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带你读透国宝文物“竹林七贤”砖印壁画,画上为何没有“竹林”

带你读透国宝文物“竹林七贤”砖印壁画,画上为何没有“竹林”

来源:百家汽车网


带你读透国宝文物“竹林七贤”砖印壁画,画上为何没有“竹林”

去南京博物院历史馆参观,很多人都会对“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大型砖印壁画(简称“竹林七贤”砖画)留下深刻印象。“竹林七贤”是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1960年在雨花台区西善桥宫山大墓中发现。

笔者对“竹林七贤”砖画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最近做了一点肤浅的研究,归纳成13个小问题。请方家指教。

南博历史馆的“竹林七贤”砖画。

问题一:“竹林七贤”砖画到底是什么?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用术语说,就是砖印壁画,是一种带有鲜明六朝地域特色与时代特征的墓葬装饰艺术。

南京发现的西晋、东晋墓中,古墓墙壁上的装饰,常见的是单体画像砖。也就是一块砖的侧面是一幅的画面。

这一局面在东晋时期被打破,出现了多块模印纹饰砖组合起来表现一幅画面的新形式,也就是“砖印壁画”,到南朝风行一时。

西晋画像砖。

通俗地说,砖印壁画,就是每一块砖的端面或侧面都模印的不同图案,每块砖就像拼图一样,几十甚至几百块砖放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图案,用来装饰墓室。

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砖印壁画,就是出现在南京。

1957年,南京的考古工作者在迈皋桥附近万寿村发掘了一座东晋“永和四年”纪年墓。墓中发现三块墓砖的端面组成一幅猛虎图案,旁边有“虎啸山丘”四字隶书铭文。

最早的砖印画——“虎啸山丘”

此后,考古工作者在江苏南京、江苏丹阳、河南邓州、福建闽侯、江苏常州、江苏扬州、浙江杭州等地先后发现十几座带有砖印壁画的南朝墓葬,图案有武士、羽人戏龙、羽人戏虎、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狮子、飞天等。

砖印壁画“狮子”

砖印壁画“羽人戏龙”(局部)

砖印壁画“武士”

问题二:“竹林七贤”砖画有多少块砖?在墓内如何分布?

一幅大型的“竹林七贤”砖画,由将近300块砖拼砌而成。

在墓室内,“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印壁画,分为两部分,每部分各四个人,分别砌在墓室两侧的墙壁上。

比如,1960年4月,考古专家在南京雨花区西善桥宫山发现了一座南朝大墓。墓内首次发现“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印壁画。

壁画分为两部分,各长240厘米、高88厘米,分布在墓室两侧,由近300块砖拼砌而成。

宫山大墓“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印壁画拓片(一半)

问题三:目前发现了多少幅“竹林七贤”砖画?

1960年4月,考古专家在西善桥宫山南朝大墓内首次发现“竹林七贤”砖画;西善桥宫山大墓“竹林七贤”砖画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格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同题材砖画。

1965年发掘的丹阳胡桥鹤仙坳南朝墓、1968年发掘的丹阳胡桥吴家村南朝墓,1968年发掘的丹阳建山金家村南朝墓中均发现了“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印壁画。

2010年,考古工作者在南京雨花台区石子冈雨花软件园发掘一座南朝墓,发现了“竹林七贤”壁画砖;

2012年,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乌龟山发现的一座南朝墓中再次发现“竹林七贤”壁画砖;

2013年,栖霞区狮子冲发现两座南朝大墓,其中一座墓中发现了半幅“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印壁画。

狮子冲南朝大墓半幅“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印壁画。

问题四:什么级别的墓葬能用上“竹林七贤”砖画?

学者考证后发现,凡有“竹林七贤”砖画的南朝墓,等级都极高。

西善桥宫山大墓,被认为是南朝陈废帝陈伯宗的陵墓,也有观点认为是南朝刘宋孝武

帝景宁陵;

丹阳鹤仙坳南朝墓被推定为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丹阳胡桥吴家村南朝墓被推定为齐和帝萧宝融恭安陵。丹阳建山金家村南朝墓被推断为齐明帝兴安陵。

狮子冲两座南朝大墓,墓主则被推定为梁昭明太子萧统以及其母亲丁贵嫔。

也就是说,“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印壁画是南朝帝陵的“标配”,即便有例外,墓主也是皇族中级别极高的人物,最起码是王侯。

昭明太子萧统墓中也用了“竹林七贤”砖画。

问题五:为什么帝王喜欢在墓中用“竹林七贤”砖画?

说白了,在墓中设砖印壁画,就和现代人喜欢搞室内装修,在家挂山水画、挂花卉画差不多,南朝人按照生前的地位、身份,其死后墓中也有不同等级的“装修”。“竹林七

贤”砖画就是最高等级的“装修”。

为什么题材选定为“竹林七贤”呢?有一种观点认为,“竹林七贤”代表了“玄虚淡泊,与道逍遥”的“玄学”,南朝士人和贵族纷纷效仿,以示“高逸”,文学、美术界也纷纷为“竹林七贤”作画歌颂。

这是皇族在墓葬里安放“竹林七贤壁画”的最主要原因。

宫山大墓“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印壁画拓片(另一半)

问题六:“竹林七贤”砖画是怎么烧制出来的?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大型砖印壁画由三百多块壁画砖组成,每一块图案都不一样,令人叹为观止。那么,南朝人是怎么烧制出来这令人眼花缭乱的拼图般的壁画呢?

南京博物院的罗宗真研究员认为,南朝人应该是先在整幅绢上把“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好,然后分段刻成木模,印在砖坯上,烧成数百块砖头。最后一一拼接而成。

砖头上的图案,每一块都不同。

问题七:让人眼花缭乱这么多砖头,是怎么拼在一起的?

如此众多的砖头,就像一块块小拼图,古人是如何完成这些拼图的呢?

考古专家发现,在一些壁画砖的正面,都有铭文,如“嵇上行十五”、“嵇上行廿四”、“嵇上行卅四”等,“嵇”代表竹林七贤中的“嵇康”。

这些铭文是指示性的文字,是提醒工匠,在砌筑墓室壁画时,这块壁画砖所在的位置,保证工匠快速准确地完成这幅大型拼图。

壁画砖上的指示性文字。

问题八:“竹林七贤”砖画上为何是“八贤”?

仔细的观众会发现,“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中有个奇怪之处,也就是不仅仅是

“七贤”,而是“八贤”,多出来的这个人名叫“荣启期”。

更怪的是,这个荣启期和“竹林七贤”不是同时代的人,而是春秋人。

“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晋初七位名士:嵇康、阮籍、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他们才艺出众,政治态度鲜明。

魏末晋初,政局动荡不定,上层权力频繁更换,为争权夺利而互相残杀,士大夫阶层在忐忑不安中期望在老庄之学中寻求慰藉。

阮籍醉卧

荣启期则是春秋时隐士,传说孔子游泰山时路遇荣启期,见其衣不蔽体、边弹边唱,

怡然自得,便问荣启期为何如此高兴。

荣启期自言有三乐:为人、又为男子、又行年九十。这一故事后被引为“知足常乐”的典故。

南朝人让荣启期“穿越”到“竹林七贤”的画面上,既有把荣启期作为楷模之意,也解决了构图对称问题,八个人才能两两对称,一举两得。

“穿越”而来的荣启期。

有趣的是,现代人一般将竹林七贤中的一位写成“刘伶”,而在已经发现的多幅南朝

帝陵砖画中,写的却是“刘灵”。

其实,刘伶和刘灵两种写法都不错,因为在当时“伶”和“灵”是通用的。

刘灵(刘伶)

问题九: “竹林七贤”砖画上出现了多少种植物?

以宫山大墓“竹林七贤”砖画为例,画面上十株植物,将任人物隔开,分别是5株银杏树、2株垂柳、1株槐树、1株松树,仅仅在向秀和荣启期之间有1株阔叶竹。

狮子冲萧统陵墓半幅“竹林七贤”砖画上,则出现银杏、榉树、松树三种5株植物。

银杏树

槐树与垂柳。

问题十:“竹林七贤”砖画为何没有“竹林”?

接上一个问题,既然是“竹林七贤”,画面上为什么没有“竹林”?而仅仅只有1株阔叶竹。

专家认为,“竹林七贤”的“竹林”,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竹子林:。

在西晋之前,竹象征女子的悲怨凄苦,与君子毫无关系,士大夫们对竹子并无特别的审美意向。当然,生活在指魏末晋初的这七位名士,对竹子也没有特别的爱好。

画面上唯一的一株阔叶竹。

东晋孙盛在《魏氏春秋》中记载:嵇康寓居河内之山阳(焦作),与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相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有专家考证认为,“竹林”很可能是河南焦作一个地名,而非真正的竹子之林。

时期的史学大家陈寅恪先生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他认为:“先有七贤,后有竹林”。也就是说,“竹林”是后人加在“七贤”之前的,“竹林”并不是真正的竹林,是佛教徒在天竺清修隐居地的别称。所谓“七贤在竹子林中悠游”,是东晋人附会出来的。

南朝人在营建帝王陵墓时,依据的还是真实的历史,并没有在“竹林七贤”画面上画

出竹林。

后人画的“竹林七贤”,画出太多的竹子,反而是不对的。

问题十一:“竹林七贤”砖画的粉本是谁画的?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是迄今发现的以实物呈现的最早的魏晋时期人物画,其绘画手法,被认为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相近。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前面说了,在烧砖之前,有一个依据的粉本,这个粉本并不是唯一的,比如宫山大墓的“竹林七贤”砖画与狮子冲萧统墓发现的半幅“竹林七贤”相比,人物的形象就存在诸多的差异。

“竹林七贤”砖画的粉本究竟是何人所画,还有争议,有顾恺之、戴逵、陆探微甚至无名画家等多种说法。

顾恺之

问题十二:六朝博物馆的乱拼版“竹林七贤”砖画是怎么回事?

去六朝博物馆参观,你会发现馆内陈列着一幅乱拼的“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砖拼壁画。

这件乱拼砖画由数百块砖组成。画面有多种题材,令人眼花缭乱,有“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等高士的身体部位、莲花纹、龙身、狮子身、羽人、银杏树、柳树、松树、豹皮垫子等。画像砖上还出现了竹林七贤等高士的名字:山涛、刘灵、阮咸、阮籍,“刘灵”出现了两次。

这幅砖拼壁画拼接起来没有规律,好似错版。由于“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的图案居多,六朝博物馆将这幅砖拼壁画命名为“竹林七贤和荣启期”,旁边的说明牌上强调了画面的“错版”。

乱拼版“竹林七贤”。

这幅错版“竹林七贤”是2010年7月在石子岗一座南朝大墓中发现的。除了“竹林七贤”壁画砖,还夹杂着羽人戏龙、羽人戏虎、狮子等题材的壁画砖。

“错版”拼接的原因是什么呢?至今没有得到解答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因为墓

主下葬仓促,砖室砌筑的时候比较匆忙,工匠们忙中出错。

二是因为墓主人的身份较为敏感,虽然也是贵族,但能不能使用“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砖画来装饰自己的墓室并没有得到明确许可,因此其后人在营建其墓室时,较为慌乱,出现了乱拼的现象。

乱拼版“竹林七贤”。

问题十三:“竹林七贤”砖画上还有哪些道具?

除了八位名士,十棵树木,“竹林七贤”砖画上初选了多种道具,有古琴、豹皮褥子、瓢尊(酒器)、耳杯、如意、凭几、阮咸(阮咸手中的四弦乐器,也叫做“阮咸”)。

阮咸手中的乐器也叫“阮咸”

王戎手中的如意。

最好玩的是,阮籍和王戎身旁,各有一只瓢尊,瓢尊中漂浮着一只小鸭,具体用意尚不得而知,很像现在孩子洗澡时喜欢在浴缸里玩的橡皮鸭。

为什么高士们的酒器中会漂浮着一只小鸭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