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诉讼罪是指当事人串通编制虚假事实和证据提起诉讼,侵害他益的行为。目前尚无详细的司法解释,但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的也构成刑事犯罪。虚假诉讼的特征包括双方当事人关系特殊、默契配合和高调解率。根据民事诉讼法和刑法修正案(九),虚假诉讼罪可被处以罚款、拘留、有期徒刑或罚金,并对单位和司法工作人员从重处罚。
法律分析
一、何为虚假诉讼罪
虚假诉讼,俗称打假官司,是指诉讼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合谋编制虚假事实和证据向提起诉讼,利用的审判权、执行权,非法侵占或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财产或权益的诉讼行为。是通过刑法第九修正案及《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六)》确定下来的罪名。
二、虚假诉讼的司法解释是什么
对于虚假诉讼罪,暂时尚未有司法解释进行详细规定。另外,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构成刑事犯罪,需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具体情况,请当事人自行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核实确定。
三、虚假诉讼的特征
第一、双方当事人通常具有某种特殊关系。
第二、当事人配合默契,诉讼过程异常顺利。
第三、虚假诉讼案件调解率高。
四、虚假诉讼的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二条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修正案(九)对虚假诉讼新增规定:
在刑法第三百零七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三百零七条之一:“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结语
虚假诉讼罪是指诉讼双方恶意串通编制虚假事实和证据,非法侵占或损害财产或权益的行为。目前尚无详细的司法解释,但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严重侵害他益可构成刑事犯罪。虚假诉讼的特征包括双方特殊关系、默契配合和高调解率。根据民事诉讼法和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虚假诉讼可被驳回并处以罚款、拘留,严重情节可判处有期徒刑和罚金。单位犯罪将对单位和相关人员追究责任。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参与虚假诉讼行为将面临更严厉的惩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最高人民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