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辩证思维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辩证思维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来源:百家汽车网
201321040226刘海勇

辩证思维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刘海勇

【摘要】:科学的进步需要创新,创新就需要有正确的指导思,辩证思维的方式就是一种指导我们创新的正确思维方式。它揭示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的思想,为创新中的联想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辩证思维; 创新; 思维

我们出生在一个科学的时代,这个时代科学就代表着生产力,这个时代科学就代表着国家富强,所以科技的发展就非常必要。要发展科技,就需要在浩瀚的复杂宇宙系统中找到一些自然规律,人们利用这些规律来改变自然,这就是人类的创新。但是创新是那么的不容易,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很难在复杂,混乱,看似无规律的自然面前找到规律的。辩证思维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它告诉我们自然界各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不同系统间的实物是相互有联系的。

一、辩证思维的特性

哲学辩证思维不同于现代科学思维, 但又与现代科学思维相交织。

哲学辩证思维首先具有辩证性特征。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思维方式。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辩证法的典型代表, 他的哲学对话是一种通过辨析矛盾命题而通达真理的逻辑, 意味着人们把握世界的理论思维方式的辩证性内存于人的理性中。在这个意义上, 康德揭示了人类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矛盾, 指出 自然辩证法是内在于纯粹理性、实践理性和判断力的幻象逻辑。黑格尔批判地改造康德哲学, 创立唯心辩证法体系, 主张对事物采用矛盾分析法, 全面、一分为二的看, 反对片面性和绝对性。马克思扬弃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 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赋予辩证法、实践逻辑、历史逻辑等内涵, 如此, 哲学辩证思维的实践性特征便突显出来。

实践性特征。唯物辩证的哲学思维, 其基础为实践, 其基本要求是坚持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 反对和排斥主观臆测, 其方式方法是深入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各领域, 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 揭示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唯物

辩证的哲学思维及成果能真正进入到人们的实践领域和认识领域, 完成理论和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的使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为人们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 其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实践性。它来自于实践, 服务于实践,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实现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正是哲学辩证思维的实践性本质决定了它又具有批判性特征。

批判性特征。哲学思维是直觉、顿悟、灵感与理智、分析、逻辑的统一。这种思维具有反思性、批判性。反思是怀疑、质疑, 是在用问题意识去提问, 提醒人们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 批判是运用逻辑、理性对灵感、顿悟的分析、综合、选择和突破, 不断推动人们超越自我、创造未来。哲学辩证思维本质上就是一种不盲从权威的批判性的反思, 不崇拜任何东西,反对经验主义、教条主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 唯物辩证法!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 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 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 按其本质来说, 它是批判的和的。被称为!近代哲学之父的法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勒奈 笛卡尔在其#方∃中指出, 永远不要相信自己不清楚的任何真理, 要大胆地!怀疑一切, 冷静地审视客观世界。 哲学辩证思维与科学理性思维原本就是相互交叉、相互促进的。哲学的基本范畴, 如物质、意识、时间、空间、矛盾等, 已经是科学理性思维中常用的概念; 科学上的一些范畴, 如信息、系统、控制、结构、功能等, 也拥有了哲学的意义。哲学辩证思维通过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等参与到科学思维中, 如辩证思维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

展的角度揭示世界的本来面目, 侧重于人与世界的整体关系; 科学理性思维则以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为前提, 深入研究世界的某些关系。可见, 哲学辩证思维为科学理性思维提供方前提。当然, 科学理性思维并不完全是自觉地在运用哲学辩证思维方法指导下进行的,它可能是自发的或者由科学发现本身所具有的力量而自然实现的, 但不管怎样都不能否认哲学辩证思维与科学理性思维有不解之缘。

二、辩证思维的普遍联系的思想是创新中联想的理论基础

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包括自

然、社会和思维三界在内,历来存在着两种

截然相反的看法:一种是形而上学的看法。这种看法,把事物及其思想上的反映,即概念、判断、推理等看作是孤立的、静态的,应当逐个地、分别地加以观察的一些固定的、僵硬的、一成不变的研究对象。这些对象是互不联系、存在的、不可转化的,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另一种是唯物辩证的看法。这种看法认为:我们所面临的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整体这些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就是说,只要认识到宇宙是一个体系,是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那就不能不得出这个结论来的。因此,辨证思维的方认为,自然界的任何一种现象,如果被孤立的、同周围现象没有联系地抽出来,那就无法理解。因为自然界中的任何现象如果把它看作是与周围条件没有联系的、与它们相隔离的现象,那就会成为毫无意义的东西;反之,任何一种现象,如果把它看作是同周围现象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是受周围现象制约的现象,那就可以少出错,可以论证了。

由此可见,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相反,它不是把自然界看作彼此隔离、彼此孤立、彼此互不依赖的各个对象或现象的偶然堆积,而是把它看作是有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各个对象或现象互相有机地联系着,互相依赖着,互相制约着。

联系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一种属性,是同事物矛盾运动的属性紧密联系着的,是整个物质世界保持同一或统一的桥梁,是织就人类认识之网及其网上的网结的客观依据。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即存在着普遍联系。由于存在着事物间的普遍联系,才有物质世界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才有有机界向无机界的转化,才有低等生物向高等生物的进化,才有人类的产生和发展。在地球上,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也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否则生物就无法从非生物转化而来。生物产生以后,植物界和动物界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无数不同的层次和形态,这期间充满了承前启后的过渡,即相互联系,其中有些是必然联系,有些是间接联系。对于两个直接衔接的层次来说是直接联系,除此以外的层次就是间接的联系。此外还有必然联系或偶然联系,主要联系或次要联系,外在联系和内在联系等等。

正因为存在着事物的普遍联系,才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内在本质以及它们的矛盾运动的规律提供了各种途径或钥匙。因而能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不断深化和扩大我们的认识领域。例如,19世纪,随着天文学的发展,人们把光术、照相术和测光术三种物理方法应用于天文学研究,通过对太阳光谱的研究,发现了太阳上有地球上常见的元素,恒星的光谱与恒星的表面温度密切相关,由此建立了天体物理学的技术、方法和理论,同时也证明了天文学的发展不仅与数学的关系密切,而且与物理学发展紧密相连,与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天体物理学的建立为天文学深入研究天体的物理性质和演化规律开辟了道路。20世纪40年代涌现出的新兴的综合性理论,如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正是自动控制、电子技术、通讯理论、神经生理学、数理逻辑、统计力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的科学。

可见,了解事物的各种联系,是科学研究工作者建立科学方的重要前提,是联想这种创造思维方法的理论依据。有了普遍

联系的观点,不但可以把相似或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考虑,而且还可以把看来相去甚远、毫无关联的事物联系起来考虑,从而在似乎毫不相干的两种或两类事物之间找到它们相互联系的本质,扩大我们的视野,认识各种复杂事物内部的规律性。对于人类来说,要生存,不但要解决吃饭穿衣等问题,还需要森林、矿石、煤炭、石油等等,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至于人的机能的维持是否直接与某些元素有直接的联系,则不一定为人人所知。科学家的研究证明,化学元素不仅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原料,而且在人体生长、发育、衰老、疾病、死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了解各种元素对于人体的利弊,对促进人类健康发育有着重大的意义。

人的健康不但与有机物、无机物或与人类自身、地球有关,实际上还与月球、太阳的某种变化存在着诸多的联系。根据世界上许多科学家的研究,发现气压、暴雨、大风、月球运动的周期、阳光、雷电与黑子爆炸现象等等,对于人类的健康、精神和行为有着明显的影响。美国金斯顿的一所医学院的科学家曾对1968年6月9日期间在一个城市中发生的车祸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81%的严重车祸和73%的一般车祸都与气压下降有关。因为气压下降而引起人体内部组织的膨胀,使大脑中的血液减少,压力增大,从而导致正常人的头痛、疲劳、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不正常状态的发生。此外,风和月球周期性变化也有类似的情形。如果人们没有联系的观点,那么,无论如何人们也不会发现化学元素与人的生存、健康有关,更不会在人的精神状态与气压、风、月亮周期的变化之间找出其相互关系来的。

在承认事物普遍联系的基础上,人们才能有意识地或自觉地运用类比、联想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加拿大卡尔加里市一所大学的学校图书馆的自来水设备出了故障,水溢得满地都是,许多珍贵的图书浸泡在积水中。事故发生后,如何挽救被水泡湿的书籍,成了大家的议题。若采用一般的干燥方法,就等于毁掉这些珍品。正在大家百思不得其解时,一位曾经从事罐头生产的图书管理员提出:在制造罐头时为排除水果中多余的水

分,采用低湿存放和真空干燥的手段。假如

把这些湿透的图书当水果,能否在同样的条件下既散发出湿书中的水分,又使图书完整无损呢?大家按他的主意,先将湿书放进冰箱中冷冻,然后再放入真空干燥箱中,经五昼夜,奇迹出现了,湿书散尽了水分,恢复了原貌。在科学史上,把某一事物的原理、特性、现象、结构等用在另一事物上而作出的发明创造被称作移植创造。而移植方法常常是以类比为先导的。其关键就在于抓住事物间的关联。例如,著名的拉埃内克医生在回忆童年时期与伙伴们在林间玩耍,曾用拍打空树干的办法来传递消息,由此得到启示而发明了大夫为病人看病的听诊器;日本阿西克斯体育用品公司生产的一种吸盘型的运动鞋,是设计者在吃章鱼时发现章鱼身上的大吸盘而产生联想后创制的;自来水笔的发明,则是在发明者感到用羽毛蘸墨水写字太不方便,因而想到能不能将二者结合起来而制成的。

这些例子雄辩地告诉我们,要善于联想,富于想象,就要树立事物普遍联系的思想。只有如此,才会使思想开阔,视野远大,善于从看似毫无相关、互不相同的事物中,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科技创新的复杂性决定了辩证思维方式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科技的本性在于创新,世界没有终极的真理, 已有的知识仅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科技要向前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辨证思维方式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因为科技创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科技创新系统,包括科学创新系统和技术创新系统,它受到很多方面的许多因素的制约,是一个复杂系统;没有简单的精确的数学上的规律,它的发展和进步充满着偶然性、不确定性和非线性。因此,科技创新系统无论是它的外在形式,还是发展演化,都呈现出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姿态。人们对它的研究,无论是采用宏观的定性分析,还是传统的计量方法,

都会有很大的局限性。长期以来,科技创新方面的重大事件,基本上都不可预测;而且,目前的科技创新研究,不用说离开定量预测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标准还十分遥远,就是宏观的定性理论研究也很不成熟。

四、辩证思维是我们发现事物本质的手段

纵观科技创新发展的历史,在每一次科技进步的背景下,辩证思维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经典力学的代表人物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之前,是看到了苹果落地才触发了他的思考,通过对简单现象的分析,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最终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然后又通过这一规律,继续延伸下去,得出了宏观物体包括宇宙中天体的运动规律,这也成为了现代天体运动研究基础理论。而在这一过程中,正是辩证思维方式起了决定作用,从个别现象到一般规律,再从一般规律回到个别现象,同时运用了归纳和演绎、抽象和具体等思维方法,最终得到事物的本质。但其后,牛顿的理论被视为不可推翻的真理,因为对待牛顿的理论,众多人没有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没能做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没有看到事物的全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最终形成了牛顿和拉普拉斯决定论。直到爱因斯坦的出现,人们才意识到,经

典力学的理论在处理“极大”和“极小”的

问题上,变的不在适用,因此爱因斯坦的广义和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出现震惊了世界,这时人们才认识到,人对世界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同样的问题摆在人们面前,爱因斯坦的理论是不是终结呢?因此辨证思维在今后的研究中是重中之重,只有在科技创新中不断坚持辨证思维方式,应用辨证思维方法,才能获得更多的突破,科技才能发展,社会才能进步。 参考文献

[1] 朱亚宗.复杂科学与科技哲学交叉视野中的科技

[J].

报,2005,10(5):13-19.Journal of Southern YangtzeUniversity(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V o 1 .4 No.5 O c t .2 0 0 5 [2] 郭金彬.科学创新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2:4-5.

[3] 赵卿敏.创新能力培养[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2:30-38.

[4 ]自然辩证法[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5]反杜林论[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 [6]斯大林选集[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实践论[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 ]哲学笔记[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