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2期 中国农机化 No.2,2010 总第228期 Chinese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Total No.228 应用ANSYS分析CT61100车床主轴的力学特性 张元成,薛智勇 (江苏省经贸技师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0) 摘要:应用Ansys软件对CT61100车床主轴进行静态和模态分析,分别采用solid92单元和solid45单元建立有限元模型,对 主轴在工件重力和切削力载荷作用下的变形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固有频率和对应振型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 产品试验之前,可以预测最大应力和变形位置。根据主轴的最大变形来判断主轴的刚度是否足够。根据固有频率计算主 轴的临界转速,避开共振区域。 关键词:主轴,有限元,静力,模态一 中图分类号:TH114 文献标识码:A cloi:10.3969/j.issn.1006—7205.2010.02.22 张元成,薛智勇.应用ANSYS分析CT61100车床主轴的力学特性[J].中国农机化,2010,(2):83~85 ZHANG Yuan—cheng,XUE Zhi—yong.Mechanical properties analysis of CT61 100 lathe spindle by ANSYS[J].Chinese Agri— cultural Mechanization,2010,(2):83~85 0前言 1 主轴的结构 重型加工车床CT61 100主要用来加工大直径盘类 CT61100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该机床主轴采用 和轴类零件。其中主轴单元是机床的重要部件之一。 3支撑结构,其中前支撑采用双列圆柱轴承,承受径向 主轴的性能对机床的整体性能的影响很大,为使机床能 力,推力轴承承受轴向力。中间支撑和后支撑采用圆 安全可靠的工作,其结构必须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 柱滚子轴承轴承和带内锥孔的轴承承受径向力。主轴 故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可以提高整个机床的设计效率, 旋转的动力主要通过齿轮传递过来,根据主轴电机的 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提高机床工作安全和可 功率 22kW ,由公式T: ,由公式= ,可以得到转矩T,可以得到转矩= : 靠性。可以在设计阶段尽可能提高主轴的力学特性。 结构的力学特性分析常用两种方法:经验公式法 1112Nm。可以推导出主轴所承受的切向力F = 和有限元法。特别是对大型复杂零部件使用有限元法 11120N,径向力F =4047N。 具有精度高,适应性强以及计算格式规范等优点。其 .IT 酬一,一口l H 嘲 ?r 可以进行静力学和模态分析,如果能够很好的控制单 元类型和有限元模型,以及边界条件,可以得到更加准 ]0『 Il2 j确的分析结果。有限元软件也很多,根据各个行业的 I 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有限元软件。其中Ansys是一个 \ 讴 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包括:对结构进行线性和非 线性分析、静态和动态力学特性分析,电磁分析,流体 l 2 3 4 5 分析,优化设计,接触分析等功能。 图1 主轴简化结构图 本文以CT61100车床主轴为分析对象,通过有限元模 1.后支撑轴承2.主轴3.中间支撑轴承 型的建立,得到主轴在复杂工况下的线性静态力学特性。 4.推力轴承5.前支撑轴承 对主轴模态分析,了解其动态特』生,确定主轴的振动特性 2有限元建模 即固有频率和振型,从而可以判断主轴转速的是否合理。 这些结果可指导主轴的设计,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 主轴采用三维实体造型软件和Ansys软件分别建 收稿日期:2010年3月2日 张元成,男,1956年生,江苏省经贸技师学院高级工程师,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与制造。 薛智勇,男,1976年生,硕士研究生,江苏省经贸技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CAD/CAM技术。 中国农机化 2010年 立模型。通过UG软件建立几何模型后导人到Ansys 中,选用四面体自由分网技术,采用solid92单元类型, 完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在Ansys建立几何模型使用 solid45单元类型,选用六面体映射分网技术,得到更精 确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两种分网技术对比分析结果, 从而能了解不同单元类型模型对分析的准确性。材料 选择45钢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分网结束后,对主轴 进行加载,如图2所示,根据工况,在前支撑的节点上 约束 、 和 :方向的自由度,后支撑和中间支撑约 束 和 方向的自由度。加载完成后图中显示 。齿 轮和主轴连接传动部分的节点加载F 和F ,F 径向力 经过换算成压强P均布在所选单元处,加载完成后如图 显示F和PRES 230000。根据机床设计参数,能加工的 零件最大重量为3吨,根据这个工况,在主轴的右端中心 部位建立一个质量单元mass21,主轴的端面的节点和中 心质量单元建立rigid刚性单元连接,同时给质量单元加 载切削扭矩。整个主轴的重量和质量单元重力加速度 由于方向与Y方向相反,所以取一9.8。这样整个主轴 的载荷设置结束,见图2主轴边界条件和载荷。 图2主轴边界条件和载荷 3静态特性分析 对四面体有限元模型和六面体有限元模型分别进 行了静力分析。两种情况下的位移和应力基本一致。 下面列出了六面体网格的分析结果。 如图3主轴的变形图所示,最大变形量为0.52× 10~IYIITI,位置在右端端面位置。此处位移最大。 主轴 、Y、z方向总位移,最大位移量为0.52 X 10一mm,位置和变形图上的一致。发生在右端端面 处,如图4所示。 主轴的应力云图反映主轴上各个单元的受力情况。 从图5冯塞斯应力云图可以看到,SMX=0.572×10 Pa, 远远小于材料的许应弯曲应力,最大应力的位置发生在 主轴与支撑端面相交的截面上。此处受力最大。 结果显示所受到最大应力都小于材料的许应应 力,并且四面体和六面体分析的最大应力和位移的位 置一致,在安全边界内。根据图5的位移图可知,主轴 最大的位移为0.O052mm,位于主轴卡盘连接的端面 处,远远小于机床设计手册推荐的值,可以判断主轴刚 度足够用。 图3六面体网格Deformed shape图形 图4六面体网格节点Displacement vector sum图形 图5六面体网格节点Von miss stress结果图形 4模态特性分析 四面体网格分析的前5阶固有频率如表1所示。 表1 固有频率计算结果(单位:Hz) 六面体网格分析的前5阶固有频率如表2所示。 前5阶振型图如图6~图10所示。 第2期 张元成等:应用ANSYS分析CT61100车床主轴的力学特性 表4两种网格分析频率结果对比(单位:Hz) ll85 表2六面体固有频率计算结果(单位:Hz) 5 结论 图6六面体1阶振型 图7 六面体2阶振型 在进行切削加工时,主轴与第一支撑端面相交处, 产生的应力最大,主轴转动时,此处承受交变循环应力 作用,易产生疲劳破坏,所于结构上应该强化处理。 机床主轴在切削力和传动力作用下最大变形在主 图8六面体3阶振型 图9六面体4阶振型 轴右侧端面处,变形量为0.O052mm,因此主轴变形对 机床加工中所产生的工件误差而言影响很小。 在建立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对大型车床主轴最 危险工况下的静力分析,可以得到主轴的位移变形,从 而根据变形量的大小判断主轴的刚度是否足够。根据 图10六面。体5阶振型 模态分析的结果得到固有频率,可以计算主轴的临界 转速。从这个分析结果可以看到。主轴的有效转速远 远小于临界转速。避开共振区域。对主轴进行有限元 分析可以优化主轴的结构,提高产品开发的效率。 参考文献 结果表明:不管是四面体或六面体网格模型,分析结 果的每阶振型都一致。2、3阶振型和固有频率基本一致, 结果可以视为特征值重根,振型相互正交。4阶和5 阶振型和固有频率也是同样重根。两种模型分析结果差 值很小,尤其是低阶固有频率计算中,采用四面体或六面 体单元对固有频率来说影响很小。如表3和表4所示。 表3两种网格模态分析的比较(单位:Hz) [1]刘国庆,杨庆东.ANSYS工程应用教程一机械篇[M].北 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2]吴国华.金属切削机床[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1999. [3]Cao Yuzhong.A General Method for the Modeling of Spindle Bearing Systems[J].Journal of Mechanical Design,2004: 1089~11O4. [4]W.R.Wang,C.N.Chang.Dynamic Analysis and Design of a Manchine Tool Spindle—Bearing System[J].Vibration and A— coustics,1994,116:280~285.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alysis of CT6 1 1 00 Lathe Spindle by ANSYS ZHANG Yuan—cheng,XUE Zhi—yong (Jiangsu Union Technical Institute,Lianyungang,222000,China) Abstract:Under the workpiece gravity and the cutting force of load conditionsthe static and modal analysis are made by ANSYS for the spin— ,dle 0f the CT6 1 1 00 type lathe model is created by the solid92 or solid45.The results show that,by before the testing the machine too1it is .possiable to predict location of maximum stress and deformation.According to the spindle of maximum deformation,determine the adequacy of the stiffness of spindle.Calculate the spindle critical speed with the natural frequency to avoid the resonance region. Keywords:spindle;finite element analysis;static analysis;modal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