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日出的全过程。
难点:理解全过程的词句,体会日出过程变化。
教具准备:
课件1:重点语句的幻灯片。
课件2:日出的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文
2、谁看到过海上日出?是什么样的?当时心情怎样?
二、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巴金,著名作家,原名李芾(fú)甘。1904―20__年。四川成都人。1927年1月,巴金从上海乘船赴巴黎留学,他把旅程见闻整理成《海行杂记》39篇,《海上日出》是第23篇。除了擅长小说、戏剧的创作,在散文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巴金先生的一篇非常著名的散文――《海上日出》。
(板书课题:海上日出)
三、朗读课文,畅谈感受。
1、指名朗读课文。讨论:文章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读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
3、文中的哪一句话概括了我们的共同感受。(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奇观”是什么意思?
课件出示: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这是伟大的奇观。读读两句话。思考:这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四、品读课文,美读展示。
为什么称之为“伟大的奇观”?
画画自己喜欢的句子,读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自己理解句意的方法。(小组内汇报。)
五、集体交流:
重点理解:课件出示
1、“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1)为什么觉得“太阳好像负着重荷?”
(2)为什么是“一步一步慢慢地”请你联系生活中见到的日出情景再联系上下文想想。
引导学生体会太阳上升时,给人的一步一步的感觉。
(3)看录像,谈感受。
(4)读出自己的理解。(个人展示)
2、“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1)为什么分辨不出水和天?
(2)你愿意跟谁比一比读这一句话。(赛读)
3、比较带点词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2)“太阳在黑云里放谢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
(3)“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4)“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4、指导朗读
了解了海上日出的壮美与绮丽,想像一下作者看到太阳跃出海面时该是怎样的心情呢?我们该怎样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学生练读(配乐)读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指名展示,他人评价。
5、齐读最后一段。
五、指导背诵、积累文字
1、说说你经常用什么方法背诵文章?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