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敲诈勒索是指通过发布、删除信息等手段,威胁、要挟他人索取大量财物,或多次实施此类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敲诈勒索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可处罚金。
法律分析
以在信息网络上发布、删除等方式处理网络信息为由,威胁、要挟他人,索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实施上述行为的,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或者两年内敲诈勒索三次以上的,应当立案追诉。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罪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拓展延伸
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和法律适用
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和法律适用是指根据我国刑法第274条的规定,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强迫他人交付财物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财物的行为。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主观要件是指犯罪人故意实施敲诈勒索行为;客观要件是指犯罪人通过暴力、威胁或其他方法,强迫他人交付财物或非法获取财物。法律适用方面,根据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敲诈勒索罪的刑罚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到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以处罚金。同时,根据犯罪的特殊情节,还可以加重刑罚。因此,对于敲诈勒索罪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的主观和客观要件,并根据法律规定进行适用。
结语
敲诈勒索罪是一项严重的犯罪行为,其构成要件包括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暴力、威胁或其他手段,强迫他人交付财物或非法获取财物的行为均属于敲诈勒索罪。根据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敲诈勒索罪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可并处罚金。对于敲诈勒索罪的判罚需要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的主观和客观要件,并根据法律规定进行适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