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及其在远程教育中的角色

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及其在远程教育中的角色

来源:百家汽车网
韵 段 艘沦版 X Xiao5 um|l _l uni n 教育研究 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及其在远程教育中的角色 董玉玲 (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河南新乡453007)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及发展 趋势,重点阐述了高校数字图书馆能为远程学习者提供高品质的个 性化服务,从而对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资源;发展趋势;远程教育 数字图书馆资源数字化、联系网络化、获取自主化等特 点都是传统图书馆所不具备的。因此,数字图书馆对于远程 教育的服务形式是多方面和个性化的,可以及时地对远程学 习者的需求作出反应,对学习者研究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 意义。 1国内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资源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高校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多以自行建设为主。因为国内电子资源提 供商各方面发展不健全,而国外电子资源的价格又相对较 高,所以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多以自建为主。 1.1清华大学图书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将一些馆藏资源数字化,放在网上提供 服务。比如,利用馆藏古籍和校内学者的研究资料,建设中国 科技史图书馆。目前已经建成了清华建筑数字图书馆、中国 数学数字图书馆、中国机械史数字图书馆,并开始提供网上 服务。此外,清华馆还将全部硕士生和博士生及部分本科生 的论文数字化,放在网上提供阅览服务。 1.2海南大学图书馆 海南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突出表现在馆藏资源与 地方特色相结合方面,围绕着海南的旅游资源及历史、文化、 科技等发展状况,建设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图书资源库 群,主要有海南旅游资源、海南记忆网、张云逸专题库、低碳 资源库等。 2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信息资源建设正在向开放存取的服务形式转化,以实现 资源共享。目前,我国建成了四大类数字资源库,即文化旅游 资源库、法律法规资源库、中国名人库和中事博览资源 库,实现了各图书馆之间的数字资源共建。国内高校图书馆 都积极参加到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这一建设当中,跨库无缝 检索等技术实现了各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 建设与维护馆际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开发资源数据 ・12・新 库都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对资源共建共享的投入欠 缺,使得高校数字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进展相对缓慢。数字 图书馆的优势在于用户多、资源检索便利并可重复利用、传 递数据快捷、可下载存储信息资源等。因此,各高校联合投资 建库与使用是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趋势。各高校图书馆按照 统一的标准建设各自的特色馆藏,利用本地特色历史文化或 学科资源优势,承担某专题学科或特色数据库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建设,建成的数据库由所有参于建设的图书馆共同使 用。 3高校数字图书馆在远程教育中的角色 远程教育是网络信息时代的一种新型教育,对有效地扩 大教育范围、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 远程教育利用互联网进行传播后,为远程教育的发展带来了 新的挑战与机遇_ll。高校数字图书馆在数字化方面受到了广 泛的关注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资源共建共享、馆际互借、文 献传递数字化等技术正在逐渐的完善,高校数字图书馆有责 任和义务来为远程教育学习者提供各方面的支持。 3.】数字图书馆的资源优势 3.1.1电子图书与电子期刊。电子图书是将所需文字、声 音、图像等图书内容通过数字压缩打包方式存储,通过介质 进行数字传送,然后通过设备把信息解码后将内容恢复出 来,整个过程都是通过网络来进行的。电子期刊是提供信息 的新型媒体,与传统期刊相比,它不仅价格低廉,具有周期 性,而且检索方便,针对性和服务性更强。无论是电子图书还 是电子期刊,远程学习者通过网络都可以很方便地使用。高 校数字图书馆根据各学校专业的分类、学科科研发展的主要 方向以及师生的需求,选购电子图书与电子期刊。 3.1.2特色数字馆藏。特色数字馆藏是指能够体现图书 馆独特风格的数字馆藏,它是各图书馆结合本校或本地特有 的历史文化资源收集整理而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且结构较 为完整的文献资源。针对远程教育,各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数 字馆藏一般包括:院系教师制作的公开课件、学生的毕业论 文、师生在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等。如北京大学的北大博文、 北大讲座,北大名师等。远程学习者可以通过图书馆的博 文、讲座等特色资源进行学习,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自己学 习时所涉及到的问题,学习者通过对这一资(下转第44页) 新 i理论舨 XhtXiaol' l J}iiII_il lu}2BⅢ} 父隐世的想法,从而提炼出一个新的“屈原”和“渔父”的综合 体:一方面,面对着一种不理想的、甚至是污浊丑恶的社会, 要洁身自好;另一面,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的人生境 界,摆脱社会名钩利锁的束缚,然后,再冠以“渔人”、“樵 人”、“白发渔樵”等的符号。“渔父”经过酿变之后,升华为一 个文化符号,一个文化范式。这个符号和范式就是坚持操守、 追求自由人生的代称。 高职教育 样一种心境。所以那种既保持屈原的刚直和清高,又具有“渔 父”进退行藏皆由我的自由的行为方式,最符合他们的选择 和追求,是他们比较理想的生活范式。所以,由《楚辞・渔父》 中的“渔父”作为艺术原型,由屈原和渔父合二为一打造出来 的新“渔父”,实际上是一个符号,一个象征,一个意象,是中 国封建社会中为文人所心仪的不朽的形象,是他们的精神避 难所。 无论社会清浊,“刚直”不变,斗争不息,而斗争的手段可 迂、可直。这样的揉合酿变是有深刻的历史根源的。中国封建 社会中的一些刚直文人,无论处在哪个年代,在理想无法实 现的情况下,首先考虑的是要坚守贞操、洁身自爱,而不随世 《渔父》以屈原为主,渔父为客,采用问答的形式,多用对 偶、比喻等修辞手法,不仅凝炼集中,概括力强,充满哲理意 味,而且节律匀称,音韵铿锵的。短短二百多字,就把“渔父” 这一形象塑造的回味无穷,为以后汉赋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i 俗同流合污,这点同屈原很相似。但同时他们内心还有一种 想法:何必受官场羁绊,不如摆脱名利,过无官一身轻的生 活。追求无拘束的人生境界,这一点又似渔父。无数的经验教 训已经证明:在强大的政治淫威面前,屈原式的激烈对抗行 为不但对改变现状无济于事,还会招致更大的,甚至性 命不保。然而,消极避世,隐退江湖又是他们所不愿意的—— f11朱熹.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郭杰.中国诗歌中渔父意象的发轫之作——读楚辞《渔父》lJI.文史 知识,1994,(12). [3]钱澄之.庄屈合诂[M].合肥:黄山书社,1995. 因为他们心中仍有所待。李白的“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 梦El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的就是这 14】赵透夫.屈原与他的时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5]姜亮夫.楚辞通故【M]屁明: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 (上接第12页)源的学习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所学习 的知识。 个性化服务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用户随时随地可以得 到服务;图书馆能根据用户的专长来开展服务;用户可以各 取所需,服务形式多元化。个性化资源服务使得图书馆网站 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定做式服务,使用户能够根据自身 3.1-3馆际互借。随着信息时代技术的不断更新,远程教 育的方法也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各高校图书馆已难以单独 承担多专业、多方面的资源建设,只有通过资源的共同建设, 需求去选择,这样图书馆网站在服务大量用户的同时,也能 够满足个别用户的信息需求,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图书馆的 传统服务方式,由“图书馆提供什么,用户接受什么”发展到 “用户需要什么,图书馆提供什么”的个性化方式,有力的提 高了图书馆服务的主动性。 相互合作,建立起资源共享的平台。馆际互借的实现使远程 教育学习者可对多所图书馆进行访问[21。远程教育学习者如 果在某图书馆查找不到自己所需的资料,可以登录另外一所 图书馆,也可以通过邮件向其他图书馆索求资料。馆际互借 是各馆之间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力的弥补了各馆文献信息资 源的不足,使各校的文献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远 个性化服务的实现更加有利于远程读者的学习,因为读 者之间的学习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必 定是层次不同的。如果还采用传统的服务形式,必定满足不 了每个学习者的要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形式,使远程学习 者能够根据自身需要,获取所需的文献资源,并可结合自身 特点进行学习,根据自身能力调节学习进度。个性化服务的 提供不仅有利于远程读者对所需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利用, 程读者更高效的获得所需的文献信息。网络的世界化,使国 内的馆际互借服务范围扩展到国外,远程读者同样可以获得 国外最新、最全面的信息资源。馆际互借已成为现代远程教 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为中国高等教育和科研提供了大 量的学术信息资源支持[31。 3.2数字图书馆在远程教育中的服务模式 而且可以培养其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图书馆服务主要体现为人文关怀,它是一种人性化的服 务。在数字信息时代,图书馆需要提供专业化、人性化的互动 式服务,也就是“用户需要什么,图书馆提供什么”的个性化 服务,这样图书馆的功能能够发挥得更好。图书馆的任务,就 是搜集并整理各种形式下的信息资源,公布在网络上,以供 读者检索和使用。因此,高校数字图书馆不仅要通过检索平 [1降秋之数字图书馆发展模式之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1). [2]宫宇,梁丽,张亮.数字图书馆与信息资源共享Ⅱ1.图书情报工作, 2006,(16). [3]李静,赵伟.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现代远程教育叨.电 化教育研究,2003,(5). 台和读者留言来提供服务,还要提供个性化服务。 ・ -新校园下旬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