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审理、执行两个阶段,审理包括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只有在审理阶段胜诉并生效后,才能进入执行阶段。胜诉后,对方拒不履行生效判决可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对方没有可执行财产或线索,需要终结执行程序,待发现其他财产线索再重新开启。
法律分析
需要经过审理、执行两个阶段。审理包括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两种。只有在审理阶段胜诉并生效后,才能进入执行阶段。
一般简易程序3个月内,普通程序6个月内就能够判决。如果胜诉之后,对方拒不履行生效判决,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如果对方没有可执行财产,也没有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需要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等发现其他财产线索再重新开启。
拓展延伸
借款人维权:追回欠款的法律途径
借款人在追回欠款时可以采取多种法律途径。首先,借款人可以通过与债务人进行协商和解,寻求双方达成还款协议。如果协商无果,借款人可以向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法律程序来追回欠款。在诉讼过程中,借款人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欠款事实和债务人的违约行为。此外,借款人还可以申请冻结债务人的财产,以确保能够及时执行判决。在追回欠款的过程中,借款人可以寻求律师的专业帮助,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综上所述,借款人可以通过协商、诉讼和财产冻结等法律途径来追回欠款,确保自身权益得到维护。
结语
在追回欠款的过程中,借款人可以通过协商、诉讼和财产冻结等多种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无论是通过与债务人协商和解,还是通过向提起民事诉讼,借款人都需要充分准备证据来证明欠款事实和债务人的违约行为。同时,申请冻结债务人的财产也是确保判决及时执行的重要手段。借款人在追回欠款过程中,可以寻求律师的专业帮助,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通过协商、诉讼和财产冻结等法律途径,借款人能够有效地追回欠款,确保自身权益得到维护。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149条规定,人民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批准。
第161条规定,人民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