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工伤事故后,首先要申请工伤认定,在工伤认定书下达后,就要走劳动仲裁了,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提起诉讼。劳动纠纷案件比较复杂,在有经济条件的情况下最好聘请律师,如果经济条件不好,也可以向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一、人民能免费向提供法律援助吗?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没有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是指由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援助是不向被援助对象收费的,由对实际承办案件的律师给予一定补贴。每个市、县都会有法律援助中心,由司法局管理,如果符合法律援助的条件,法援中心会将案件指派给法援中心律师或者所辖律师事务所律师。通常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当地居民或者刑事案件中应当指定辩护人的被告人(如可能被判死刑自己无力聘请律师辩护、未成年人等)可以向法援中心申请法律援助。
二、对劳动仲裁裁决书不服,向哪个起诉
对劳动仲裁不服应向基层提起诉讼,但须区分不同情况。如果劳动争议为以下两种:(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如果是劳动者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或者是用人单位对除上述两种情形外的劳动仲裁裁决不服的话,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基层人民提起诉讼。
三、没有合同受伤了怎么办
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不服可以提起诉讼。发生劳动争议后,必须先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进入诉讼程序。解决的关键在于取证问题。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劳动者向劳动相应证据。只有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并且造成劳动者受伤的事故确属工伤事故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才会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求助于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请求调查此事,取得当事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同时进行工伤鉴定,取得该事故确属工伤事故的证据,以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立案。在证实确属工伤事故的前提下,用人单位应负责支付伤、残劳动者的医疗费,以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的数额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