动。
(9)整天昏昏欲睡,处于嗜睡状态。 (10)一侧或某一侧肢体不自主地抽动。
(11)双眼突感一时看不清眼前出现的事物危害脑中风给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胁,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家庭及社会负担沉重。因此,充分认识脑中风的严重性,提高脑中风的治疗与预防水平、降低脑中风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是当务之急。
脑卒中预防
如果某个体只存在上述危险因素一种或几种而没有脑血管的先兆或表现我们把其中列为一级预防对象,即积极治疗存在的危险因素,同时定期监测其他危险因素的发生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级预防个体已存在危险因素且已出现中风先兆如若暂短性脑缺血性发作,给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严重脑血管病发生,其为二级预防三级预防对已患中风的病人,早期或超早期治疗,降低致残程度,清除或治疗危险因
素预防其多发为三级预防。所谓早期治疗则指病人发病数小时后的急性期的治疗,所谓超早期治疗是指发病后数小时以内既实施的治疗,如对缺血性中风而言,发病后6小时以内即开始溶栓治疗,针对性治疗措施的介入愈早,治疗效果就愈好,病残程度就有可能愈低。
中风的危险因素有:
1、高血压病,无论是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高血压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通过降压药、低盐饮食等将血压逐渐降至14090mmHg以下。
2、糖尿病,通过控制饮食、降糖药,将血糖降至3.9-6.1mmo1L正常范围。
3、心脏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尤其防止心房颤动引起栓子脱落造成脑栓塞血脂代谢紊乱,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是抗动脉硬化脂蛋白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TIA本身是缺血性中风分类的一个类型,也可以是脑梗塞的先兆或前区症状,应及时治吸烟与酗酒血液流变学紊乱,特别是全血黏度增加时脑血流量下降,其中红细胞比积增高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肥胖,肥胖与超重均为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与出血性中风无关年龄和性别,年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粥样硬化程度随年龄增高而增加。5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加中风发病率亦有增加,但笔者发现青中年中风发病者亦有增加,不可忽视。一般来说女性中风发病率低于男性。
XXX卫生院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